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斯乐那群坚强的中国人
年,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人生中的一道分水岭。离开或者留在大陆成为了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艰难选择。在这一年的11月1日,刘伯承、邓小平和陈赓率领的解放军挺进大西南;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宣布起义。年2月19日,国民党第8军和26军在滇南战役中被解放军击溃,云南解放。国民党残军在第8军军长李弥的带领下逃入缅甸境内,后来又陆续有其他国民党残军、云南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地方民团、马帮等加入。蒋介石曾计划以这支部队开辟反攻大陆的第二战场,遂成立“云南反共救国军”,总部设在缅甸的勐萨。这只部队在年4月曾攻进云南并占领澜沧、西盟、孟连三县,但不久就在解放军的反攻下退回缅甸境内。在缅甸方面,缅甸政府视这只孤军为眼中钉肉中刺,于年多次出动陆军和空军进行围剿,但都被这些久经沙场的战士们击溃。孤军中不少将士曾经参加过著名的中国远征军,在内地和缅甸打过日本人。段希文将军曾经率部与日军战常德,守武汉,战功卓著。然而抗战结束内战又起,当年的抗日英雄最终飘落异乡,成为老蒋反攻大陆的棋子,想来令人扼腕。到了年代中期,又有许多中国人从国内偷渡到缅甸,其中不少人就跟随了这只孤军。年,孤军重整为5个军,原国民党第8军93师编入第五军,师长段希文将军升任军长。部队重整后总部由勐萨迁往靠近老挝的江拉。年至年,在缅甸国防军、援缅解放军以及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孤军且战且退,最终撤退到泰国北部山区。其中,段希文将军率领的第5军在距离清莱约60公里,海拔多米的军事要地美斯乐(MaeSalong)建立了据点。年,台湾分3批撤走孤军约名将士,但仍然留下精锐为日后反攻大陆做准备,所需资助由台湾提供。香港电影《异域》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展开的。后来,因国际及台湾岛内形势变化,台湾放弃反攻大陆,对孤军的支持也一并断绝。无奈,孤军不得不以种植鸦片、为玉石和贩毒集团做武装押运、收过路费等维持生计,渐渐形成了著名的“金三角”地区。年,段希文将军去世,参谋长雷雨田接任军长。不久泰国国王许诺只要孤军帮助剿灭困扰政府多年的泰共就承认他们的公民身份,于是在年孤军配合泰国政府剿灭了泰共,终于得到了泰国政府的承认。这一仗是孤军将士为了生存而流的最后一次血。从此,干戈归藏马放南山,茶叶种植取代了鸦片,孤军将士及后裔们开始了自给自足的新生活。如今的美斯乐,已经是泰国最大的茶叶产地之一,也是清莱府最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和避暑胜地。爱茶的人们来到美斯乐不妨买上一些,不仅可以一品茶香,也算是对同胞们尽一点心意。到美斯乐需要途经清莱,但是从清莱没有直达美斯乐的公交车。于是我们从清莱汽车站(ChiangRaiBusTerminal)出发,搭上了开往湄赛(MaeSai)的公共汽车,每人20B。半个多小时后在巴山村(BanBasan)的号公路路口下车,这里就一辆有进山的双条车。这个司机很诚实,直接给我们说了个实价60B/人。不过因为当地人大多有摩托车,坐双条车的人很少,所以我们等了快一个小时才等到一个老妇人。于是我们和司机商量好每人B,出发。我看到网上一些攻略上说从清莱坐公交车到MaeChan换乘双条车会更容易凑齐人数,下次可以试试。总之,巴山村和MaeChan都在同一条公路上,只要是从清莱出发能到这两个地方的公交车都行。这些公交车都是滚动发车的,不需要提前买票。
美斯乐
双条车很给力地在崎岖的盘山公路上跑了一个半小时,在翻过一座大山之后眼前豁然开阔,一个安宁祥和的小村子出现在眼前,四周茶园果树环绕,这就是美斯乐了。我们住在那个很有名的新生旅馆(ShinSaneGuesthouse),老板已经是当地的第二代华人了,在台湾念过书,又回来经营家业。美斯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海拔1米左右,四季气候宜人,晚上睡觉都不需要开空调。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吹着凉爽的风,看着四周秀丽的景色,听着耳畔一声声虫鸣鸟叫,真能够体会到长期飘零的孤军战士终于扎根这里时发出的由衷赞叹:“美死咯!”这一句赞叹也就成为了美斯乐名字的由来。兴华中学:传承中华文化安顿下来之后,我们要去参观的第一个地方便是著名的兴华中学。在美斯乐,常常有种身在中国的错觉。当地人绝大多数都是华人,其中又以云南人为主。普通话和云南话是这里的“官方语言”,就连周围的少数民族都会说上几句。我们在这里过瘾一般地说着中文,甚至直接搬出了重庆话,沟通毫无压力!这种在异国他乡还能用母语交流的感觉真是太爽了。在这里,房子是中式的,家家户户的门口还贴着大红色的春联。至于吃的更不用说,以云南菜为主,外加几道中泰合璧的新鲜菜。中国人在此只怕是习惯得不能再习惯了。这种对中华文化的坚守,与兴华学校和其它几所华校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美斯乐
由于长年的漂泊,当孤军来到美斯乐的时候,许多战士已经有了眷属。小孩子的教育问题摆在了段将军面前。为了能够在异国他乡保留住中华文化的根,段将军创办了兴华学校。这所学校包括了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全部年级,学生们在这里接受与台湾小孩同样的中文教育。不过与中国不同的是,美斯乐的所有华校都是到下午4点半才开课。因为这里的小孩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附近的泰文学校接受泰国教育,下午3点半泰文学校放学之后才来到各个华校继续上中文课直到晚上7、8点。这种对中华文化的坚守实在让我们感动。学校的工作一度因为泰国禁止中文教育而中断,但随着后来禁令的解除,段将军又毅然决定重新开课。兴华学校如今的校长杨先生是美斯乐第二代华裔,学校的教师大多是从台湾等地过来的华人义工。
参观学校的时候还没有到上课时间,所以诺大的操场上空无一人。在操场的一侧是新建成的教学楼,还有几个工人在进行零星的装修。由于教室大都锁着门,我们只好透过窗户往里面瞧。年级与教室都是按照台湾学校的风格设置的。在教室的墙上悬挂着中华民国和泰国两幅国旗。课桌和椅子都很简陋,有些椅子还是塑料做的,看起来就像中国的乡村学校一样。在幼儿班的墙上贴着一幅画,仔细一看居然是画的老拼音和26个英文字母。看到这种感觉如化石一般的似乎已经成为传说的老拼音,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一阵。据我们在路上遇到的一位华校老师介绍,这里的华人小孩基本上都会学习新老两种拼音,简体字和繁体字也都会读会写。
随后走进了教师办公室,这是一间很宽敞的屋子,校长和老师们的办公桌都整齐地排列在里面。在校长办公桌背后的墙上,挂着泰国和民国的国旗,以及泰王和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还有格外引人注目的“礼、义、廉、耻”四个大字。在办公室后墙上,挂着一幅题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像,下面堆放着许多崭新的汉泰双语词典,应该是还没有发给老师们使用的。虽然这只是间很朴素的办公室,但这股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让我感叹了一句:“中华文脉在海外!”段将军墓:恩义相承年台湾方面曾调段将军回台湾,但是他舍不得孤军的弟兄,拒绝从命。年段将军去世,根据其遗愿被安葬在美斯乐的一处山坡上,护佑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走过一条长长的山路,段将军的墓出现在绿树掩映之中。这里很安静,我们是唯一的游人。旁边有一个小茶亭,店主招呼了我们几句又继续和旁人聊天去了。出于礼貌,我没有对陵墓拍照。我知道,来谒陵的人们总会看到一位身穿军装,头戴钢盔,腰佩匕首的老人纹丝不动地矗立一旁,这就是黄家福老人,一位参加过远征军,打过松山战役的老兵。他是段将军生前的传令兵,自愿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他守陵。因为他也是重庆人,所以我这次来美斯乐非常希望能够见到他,但却得知这位老人已于几年前过世。现在为段将军守陵的是张泰华先生,依然是一身戎装。他告诉我们,在14岁时自己的父亲战死,是段将军将他抚养长大。如今他也自愿为段将军守陵,以报养育之恩。他还很骄傲地为我们介绍了将军的生平和孤军的历史。两代守陵人,自觉自愿地坚守岗位。将军与士兵的恩义如此,令人感动。泰北义民文史馆:孤军的故事我们参观的最后一个地方是当地人修建的博物馆——泰北义民文史馆。这既是一个博物馆,也是阵亡将士的纪念馆。在每年的清明节时,全镇老少都会聚集在这里举行公祭活动。文史馆的门票20B,用于场馆的维护。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宗庙式建筑,在门匾、翠柏、石狮和金色琉璃瓦的装点下显得庄重肃穆。文史馆的正殿是英烈陈列馆,里面供奉着所有阵亡将士的牌位,从姓名、官阶到战死于哪次战役都一一记录在上。殿内一侧的墙上挂着大幅的作战地图,描绘了孤军从云南一路迁徙到泰北的大小战役和艰难历程。在文史馆的偏殿里有文物展览和历史介绍。看着这些文字和老照片,不仅可以了解这些漂泊他乡的同胞们在同样的时代在做什么,而且也让人有所思考。但愿有一天,历史能够以一个更加公正客观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而这个国家的儿女再不会流落异乡。
泰北义民文史馆
离开文史馆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华校里渐渐亮起了点点灯光,小孩子们已经开始上课了。原来学生有这么多,有些教室都开到了路边的房子里。老师在黑板上写着方块字,一个一个地教。学生们埋头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还不时扭过头来好奇地看着路过教室的我们。偶尔有摩托从身边驶过,那是回家的人。阵雨过后的晚霞从橙红到玫红再到深红地变幻着,最后湮没在深邃的夜色之中,连旅店老板都说这样漂亮的晚霞很少见到。啊,美斯乐的傍晚,如此宁静祥和。
美斯乐的早市:美味又健康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来到美斯乐的早市都不会觉得陌生,甚至想去找找自己平日里最爱光顾的那几个菜摊。早上六点,当我半梦半醒地爬起来再迷迷糊糊晃晃悠悠地走到市场,第一个念头竟是“什么?这不就是我们那儿的农贸市场吗!”的确,除了墙上写着的泰文以外我实在找不出还有哪点不像是在逛国内的农贸市场。来这里摆摊的不仅有华人,还有周围的苗族、瑶族和阿卡族等,大家相处融洽,都说着中文。市场上玉米、南瓜、西葫芦、笋、藤菜、莲白、葱、姜、蒜、肉、蛋、咸菜、各种干货等等应有尽有。当然,还有这里特产的龙须菜(有点像南瓜秧)和长得像含羞草或合欢叶的不知道叫什么的蔬菜等等。虽然市场上每家卖的蔬菜不多且其貌不扬,但是特别新鲜,是真正的本地土产绿色食品!咋能不尝点呢?5根熟玉米棒子正好当早餐,才10B。虽然长得又小又不好看非常的原生态,但是那味道简直是——又香又甜,甜得都可以直接拿去轧糖了!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玉米。
吃完早餐,我们也该收拾东西离开了。老板把我们送到等在旅店旁边的一辆双条车上。车沿着号公路突突突突地跑了2个多小时把我们送到了山下的公交车站,我们在这里上车回到了清莱。看着渐渐远去的群山,“再见了,美斯乐。”我默默地说。
美斯乐加油,中国加油文章摘自蚂蜂窝特价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zf/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