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区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纪录片又见天湖蓝

孩子会不会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78972.html

是宁德市最大的资源与优势

而镶嵌在全市公里海岸线上最耀眼的明珠

当属三都澳

作为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

三都澳岸线资源丰富,海上物产丰饶

是蕉城人民宝贵的财富

素有“海上天湖”之美誉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三都澳海域海上养殖“无证、无序、无度”现象日趋严重。不规范、高密度的海上养殖,不仅破坏三都澳生态环境,危害海上交通安全,而且涉及多方利益、矛盾错综复杂,成为了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

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于伟国、省长唐登杰多次做出指示。

年以来,市委书记郭锡文,市长梁伟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世雄等市领导,先后亲赴一线海域现场办公,对综合整治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推动海上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

蕉城区吹响了海上养殖综合整治“集结号”,一场保护海洋生态的攻坚战在三都澳拉开磅礴画卷。

下定决心“全面清”“清”出新面貌

全面清——是基础之功,主要是对龙须菜、海漂垃圾和废旧渔排“坚决清、清彻底”。蕉城区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攻城拔寨的硬招,全力打破清海困局。

依法强清,高压打击。在海上,蕉城区坚持“整治、巡查、巩固”三管齐下,按照“拉网式、全覆盖、每日清”工作机制,实现纵横到底、一网到边,全域无死角。

在岸上,组织11个区直部门开展岸上联合执法行动,对公路沿线木材、渔排、泡沫加工点,龙须菜运输车辆,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查封非环保养殖设施生产企业,查控外地流入非环保设施,15名执法人员、3台执法车辆全天候巡逻,取得可喜成效。

“全面清”一年,海面干净了,航道畅通了,三都海域又重现了往日的碧海清波。

改革用海“规范养”“养”出新秩序

规范养——是治本之策,“全面清”在海上和岸边齐头并进的同时,一场意在打破门前海、祖宗海、私人占海出租等旧有用海格局、推动建立海上养殖新秩序的“规范养”行动,也悄然拉开了帷幕。

思想引导深入人心,规范藻类养殖全面铺开。蕉城区积极稳妥推进海域所有权、使用权、养殖权、承包权“四权”和海域使用权证、养殖证“两证”的改革,积极引导群众在适养区内恢复生产,全面推广以环保型塑胶浮球代替原有泡沫浮球和饮料瓶的方式进行养殖。3.2万亩藻类升级改造首战告捷。

在渔排养殖改革上,蕉城区坚持多措并举,在辖区海域划定网箱养殖区块,出让网箱海域使用权9宗,总面积公顷,可布局12万口网箱,由海投公司竞得。海投公司还拟在三都秋竹海域筹建“三都澳现代渔业海上田园综合体项目”,为渔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样板。

立足长效“依规管”“管”出新气象

依规管——是长远之举,建立健全更为科学、更加实用的长效化海域管理机制,实现长治久安。

随着传统渔排、藻类清理退养完成,蕉城区始终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实现规范、科学用海的常态化、高效化。

一年多来,累计验收藻类1.7万亩、塑胶渔排1.28万口、深水网箱口,合计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

年8月12日上午,省委书记于伟国乘船前往蕉城区三都镇白基湾海域,实地了解养殖设施清退和升级改造情况,对整治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要坚持不懈、持续治理,给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年上半年,蕉城区渔业产值达29.43亿元。

励志成为“三都澳开放开发中心”的蕉城区

立足新起点,拥抱新时代

主动融入全市“一二三”发展战略

在“开发三都、建设新宁德”中

走前头、求先行

向着渔旅结合、海清水净的

海上田园风光的整治目标和加快渔业转型

促进群众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破浪前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js/10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