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饥荒年代舌尖上的等级
一、百姓篇:“奇吃”
年8月4日,毛泽东在河北省徐水县视察时,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汇报说,徐水全县夏秋两季一共计划收获12亿斤粮食。毛泽东再次提出:“你们全县31万人口怎么吃得完那么多粮食啊?你们粮食多了怎么办?”然而,半年时间,饥荒开始袭击中国大地。三年时间,饥饿夺去数以千万计中国百姓的生命!
“奇吃”,不是普通的草根、树皮之类,而都是人类根本不能吃的东西,作为人,不得不吃人类不能吃的东西,所以谓之“奇吃”。把这些“奇吃”记载、归纳起来,留给后人,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惨烈、沉重的历史,是亲历者和幸存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1,人吃观音土(白泥)
观音土,即白泥巴,其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铝。由于颗粒细腻,给人以面粉的感觉,但它不含任何营养成份,连动物都不吃。人吃了只有饱腹感。但不易消化,排泄不出,只得用竹签、树枝或手指头掏,大半天掏出不来,非常痛苦。不少人被胀死。邓自力年是四川泸州地委第一书记,因顺应民意提出解散公开食堂等措施而被打成“四川头号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邓小平的堂弟邓自力在回忆录《坎坷人生》中披露:“粮食不够就搞代食品,什么胡豆叶,芭蕉头,小球藻,野草根等都用来充饥。后来这些东西找不到了,有人开始吃观音土。观音土吃下去肚子发胀,不能排泄,几天后就被胀死……
2,人吃煤块
年,6岁的莫言上了小学,当地孩子当时一般8岁上小学,莫言早早上学,缘于在小学里可以偷吃煤块,”我们这一代人都是饿处理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东北乡许多人吃过煤块,类似于吃观音土。当时煤块也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小学里有,莫言就吃学校的煤块。“王玉清说。
3,人吃老鼠、蜥蜴
年下半年之后,夹边沟劳改农场的劳改犯们被饥饿煎熬,一批体弱有病的人最先毙命。人们开始本能的挣扎求生,到草滩上挖野菜、捋草籽,煮着吃下。看到蜥蜴,抓来烧着吃或煮了吃,有人因此中毒而亡。有些人草籽吃得太多,无法排便,肚子鼓得像皮球,最后活活被鼓胀死了。
据依娃《甘肃大饥荒调查实录》披露,现年73岁的牛俊娣回忆说:”我大大饿得没有办法,在仓库里打了十几个老鼠,煮熟撕了一碗肉,就吃上了。我大大说:‘香得很呀,我先吃了一半,想留下一半明天吃,晚上睡下,我饿得睡不着,咋都睡不着,就又起来,把那半碗吃上了。吃上这一顿,我还能再多活五天,不会马上就死。’“不久,牛俊娣的父亲牛振福还是饿死了,草草掩埋了事。
4,人啃床帮(床板的边框)
据仝小改(黄河滩)《河南大饥荒幸存者访问记》中朱登振讲述:年的春天,缺粮就更厉害了,能找到的吃食越来越少,人都饿得浑身没劲,越来越动弹不了了。依袍(人名)也是个力气大饭量大的人,他饿得躺在床上不会动。那一天,他侄儿在外间听见里边咯咯吱吱响,进去一看,是依袍在啃床帮呢。他侄儿问他:叔,叔,你这是干啥啊?依袍说:我啃点花生饼吃吃。依袍就这么啃着床帮啃着床帮,死了。
5,人吃大雁屎
仝小改根据胡山林老师的口述整理的《亲历三年大饥荒(一)》披露:村里人又打起了大雁的主意——每到傍晚,村口就聚了很多张望大雁行踪的人,因为一遇天黑,大雁就要落下来歇息,大家要估摸准它们的落脚地儿,好乘着夜黑去逮大雁。大雁歇息时有自己的哨兵,很警觉,人还没走近,雁群就叫起来呼啦啦飞走了,没人能捉得到大雁。后来,不知道谁发现了大雁屎可以吃,所以傍晚时分,村口仍聚集着许多张望大雁的人——捡雁屎也得估摸准雁群的落脚处。
6,人吃牛屎、马粪
今年六十岁,生活在陕西省富平县流曲乡的牛俊香回忆说:“我记得生产队的牛跑脱了,吃了队里的谷,拉出来的屎里面还有没有消化的谷粒。我妹子那时才三岁,就在牛粪里面找谷粒吃,捡一颗吃一颗,捡一颗吃一颗。后来一个大些的男娃娃也来捡着吃,就打我妹子,不让我妹子吃。把我妹子打得直哭,就为那牛屎里的谷颗颗,两个娃娃抢着吃呢。”酒泉夹边沟农场,饿极的右派们在马粪里找出未消化的麦粒,清洗一下吃。甚至从其他右派的呕吐物、排泄物里找未消化的洋芋小块吃。
7,人吃小球藻(人的尿碱)
毛泽东于年10月27日将胡乔木的信批转全国,要求全面推广小球藻。很快,全国掀起了生产小球藻的热潮,农村、城市纷纷建池、沤人畜粪便以培养小球藻。
年7月6日,人民日报的社论《大量生产小球藻》提出小球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经胡乔木建议,毛泽东要求全面推广小球藻。这种“小球藻”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人尿。把社员的尿用尿桶集中起来倒进大池子里,沤个多少天,沤得绿茵茵黄淡淡的,把上面的水漏掉吃下面的结晶体。”这种人尿的结晶体,实际上就是人的尿碱,怎么能吃呢?
8,人吃人屎
静宁县贾河乡六十八岁的宋宏仁告诉笔者:“我不害怕你笑话,我的三娘就是吃过屎的。人家队长的娃娃巴(土语:拉)了屎,她捡回来晒干了吃,我看见的,我看见的。”笔者问:“队长娃娃在哪里巴屎?”他说:“在门口,我三娘就等着。人家队长家能吃饱。”
“有一天,这个老汉就拄了个棍子,摇摇晃晃走到村外转,找到一块冻硬的人屎,就拿回来,在炉子上烤一烤,烧着吃掉了。吃了以后,就不那么饿了。他第二天又去找,找回来烧着吃。也不回避人,当着人面就像吃馍一样的吃。当别人问他的时候他说,要找干部拉下的屎,人家是吃些粮食的,品质高,能养活人。这老汉算是活下来了。”(依娃《人吃人屎——为了求生》)。
9,人吃人
古往今来,是否出现人吃人现象是衡量饥荒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尺。只要出现人吃人现象,这就说明饥荒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了。而且,出现人吃人的现象越多,说明饥荒的严重程度越重。
人吃死人的尸体,把活人打死充饥.在三年大饥荒中,人吃人多数是吃死人的尸体。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到野外盗取新掩埋的死尸吃,二是在死人没有掩埋之前就地宰割吃之,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家庭之内或邻居之中。
在人吃人事件中,最惨烈的莫过于把活人特别是自己的亲属弄死充饥。三年大饥荒中,这类案件并不少见。
据张雄、郑文夹边沟“右派劳改营”披露:“年春天播种的时候,农场‘右派’有一半的人累垮了,下不了地,成天在房门口晒太阳,躺着,死亡开始了,每天有一两个、两三个人从卫生所的病房里被抬出去。死者的遗体被饿得发狂的人们从沙地里扒出来,开肠破肚掏出内脏,割下大腿和屁股上的肉。有些人躲到沙堆后面用干草烧着吃,也有悄悄焙干了存着慢慢吃的。俞兆远也吃过人肉,狼吞虎咽中,多年后他已完全记不得是何种滋味。”
据余习广《吃人饿鬼:刘家远惨杀亲子食子案》披露,湖南澧县如东公社刘家远,在一天夜里杀了自己“躺在铺上的、饿得就快要断气”的儿子,煮了吃了。刘被捕后,交待了他的罪行。说就是不想让他儿子再受罪了。还说他的想法,是吃完了儿子自己也死了算了。刘被枪毙前一天晚上,监狱破天荒给他端来了一碗大米饭。刘竟把米饭放在地上,先祭了一番死去的儿子,嘴巴里不知道念念叨叨些什么,然后几大口就把一碗饭吃了个精光。
原信阳地区专员张树藩在《信阳事件: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中写道:信阳五里店村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将其四五岁的弟弟杀死煮了吃了。因为父母都饿死了,只剩下这两个孩子。女孩饿得不行,就吃弟弟。这个案子送到我这里我很难办。没办吧,是生活所逼。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还是把这个小女孩抓起来了。我的想法是,不抓起来也是饿死,不如让她进派出所,还有口吃的。(杨继绳《墓碑》)
据任彦芳《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大饥荒》披露,原开封市纪检委书记姚学智到南尧大队,发现一家老人饿死了,只剩下哥弟俩和一个妹妹,冬天晚上烤火,哥问弟:饿不饿?饿了咋办,咱不能等死啊!两人一商量:吃了妹妹吧!便把小妹打死,在火里烤着吃。当家叔叔闻到烤肉味儿,过来一看,哥儿俩正烧妹妹的大腿撕着嚼呢。便大骂他们,他们像没听见,还撕着吃,把啃完的骨头放在窗台上,叔叔报告了,公安局来人抓他俩,弟弟跑了,哥哥被抓去,又送回来——在路上死了。逃走的弟弟也饿死了。
10,饥民因吃代食品发生的中毒事件
据李伟、王毅《“大跃进”中山东的两次饥荒》披露,“据巨野、成武、金乡三个县反映,当地树头全部吃光,榆树皮扒光,并吃麦苗、豌豆苗。由于群众吃树皮、野菜,连续发生中毒事件20余起,中毒者共余人。”
饥民因吃代食品而中毒事件屡饥荒有发生。据王贵成《三年大饥荒时中国人吃什么?》一文载,“在—三年大饥荒年代,由于人们饥不择食,在对一些代食品的性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没有经过试验就食用,因而中毒现象此起彼伏。年5月31日至6月10日陕西洋县谢村公社有五个管区先后发生食用枇杷籽致18人中毒的现象;洛南县有个食堂年因食用蓖麻叶以致58人中毒;商洛专区从年12月2日至21日这20天的时间内,连续发生六起代食品中毒的事故,共人中毒。”
结语
关于大跃进和浮夸风造成大饥荒的“严重后果”,凡是亲身经历的过来人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三年大饥荒期间,中国出现的人吃人事件不仅数量极多,而且情节极为惨烈,在古今中外都是非常罕见的。
历史上的奸臣贼子,最惯于用文过饰非、歌功颂德的手段向当政者献媚取宠,实质上是置当政者于不义,使其忘却历史的沉痛教训,在错误的邪路上一直下滑,直至深渊。误国害民,莫此为甚。
有个李慎明,竟然面对数以千万计饿死的冤魂轻飘飘地说什么“曾经饿过几天肚子,过了几年穷日子”,恣意掩盖这段惨烈的历史,再度伤害和亵渎数以千万计的饿殍,真是天理、良知、人性统统都被狗吃光了!他们这样做,实质上是给当局帮倒忙,作为领导者,是应当有所警觉的。
饱含血泪的三年大饥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非常阴霾的岁月,是中国百姓心目中挥之不去的苦痛,重温并牢记这段严酷的历史,主要是为了吸取历史的教训,以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重演历史的悲剧!
································································································
二、干部篇:“奇吃”
文/董国和
山西人民出版社年版的《红尘冷眼》,是著名民主人士宋云彬的一部日记。这部日记共分十一个不同时期,《无愧室日记》从年2月记至年12月,前两年正是“困难时期”。但他所记述的宴会之频、酒肉之丰,尤其是出访中的款待之盛,真可称为“蝗虫”之行。“蝗虫”语出陈四益的《臆说前辈》,他在回忆朱东润时说:先生到各地参观归来,“在课堂上讲到沿途受到的招待,感慨系之:‘我们这批人就像蝗虫,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而组织者是“想让他们看看人们怎样在勒紧裤带搞建设”,没想到却得此浩叹。
宋云彬因“嫉恶太甚”,“赢得头衔右派来”,但身为全国政协委员,他有到各地参观访问的机会,这就与公款吃喝接了轨。他第一次出访到河南,时在
年2月27日:“九时乘火车赴洛阳,阿平送我上火车。”
28日“下午二时半到洛阳,住西工区国际旅社”;“旅社中饭菜甚佳,不免吃得过饱,有消化不良现象,吞服保和丸,殊少见效。”
“菜甚佳”为2月29日所记,
3月2日则记云:“晚上有宴会,酒有多种、菜亦丰盛,以肠胃不好,不敢多吃也。宴会散后有舞会,我不会跳舞,当然不参加。”3月2日,记有买生姜者一笔,此因“生姜在北京极难买到也”,可知北京的供应也是每况愈下。
这次出访到16日“乘车返北京”,期间还参观了三门峡、花园口等地,沿途也都受到盛情款待。但因他“饭量大减”,款待文字着墨不多;而其中闲笔,却颇有深意:“
下午,参观管城红旗人民公社。看敬老院,敬老院隔壁(西大街二十七号)住一七十多岁之老人,门口张贴一告白,中间大字书‘代写书信’,方有两行小字,其文曰:‘代写检讨、坦白、悔过各书,保证一定作用。’其人从前殆一讼师也。”此为3月12日所记,
而在年5月10日,还有一则补记:“上下午校《后汉书》。晚饭时,伯宁来,云裳亦在,余方饮酒,谈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如在郑州参观展览会,讲解员指陈列的七个大鸡蛋,谓是一只鸡在一天内所下,并谓现已跃进到每天一只鸡下十四个蛋,又如前年有人赴天津参观农村,谓一亩试验田产粮达十万斤,皆与事实不符也。伯宁不以为然,且戒余不得在阿庄面前说,妻亦从傍附和之,余大生气,大家为之不欢云。”
知此,既知大跃进为何还能继续升温,因有众多“伯宁”的“不以为然”;而这前车之鉴,则由宋云彬被“戴帽”而来;有了众多人被“戴帽”,才有了讼师的复活,由此“困难”也就更加严重。
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而为“戒余不得在阿庄面前说”,就用“参观访问”来改造他的“必须实事求是”,这就有了浙江的口福。去浙江途经上海,
年1月7日:“在上海大厦吃午饭,有煮干丝、红烧划水等,好极。”此行访问先到杭州,晚“八时二十分”到达,“副省长任一万”等官员迎接他们,“九时半,吃夜饭,有鱼头豆腐、红烧肉。”
1月19日:“晚上,田县长宴请我们,喝了好多杯山西竹叶青。”1月20日:“中午到宁波,宁波市委、市人委负责人请我们吃饭,有不少省代表和省政协委员亦在座,大悲和尚、尘空和尚及杜伟、胡耕民等都跟我热烈握手。”
1月26日:“上午,参观金星制笔厂、上海塑料制品三厂,午饭与圣陶等同吃,饮大曲一杯。下午,不去参观,乘车赴苏州,苏州市政协秘书长朱公亮、市交际处钱伯仁、市人委办公厅何介雄来接,住南林饭店四号房。南林饭店苏州最高级之招待所也。晚饭在南林饭店吃。”
27日:“晚饭饮洋河高粱。”
28日:“上午游虎丘,照了相;看留园、西园,也照了相。中午,地委罗运来书记、市委凡一书记和茅玉一市长请客,座有王亚南、吴强,他们都说宋委员海量,于是大家来劝酒,喝醉了。”
29日:“上午,参观城隍庙豫园,照了三张相。他们招待我们,吃了七种点心:糖粥、蟹壳黄、南翔馒头、八宝饭、鸭血汤、酒酿圆子、葱油面。同徐铸成一道回上海大厦,纵谈为乐。徐去而志行来,作长谈,留他吃夜饭,我又喝了绍酒。”
30日:“七时,偕圣陶父子及伯祥赴和平饭店,应金仲华之邀,吃晚饭,陪客有金子敦、周予同。”
31日:“下午四时上火车,住五号车厢,一号铺,与曹杰同房间。晚饭菜甚佳,喝了一瓶半啤酒。”
此次沿途款待,比上一次更丰盛也更热情,宋云彬因胃口好,记述的就更详细更生动;而他的胃口好,则由于“处境顺利,心情愉快”。“三年困难时期”,香烟也按票购买,但照样有特供。他嗜酒也嗜烟,
年6月2日“上午与千家驹同车赴劳动人民文化宫公祭林伯渠”,“家驹谓政协可配售香烟,归来特致函政协询问”。但询问结果,却是“无回音”:“上星期四瞿瓞初语余,谓曾接政协电话,问余之吸烟情况。今见郑洞国,我问他配了香烟没有,回说配到了两条牡丹牌。看来政协不会配给我了,而中华书局配来的都是不能吸的次等香烟。事情就是这样的可恶可恨,我却有一个好办法,就此戒了烟,岂不是件大好事!”
这件“大好事”,记于年6月12日。
10月29日他被“摘帽”,老友张阆声贺诗说“孟嘉仍是旧丰神”。
而在11月24日,就记有“人事组给我十一月份一斤半高级油票”;
此前在21日已记有:“政协服务组来电话,谓购煤事已解决。余不需购煤,问之彬然,始知人事组用余名义向政协请求,用来调剂缺煤之同事也。”这“用余名义”,正是“丰神”的最佳写照。“丰神”如故,又可以发表文章了,这就有人来约稿。
他于2月1日晚抵京,“二十多天的参观访问,相当劳累”。然而就在这一天,“中国新闻社寄来征稿信,约我写参观访问感”。
此后在2月21日,他又记上一笔:“上午,偕彬然等赴南河沿文化俱乐部,座谈号码检字法,即在俱乐部午餐。昨天与潘光旦、费孝通约定今天下午二时半在民盟中央作谈话录音。”因中间有变,“五时许,民盟用汽车接我到文化俱乐部,我和潘、费作了谈话录音,谈的是这次访问苏州的一些观感,据说将由中央广播电台向台湾广播云。”
由此可知,这次出访,他们还要畅谈“到处莺歌燕舞”。“无愧室”所记市场供应贫乏的状况,也有多处。
他迁居北京后,在年11月1日有此记述:“伯宁请吃全聚德烤鸭,下午四点定桌”,但“回家已九时半矣。全聚德以烤鸭著名,然近来每天分配到的填鸭子不多,供不应求。伯宁此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定到一只,然鸭身小,烤法亦不如前矣。”此为全聚德之景,
再看年11月13日之记:“云裳买来烧鸡两只,大不盈握,余谓鸟也,非鸡也,云裳坚谓是鸡,疑莫能明也。又买来熏黑鱼头一个,其状如蟒蛇头。”北京食物匮乏如此,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食物如此匮乏,宴会却依然是“水陆罗八珍”。
年4月8日记:“大会讨论,张修竹、荣毅仁等发言。中午有熊掌,乃哈尔滨市委所赠也。生平第一次吃到熊掌,据黄洛峰言,烹煮熊掌须历六七小时云。”这是他在出席政协会议时,所品尝的口福。
邵燕祥在《公祭勿忘那些普通死难者》中写道:“例如包括我在内的,从那个年代活过来的城市中人,特别是大城市中人,当时是靠特别调拨的粮食得以维生,虽有小不足,饥肠辘辘,面有菜色,甚至浮肿,但不致命。我们的存活是以几千万人饿死为代价的,换句话说,几千万饿死和非正常死亡者是替代我们死去的。”而“其中许多死者已是没有后人的绝户”!邵先生的反思振聋发聩。在一碗稀粥就可救一条人命之时,“无愧室”所记真可谓春秋之笔。在《红尘冷眼》序文中,罗以民说它“方配为正史作注脚”,信哉斯言。
·······························································································
三、领袖篇:“天天都有舞会,都是平常吃不着的东西”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神话:毛得知人民群众生活困难,难过得把最喜欢吃的红烧肉都给戒了。事实上怎样呢?
年—年,毛是杭州饭店、中南海等舞会上的常客。一个女演员回忆:那时候天天都有舞会----舞会中间有一盘盘的炒杏仁儿、大香蕉和其它水果点心,都是平常吃不着的东西。十一二点舞会散场,夜宵很丰盛,有鱼有肉。这一切,对于我们这些每顿饭只买半个菜的女孩子们来说,都非常美好。
年,各省市为毛(许多地方还包括政治局常委)大造别墅,一些中等城市如包头、鞍山等也竞相效尤。据外交部当时的总务司长等人从各地观摩回来后说,有些地方装修标准竟在北京钓鱼台宾馆之上。有些别墅是毛亲自交办的。除庐山美庐旁的一处外,年6月回韶山时,毛提出在滴水洞造点房子,说以后可以来此办公、休息。这座别墅,连修公路、美化环境在内,年才竣工,正是三年困难时期,毛只于年6月去住了12天。
毛六十年代初一度喜吃西餐。年4月26日工作人员会同厨师给他订制的一份西餐菜谱中,包括七大西菜系列,即鱼虾类、鸡类、鸭类、猪肉、羊肉类、牛肉类、汤类。毛泽东喜吃色虾,鱼虾的制作方法也丰富多彩:蒸鱼卜丁、铁扒桂鱼、煎(炸)桂鱼、软炸桂鱼、烤鱼青、莫斯科红烤鱼、吉士百烤鱼、烤青菜鱼、菠兰煮鱼、铁扒大虾、烤虾圭、虾面盒、炸大虾、咖喱大虾、罐焖大虾、软炸大虾、生菜大虾等等。
毛对西菜中鸡的做法很是推崇。60年代初,工作人员制订西餐菜谱时列出了一般人闻所未闻的西菜名称:黄油鸡卷(鸡排)、软煎鸡徘、鸡肉饼、鸡肉元、大王鸡肉饼、鸡肉丝、罐焖鸡、红焖鸡、葱头焖鸡、青菜焖鸡、纸包鸡、鸡丁敏士、椰子鸡、奶油鸡等等。
工作人员考虑到毛不大喜欢牛羊肉,特别为其安排了小乳猪,这样便能做到肥瘦适中,面面兼顾。毛泽东吃过的西菜中有下列猪肉类:烤猪排、烤猪腿、炸猪里脊、炸猪排、馏猪排、法国猪排、意式奶猪等等。毛吃过的西菜中的牛羊肉有:羊肉串、烤羊腿、烤马骏、白烩羊肉、煎羊排、煎羊肝、牛扒、煎牛肉、咖喱牛肉、伏太牛肉、酸牛肉,烩牛尾等等。
毛喜欢喝汤,几乎每顿饭菜中都有一小碗汤,各具特色风味:奶油汤、牛尾汤、红菜汤、鸡杂汤、腰子汤、葱头汤、红花鸡汤、饺子汤、红鱼汤、卜菜泥汤、巴粒米汤、什锦汤、鸡蓉鲍鱼汤、鸡汤蓉汤、意国面条汤、龙须菜汤等等。呜呼,“红烧肉”???想起来真是辛酸!有个笑话说,叫花子说他发了财,就买两大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在老百姓和乞丐的想象中,红烧肉、豆浆已经是了不得的佳肴了。
································································································
四、原因篇:纯属人祸!
—年饿死万人的惨剧,被《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列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饥荒。人们长期以来认为饥荒的原因是三年自然灾害、苏俄逼债、缺粮和国际封锁。其实,当时中国大陆并不缺粮:
自年至年,中国向“阿共”提供援款75笔,协议金额为多亿人民币。在中国三年困难时期,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把自己最新最好的设备、机械、拖拉机、车辆等提供给阿尔巴尼亚,仅粮食就达万吨......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不但把大批粮食、物资运给阿尔巴尼亚,同样也运给朝鲜、越南......
雷兹.于迈尔.马利列60年代任阿尔巴尼亚驻中国大使,据其《我眼中的中国政要》一书披露:年,在阿方的要求下,航行在大西洋上的几艘满载着运往中国的小麦轮船,改变了航向,驶抵阿尔巴尼亚港口并卸了小麦。就这样,阿尔巴尼亚人民依靠中国的慷慨援助,度过了严重的缺粮危机。
时任中国驻阿大使耿飚说:从年以来,我们给阿的经济、军事援助将近90亿元人民币(协议金额亿),阿总人口才万,平均每人达多元,这是个不小的数字。我们援阿的化肥厂,年产20万吨,平均一公顷地达公斤,远远超过我国农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数量。而军援项目之繁多,数量之大,也超出了阿国防的需要。
据《中国统计年鉴》(),年,中国征购粮食万吨,出口粮食高达.75万吨。年,中国仍然征购粮食万吨,出口粮食.04万吨!要说“自然灾害”,中国哪一年没有?年七千人大会,刘少奇再次提出灾难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时任外贸部副部长的林海云:一九六○年......必须从国外进口大量小麦。在严重危机面前,如果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抛售黄金,以解决外汇紧缺问题,也不是不可以,但周总理不赞成这样做。他说,黄金不能卖!我们不仅没有卖黄金,而且还利用金价比较便宜的机会,每年买进几十万两黄金,年年买进,一直买到一九七○年。
至于苏俄逼债更是无稽之谈!试举一例:年,经周恩来提议,中国向苏联提出,就近向苏联的远东借二十万吨粮食,用以解东北的燃眉之急。尽管两国交恶,苏联还是如数借给了中国,使东北粮食困境及时得到缓解。
年4月中苏在莫斯科举行贸易会谈,对于中国因农业遭灾而在年贸易业务中产生的对苏联欠帐问题。苏联方面表示充分谅解,并向中国政府提出,上述欠帐在五年内分期偿还,不计利息。苏联还建议,在这年8月底以前以借用的方式供应中国五十万吨糖,以后在-年期间归还,不计利息。
秉持人道主义的国际社会从未施行粮食禁运,美国甚至主动提出愿向中国出口粮食。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粮食,中国都得到了较为优惠的条件。
根据中国历年预算决算报告,—年对外援助支出高达23.62亿元。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还拿出了比这个时期偿还的外债数额要大得多的资金和物资,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有不少的人在国内问题上积极鼓吹什么三自一包(指多留自留地、多搞自由市场、多搞自负盈亏企业,包产到户)、单干风(指恢复个体经济)、自由化、翻案风以及在统一战线方面的投降主义,在国际问题上宣扬三和一少(指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现代修正主义要和,对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支援要少)。他们用这些资产阶级观点、修正主义观点,来同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对外政策总路线相对抗。
饿死那么多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封锁消息、严禁民众逃荒。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严厉制止农民进城,由交通部门严格检查,民政部门负责遣返盲流,公安机关严格控制城市户口,粮食部门不得向盲流供应粮食;用人单位一律不得擅自招收工人和临时工。年2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指示》;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的紧急通知》:所有未经许可离开乡土、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都是盲流,不仅要制止农民外逃,还要将盲目流入城市和工业矿山地区的农民收容、遣返。
有了严厉管制盲流的尚方宝剑,各地大小官员有恃无恐,以饿死上百万人的河南信阳为例:不到年底,大批公社食堂断粮停伙,地委第一书记路宪文怕真实情况传到外界,指令各县,不准农民生火做饭,不准外出逃荒要饭,不准向上级反映情况。中共信阳地委让邮局扣留了10多封向外求助的信,为了防止饥民外出走漏消息,各县县委常委分片包干,分头布置,严防死守。县城四门持枪守卫,公路要道设岗把关,县境沿边流动巡逻,汽车站由警察把守,长途汽车要求党员队长驾驶。各公社按县里要求,派民兵在村头设卡,如发现有人外出,就夺走随身携带的东西,甚至剥下衣服,进行拷打。信阳靠近铁路,南北有两个火车站。铁路公安局两个局长,分别把车站看住了,农民只能在家里等死。信阳市设立了数百个收容站,先后共堵截外流人员19万人,被强制收容后又不给饭吃,饥饿、拷打和虐待,使各收容站人员大量死亡。
河南省当时至少有二十五亿斤粮食库存,而临近的湖北省,至少有十三亿斤粮食库存。如果开仓放粮,仅动用这两个省的库存,根本不会饿死人。即使在信阳,在大量饿死人的时候,当地的粮库里就存有粮食。信阳的饥民看着粮库里的粮食,坐在粮库旁边喊:救救我们!有人就饿死在粮库旁边。国家千方百计的增加粮食库存,准备用于何处?为什么见死不救?饿得奄奄一息,出外乞讨都没门,黑洞洞的枪口和暗无天日的收容站等着你。钱多得可以每年买几十万两黄金并大量无偿援外,粮食多得每年都在出口,但就不给屁民吃!
由于缺乏新闻自由,饿死万人的真相直到数十年后才得以浮出水面。惨剧之所以发生,完全是大跃进、反瞒产私分、高征购等一系列政策失误,和毒菜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毛泽东在斯大林死后想当国际共运老大,不顾大陆人民的死活疯狂援外等等人祸所酿成。(end)
来源:妈妈总动员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zf/8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