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山自组团出发魅力三水m
魅力三水·灵动四会养生纯玩两天
抢位价:元/人出发日期:年4月15日/22日/29日(逢周四出发)行程特色:
n广东·小九寨---%天然大氧吧;堪称“十里奇石画廊”
n广东·小黄果树瀑布---银龙大瀑布宽米,高60米,蔚为壮观,是省内最大最具特色的天然瀑布
n探索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四会邓村;
n走进年历史三水胥江祖庙——比肩德庆悦城龙母庙,并驾佛山祖庙
n打卡三水新昌奥特莱斯小镇——网红欧陆风情小镇,摆拍党挚爱
n采风“广莱坞”三水长岐古村——《浙江卫视-十二道锋味》取景拍摄地
n重本安排入住四会奇石河酒店·自由浸泡户外森林氧吧温泉·尽享悠闲
寻觅世外桃源
位于肇庆与清远两地交界
%天然大氧吧;负氧离子高达/立方厘米
享受有“广东九寨沟”之美誉“的
景区内森林繁茂、瀑布飞流、奇石遍布。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乡村风情体验、农家风味佳肴于一体,被誉为省内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休闲行摄路线?吸氧徒步运动
?独特自然景观?户外旅拍体验
阳春三月,景区的禾雀花开啦!!!
禾雀花赶集似的挂满树上,
酷似千万只禾雀栖息于林中浓荫下
串在藤间,逗趣又热闹。
一簇簇,一串串,一排排
远远看去,
如葡萄架下长出一串串紫葡萄,
走进细看
宛若一只只落脚爬藤的小鸟儿
惟妙惟肖
温馨提示:禾雀花为植物性观赏不可控,花期受天气等外在因素影响大,
具体观看实景以景区实际情况为准,谢谢理解!
广东·小黄果树瀑布---银龙大瀑布,是省内最大最具特色的天然瀑布
还能感受到溪流带来的自然气息,
映入眼帘是全广东落差最大的银龙大瀑布。
漫步云端---可探险粤西首座全透明高空悬索玻璃桥(推荐体验)
采用最先进的5D声光特效,
横跨在银龙大瀑布,
将奇石河峡谷尽收眼底!
悬空漫步云端
惊险刺激
打卡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四会邓村
01
和春天的第一场约会,
从邓村开始......
四会邓村
就是我们眼中的另一个“世外桃源”
俯瞰整个古村,一览无遗,
来四会邓村打卡啦~
千年古法造纸文化、高格调古巷、
古韵风格画,让你的周末
亲子游、闺蜜游、情侣之旅不再单调
02
玩在邓村
进入村里
凉亭栈道、古老的水车、绿化荷花池,
仿佛一切都格外的不一样。
广场上,凉亭上,
小孩在嬉戏,老人家在在闲聊,
这是古法造纸的天地,
从这一条青砖小路,
开始我们的旅途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贴在村口,格外显眼,
这句话已经成了全村的座右铭,
简单的话语却传承着多年来
老祖宗的古法造纸工艺。
青砖,黑瓦,文化墙,
仿佛静静的在述说着
它们的前世今生,
有没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阡陌交通,纵横交错,
在古村的小巷中穿行,
仿佛行走在戴望舒笔下
那个悠长悠长又静寂的雨巷,
走到尽头可能还会有惊喜哦
每条巷子的墙上
都描绘着村落文化手绘图,
拍起照片来,也是很有感觉。
村墙文化手绘
村墙文化手绘
村墙美食手绘
03
吃在邓村
说起邓村,
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
濑粉仔、鹅汤圆仔糍、邓村牛仔骨
来到邓村,这3样美食必吃!
不然你就白来了~
濑粉仔
鹅汤圆仔糍
邓村牛仔骨
只有这三样美食?当然不止啦~
黑豆塘鲺汤、牛筋竹支煲、爆炒牛上杂
龙须菜、花生包、薄撑糍
味道也是一流
黑豆塘鲺汤
爆炒牛上杂
艾糍
牛筋竹支煲
龙须菜
薄撑糍
八百多年庙宇的前世今生胥江祖庙又叫芦苞祖庙,始建于南宋咸淳四年(公元8年),现在已经八百多岁了,是三水最古老的寺庙建筑。它和德庆悦城龙母庙、佛山祖庙并列为省内最有影响的三大古庙。
胥江祖庙背倚华山,面临北江,三面环水,四季葱郁,古朴自然,钟灵毓秀。
胥江是指北江自清远流经芦苞的一段水道。由于年降水量大,芦苞又是上游江河汇聚的中心,洪水成为这里的常见自然灾害。人们采取了基围筑堤、引导分流的措施,在物质层面消解洪涝的灾害问题;而在精神层面则立北帝庙供奉北帝。
胥江祖庙由三座庙组成,北帝庙居中,南侧有文昌庙,北侧有观音庙,儒释道三教合一也是胥江祖庙最大的特色。听说以前洪水泛滥的时候,其他庙宇都被摧毁,唯独北帝庙完好无缺,“水神”北帝威武!
南武当行宫(北帝庙)。抬起头便会发现凝固的艺术“三雕二塑一画”——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和壁画,瑰丽精致,栩栩如生。
幸运的话,能在武当行宫前殿花脊上的“双龙戏珠”陶塑上见到“神仙树”奇观,生生不息,周而复始。
每年到文昌宫为子女行开笔礼的家长多不胜数,而文昌宫也成为了学生求学路上的“打卡点”~
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祥禽瑞兽.....小小屋檐下,刻绘着一出出精彩故事,比小时候看小人书还生动!
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五个朝代,胥江祖庙的“资历”可不一般:
年胥江祖庙被广东省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经国家宗教局、中国道协等国家、省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考究论证,胥江祖庙被认定为“南武当”的主体庙宇;年胥江祖庙庙会被评为区级非遗项目;年胥江祖庙庙会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年胥江祖庙被评为三水十大文化名片;年胥江祖庙庙会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如今,胥江祖庙是三水乃至珠三角人们重要的祈福祖庙,每年农历新年、三月三北帝诞等重要节庆,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去祈福。
佛山新昌奥特莱斯广场
就在三水!
这个地方!足足有10万平方米,14个足球场那么大!五颜六色的欧式建筑美得就像是从童话故事里搬出来一样!重点是,还进出自如,不用门票!不说了!先替你们进去转转!
这哪里是在三水,分明是在欧洲整排整排的房子,每一栋都有独特的外形,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难得挖到个摆拍党的福地,只拍建筑怎么行!来了就要穿得美美哒出个镜!为了让你们更好地撒欢,小编特地把这里里外外逛了个遍,贴心列出三大摆拍点!只要姿势对,张张是大片!
压马路是出门浪的经典动作!最适合拍照的,首先就是中间这条主干道!
路边全是五颜六色的房子,只要注意找好场景和角度,分分钟都能在票圈来个“假装在欧洲”~
在各个小街小巷街拍起来,也是超有意境的!
压完马路该压墙了~难得看到这么漂亮的欧式建筑,怎么可以不拍个够?!静谧的蓝、温暖的黄、清新的绿、甜蜜的粉……都拍个遍!
吃喝玩乐购,一个都不落!不开玩笑,从上帝的视角看,这俨然一座古时候的城池啊!走在其中,方向感不好的妹子真是分分钟迷路……小编已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除了是新晋的街拍胜地,这座“城池”隐藏的真实身份是满足吃喝玩乐游购的一站式综合购物娱乐广场!
号外!日前,在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佛山“广莱坞”首批60个影视取景点正式向全球公布。其中,三水有8个景点入选。拍电影,来三水就对了!三水旅游栏目将带大家走进这些取景点,先于光影,感受百变三水。
本期,旅游君跟大家一起来到三水芦苞镇的长岐古村,感受杨万里笔下的“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楝花明。船行两岸山都动,水入诸村海旋成”之景,拜访历经多年风雨沧桑,却依然充满生机的岭南文化。
当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们对于古镇的记忆也愈加深刻。在三水,有一个这样的古镇:青山碧水,茂林修竹,古榕茂密,引来白鹭来飞,一派世外桃源的无限风光。这里有一悠悠古村,古村依山傍水,村中各建筑横排竖列,井然有序,青砖赤瓦,古巷悠然,历经多年风雨沧桑,依然风姿绰约,保存完好,它便是三水芦苞镇的长岐古村。
长岐古村,既是风光绝美之地,亦是人文鼎盛之村。多年前,“南宋四家”之一美誉的诗人杨万里到广东为官。当他乘船经过北江边的胥口镇时,观此两岸芦苇丛生、荻花瑟瑟,不禁诗性大发,脱口而出山水之诗《明发青塘芦苞》:“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楝花明。船行两岸山都动,水入诸村海旋成”。
诗人的眼里,这是一片充满活力的水系,芦荻、蒲叶随风摆动,岭南佳果荔枝红似珍珠。杨万里一诗题目中所提及的青塘,古称胥口镇,也就是今天的芦苞镇,长岐村便在此镇之内。芦苞镇地处珠水西江与北江之交汇处,珠水有一小支流九曲河,在小河蜿蜒入北江之前,岔开了一条水路流向西江,就在开岔之处,长岐村便临水而建,水流向西流出,又从南面流进,形成三面环水之境,这造就了长岐村背山面水的绝佳风水格局。
走过荷塘,古村坐东向西如一副国画缓缓在眼前铺展开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株几人合抱不来的大榕树,旁边的池水波澜不惊,倒影着浓密的榕树枝叶,岭南古村的恬淡之韵油然而生。其中一榕最为奇妙,一树之中竟然有两种树叶。原来这树其实是两棵树,一棵大叶,一棵小叶,经过长时间的生长,竟融为一体,故一树之上叶子一大一小,为天下奇观。
进入村中一幽深的古巷,一种幽静的气韵随风而来,古巷的风韵如古酒一般醉人,巷中两边年代久远的青砖整齐地向上延伸,在高处划出流畅的瓁耳之形,伴随彩绘砖雕,在蓝天白云之下,如将展翅欲飞的大鹏之鸟,随时准备翱翔于空,昂扬之气,鼓舞人心。
古巷中间,有一私塾,门前正中石刻:贞健家塾。字为蓝色楷体,古朴苍劲。长岐古村自古文风鼎盛,重视儒道家风,尤重对子弟的教育,小小的古村之中,有六个家塾学堂,如今都保留完整,甚为稀有。贞健家塾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个,如今改为古村曲艺私伙局。门有一联:“月下花前共美满,人间天上共团圆”。这种优美的意境,这种良好的意蕴,不正是世外桃源的写照吗?
推门而入,古色古香,天井之上阳光洒满院子,左边厅堂,红木桌椅,墙上挂满字画,右边大厅为主厅,一个两米高的寿字中堂在正墙前高挂,寿字之上书:百龄双瑞,下为红木座椅,配以高雅的兰花,古韵飘然。原来这里是为百岁长者祝寿的地方。长岐村是有名的长寿村,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名,其中80岁以上的有62名,90岁以上老人接近10人,百岁老人有2人。
老人们坚持住在村里,自己种菜、做饭,即使八九十岁的老人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也坚持自己照顾自己,并且大部分保持素食。
长岐古村得天独厚的环境和生态,也是村中老人长寿的一大秘诀,长岐村辖区内有我国目前发现的第三个“氡温泉”,长岐村家家户户一年四季用的都是温泉水,大大提高了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
家塾的屋顶挂满古典筒灯,黄色的光芒笼罩整个空间。主厅的左边摆满了各种乐器,村民们闲暇之时会到这里演唱粤剧。这座古宅因有了粤剧的飘荡,充满了活力。
贞健家塾对面,是另一家塾,叫耀唐书舍,进门左边就是一古代私塾格局,孔圣人像在主墙高挂,座椅齐备,墙上挂上山水荷花,书香四溢,耳边仿佛听见儿童们朗朗的读书声。我惊叹于这里文风之盛,在这里没有丝毫的商业之气,文风古韵是这里的主流,氛围深沉而温馨。
从古巷出来,绕到村后,顺着山往上走,能看到古村的姓氏宗祠呈一字排开立于水旁,各户房子顺次排于其后,逐渐往山顶延伸,越往高处,房子越年轻。这山不高,村民称其为文笔顶。有了这文笔顶,这古村几百年来一直文风鼎盛,文人辈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hq/1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