小康路上的那些事helliphel
年,
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
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
电网人用担当与坚守,
演绎着电亮多彩贵州的新故事。
在讲故事之前,
先让一组数据来说话……
责任担当点燃电力新引擎
“十三五”期间,
投资.9亿元实施电力行业扶贫,
保障全省个贫困村、
万贫困人口的脱贫用电需要,
90天“电网大会战”
圆满完成“9+3”县区电网建设任务,
为贫困地区送去脱贫的动力、发展的活力。
初心坚守谱写帮扶新篇章
累计选派多名驻村干部和结对帮扶干部
到全省所有66个贫困县开展帮扶,
个定点帮扶点和结对帮扶群众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
人全部脱贫出列。
如今,
这些农民群众在党的政策的阳光下,
正品尝着脱贫后甘甜的滋味
夯基
立足行业扶贫,让“小康电”进入千万农户家
52岁的叶逢顺家中猪舍角落一台堆满灰尘的柴油发电机见证着一段尴尬的用电历史。
他所在的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合欢村地处川黔两省交界的大山深处,3年前,他为了保持合作社食用菌大棚内的温度恒定,购买安装了辅助电加热设备。但由于白天其他村民用电导致电压太低,只能等到半夜大伙入睡才能用电,其他时候依靠的是发电机提供电源。
毕节市郊供电局燕子口供电所到合欢村食用菌加工厂开展用电检查。程基/摄
年,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让叶逢顺一家与这样等电用的日子作别。不仅村口的变压器容量从35千伏安提升到了千伏安,一条米长伏绝缘线还延伸到食用菌大棚,让他放心用上了三相动力电。“光是柴油花费,一年至少可以省下2万多块钱,发电机现在就是个摆设。”这送来的都是动力电,更是“小康电”,叶逢顺笑得合不拢嘴。
金沙供电局10千伏西平II回线施工现场。程基/摄
在毕节,像这样存在低电压、重过载等问题的个台区,已在年前全部解决。为持续夯实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电力基础,“十三五”期贵州电网公司累计在毕节投入65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19.5%,投资和占比均居全省首位。
尽管贵州省经过数轮农网改造升级早已实现“户户通电”,但伴随着农村的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贫困地区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线路及设备老旧等问题依旧存在。
贵阳乌当供电局为辖区下坝乡谷庚村架设线路,安装变压器,解决村民用电抽水困难问题。刘志玉、周晓珊/摄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断找差距、补齐电力基础设施短板,一场场农村电网改造攻坚战在贵州崇山峻岭间接连打响——
超过“十二五”期间1.4倍的电网建设投资,继续向农村倾斜、向贫困县倾斜、向集中连片特困区倾斜、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确保贵州于年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农村电网户均配变容量、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等用电指标均高于国家目标值,贫困地区供电能力大幅提升。
年,金沙供电局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中新建10千伏西平II回线,起于35千伏西洛变电站,至于平坝街道,线路总长度5.1公里,组立电杆90根。王敏/摄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用电保障行动,全面保障供电范围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用电需要,.4万搬迁群众点亮了新居的明灯。安排25.3亿元用于业扩工程投资界面延伸至客户红线,降低客户用电成本,满足全省产业扶贫项目的用电需要。
每当夜幕降临,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的感恩塔便亮了起来,兴义晴隆供电局保供电人员走到塔前,巡检灯塔设备,守护者小镇灯火。卢关文/摄
在深度贫困地区,稳定可靠的电力,是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的动力和保障。
“原计划天内完成的个建设任务,在90天内完成,必须来一场电网‘大会战’。”为按期完成贵州省“9+3”县区脱贫攻坚电网建设项目,贵州电网公司今年调集余名精兵强将,组建94支“农网建设扶贫党员突击队”,克服疫情影响、地形复杂、天气多变、点多面广以及施工工期短等多重困难,为贵州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南网力量”。
施策
突出定点扶贫,因地制宜助力贫困地区“摘帽”
当初夏温暖的阳光照进麻山腹地的紫云县板当镇洛麦村,这里甩掉贫困“旧帽”已有不少时日。
清晨7点半,贵州电网公司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严召波开启新一天的工作,组织村民为亩辣椒地浇水、查看食用菌烘干新生产线工况、联系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就业……短短两年多时间,他带领全村脱贫致富,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贫困发生率从15.72%降至1.01%、居全县最好水平,人均收入从年元增加到年多元,摘掉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
洛麦村第一书记严召波和村民一起收割包菜。倪纯/摄
这样的战贫场景在紫云总能找到相似一幕:在小寨关村,组织群众克服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抢抓生产、把损失降到最低;在新塘村,现代化颗粒饲养加工厂投入运行,只肉兔即将出栏;在四大寨乡,亩的龙须草长势喜人,第一批蔬菜销售红火;在电杆厂,马力开足,一根根新型“扶贫电杆”拔地而起……
在紫云县猫营镇黔冠电力设备厂,工人加紧生产新型电杆。倪纯/摄
这一切的变化,与贵州电网公司对紫云的整县帮扶密不可分。
年,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部署,贵州电网公司与深度贫困县紫云县签署整县帮扶协议。5年来,从党建先锋路、电力强基路、定点示范路、产业致富路、公益助力路5个方面精准施策。
数据最具说服力:
投入3.9亿元电网建设资金,紫云农村电网“两率一户”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紫云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从年的20.46%下降到年的3.58%;
建成电力特色工业园和农业循环生态产业园,实现年产值1.2亿元,贫困户分红64.2万元,为贫困户提供个就业岗位;
投入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定点帮扶的“一镇三村”提前脱贫出列,贫困户入股分红万元,户均增收元以上。
四大寨乡龙须菜长势喜人,村民致富增收有盼头。倪纯/摄
多年来,贵州电网公司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建立书记项目个,成立党员突击队、服务队支,定点帮扶村发展党员名、培养致富带头人名,投入扶贫捐赠资金万元、协调引进资金近3亿元,发展引进扶贫产业项目多个,帮助扶贫点4万多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搭台
着眼消费扶贫,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
消费扶贫既是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更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每逢周五凌晨2点,黔西南州普安县新店镇细汆村原生利民种养殖合作社已是一片繁忙。村民们忙着追赶、挑选、活蹦乱窜的跑山乌金鸡。经过五个多小时的忙碌,80只鸡宰杀装箱完毕。上午10点,贵州宏源集团的的运输车开到合作社,将村民们包装好的乌金鸡搬运上车,直接送往客户指定收货地——兴义供电局职工食堂。仅一天时间,扶贫农产品的销售额就近万元。
兴义册亨供电局驻村“第一书记”杨玉明带领户村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林下养鸡,带领群众再创致富路。卢关文/摄
美味的鸡肉,从普安县飞到兴义市的餐桌,这还得从扶贫工作说起。今年3月,兴义供电局在了解到细汆村农产品受新冠疫情影响销售难的情况后,开展“以买代帮”行动,积极动员相关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多渠道帮扶解决扶贫农特产品“卖难”问题,目前滞销的只鸡剩余不到六分之一。
兴义普安供电局对口帮扶的新店镇细汆村饲养的乌金鸡。卢关文/摄
普安县的乌金鸡,只是贵州电网公司消费扶贫清单上的一种商品。近年来,贵州电网公司搭建了“合作社+县级供应商+省级平台公司+单位食堂”的“4+”消费扶贫平台,支持扶贫产业发展。今年,在年超计划完成贫困地区农产品采购万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消费扶贫力度,提前半年完成0万元的年度消费扶贫目标。
兴义普安供电局工作人员与乌金鸡养殖场负责人讨论销售途径。卢关文/摄
黔东南州台江县棉花村周边的4个苗寨距离城镇较远,许多优质原生态的新鲜农特产品经常出现滞销或贱卖现象,影响村民的收入。贵州电网公司派驻4个村的第一书记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zf/1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