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食材科技让我们做成了国际最高标准
芦笋属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是一种公认的保健蔬菜,在国际市场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
芦笋在人类历史记载中已有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原产于地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至今欧洲、亚洲大陆及北非草原和河谷地带仍有野生品种。17世纪传入美洲,18世纪传入日本,据记载20世纪初芦笋传入中国。《神农本草》将芦笋列为“上品之上”,称“久服不仅能轻身,还有益气延年”的功效。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芦笋“瘿结热气,利小便”,具润肺、镇咳、祛痰、杀虫之功效,称其能“解诸内毒”。
芦笋是石刁柏嫩茎,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植物,因其嫩茎挺直,顶端鳞片紧包,形如石刁,枝叶展开酷似松柏针叶,故称石刁柏;又因其供食用的嫩茎,形似芦苇的嫩芽和竹笋,故中国已有很多人习惯将石刁柏称为芦笋。芦笋枝叶呈须状,北京人称其为‘龙须菜’。
芦笋在中国种植有余年的历史,大部分集中在南方沿海一带,而在上海如此热闹的都市郊区,浦东孙桥国家农业科技园里却有一片国内少有的有机芦笋基地。这里占地面积52亩,拥有有机绿芦笋、紫芦笋,国际有机芦笋试验示范大棚91个,种植周期大约有15年,同时拥有技术交流基地0多亩,产业合作大棚近个。
宇田农业的有机芦笋示范基地的建立,源自中国芦笋专家陈光宇博士和他的团队的多年研究,是中国科学家用了近20年时间,努力培育出的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芦笋品种,技术和研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孙桥的芦笋基地实际是中国芦笋界的航母,是以科技为先导的种植项目,是以国内外的高端优质市场为竞争目标,结合现代设施农业,通过集成高新生态农业技术,形成有机芦笋生产技术模式并进行技术输出示范,实现了农产品亩产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新农村建设和新时代农民致富探索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
自年上市以来,孙桥的芦笋基地具备7年的欧盟有机认证,产品同时获得中国有机认证,管理ISO认证,产品可免检进入世界任何市场。
近观国内市场,95%以上基地种植的芦笋品种均为美国F2代淘汰品种,产品的抗病性和技术优势均处于劣势状态,出口无门,加工没有规模和产业化的高度,在国内高端市场和国际芦笋领域均不具竞争力。
3年金秋,来自全球16个国家近50名全球顶尖专家学者,第一次相聚中国,观摩了中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品F1代芦笋品种示范基地--上海宇田张江镇有机芦笋示范基地,参观和考察了示范基地落地魔都的示范管理和典范市场,为中国上海有机芦笋浓墨重彩走向国际芦笋品牌发展创造良机,具有广泛的国际声誉和深远影响力。
事实上,芦笋历史悠久,在宗教与哲学中也有不轻的分量。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尤其迷恋芦笋独特的味道与质感:在夏天吃鲜芦笋,冬天吃干芦笋,古罗马人还在阿尔卑斯山做冷冻芦笋,并在神话里用芦笋来做献给女神阿佛洛狄忒的贡品、在纪念伊壁鸠鲁的宴会上食用。
孙桥的有机芦笋品质优异,其富含天门冬酰胺,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芦丁、熊果酸、黄酮,蛋白质、维生素A、B1、B2、C及微量元素硒、锌等,热量低,且含量均高于普通芦笋,
芦笋是大自然的恩赐,而优质芦笋更具备丰富的氨基酸,让其散发不一样的鲜味。
芦笋分紫色、绿色和白色三种,无本质差异,只是白芦笋生长时不见光,通过避光环境来阻碍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生成,与绿芦笋相比,白芦笋的微量元素含量高,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B,口感上也更嫩、更清淡。
光头笋
芦笋因生长时间不同分光头笋和夏秋笋,前者为春天产出春芽,后者为夏秋季枝蔓茂密下的产出芽。
图文/带言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zf/1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