搂发菜贾晔

简介:

贾晔,女,出生六十年代。内蒙古杭锦后旗人。爱好文学,喜欢阅读,农闲时喜欢写写画画。对事喜欢公正,对人喜欢平等。

搂发菜

文/贾晔

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菜成为大城市星级饭店里的名菜。不知是因为味道好还是营养丰富,我无从知道。只知道当时的价格高的惊人,一市斤卖到了到二百元,当时有黑黄金之称。因此有很多人,有工作的请了长假——反正单位也发不了工资,没工作的更是义无反顾地都到山里去搂发菜。

村里的好姐妹小珍打问清楚了搂发菜的信息后,连忙跑来来告诉我,说搂发菜是一个挣钱的好营生,而且干这活儿男人是干不过女人的。女人心细手快,搂的自然多,收入也就大。我记得当时是新年刚过,正愁无钱下种。于是就把所有的家务和带孩子的任务统统交给了丈夫,准备了搂发菜的工具,一把用细钢丝做的小耙子,一把医用镊子和一个小挎包。买了绒线帽、棉鞋、棉手套,约了同村的五个小媳妇儿,带足了干粮扛着行李坐上了进山的车。

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我来说,感觉到什么都新奇。蜿蜒曲折的山路顺着河床一直伸向大山深处。虽说惊险拐弯处设有明显的标记,但我还是提心吊胆地捏着一把汗,又看见司机从容开车的样子心里才觉得踏实了一些。隔着车窗看那光秃秃的山梁上,零零星星长着几棵小树,听说那是山榆树,耐寒耐旱生命力极强。偶尔看见几十只雪白的山羊行走在半山腰吃草,其实根本看不到有什么草。再往前走还看见有金属矿的选矿厂,孤独的坐落在平坦的河床边,隐隐约约能听到隆隆的机器声。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了百十余里,来到一个镇上。虽是大山深处,可镇子也像山前的城镇一样,只是多了许多漂亮的蒙古包。以前我只在电影里见到过,好看而且也热闹。我们找了一家汉人开的饭馆里吃了午饭,联系好专门接送像我们这样来山里搂发菜的人,到有发菜的地方去。

满怀挣钱的希望,我们一个个恨不得自己能长了翅膀飞过去。来接我们的是一辆大吉普车。山里面大都是这样的车在跑,翻山有劲儿。随车又走了三十来里到了一户牧民的羊盘上,说好借住十来八天,做饭得用主人家的锅灶。主人家是一对中年夫妇,待人很好,高兴地答应了。他们有四个乖孩子,养着一百多只羊,生活也过得一般。

那几个孩子怕生,看见我们都害羞的躲在后面说着蒙语,不时地偷看我们几眼笑咪咪的。

山里的羊盘房子都不大,也很矮。进得门去,过道里又隔着半人高的土坯墙,里边有二十来只小羊羔奔跳着哞哞的叫着,一点儿也不怕生人,可爱极了。东西有两道门,主家住西屋,玻璃窗还算明亮。窗下放着一个柴炉,那女主人用铁钳夹了两块羊砖放进去。所谓的羊砖就是厚厚的羊粪经过羊群长年踩踏变硬,再用铁锹裁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再经过风干用来烧火取暖,可以减少用煤,也可以省一笔开支,是牧民特有的资源利用方式。放进柴炉里的羊砖随着火苗窜起,一股熏人的羊粪味肆无忌惮的弥漫在屋子里。我们几个相视笑了一下,女主人就看穿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们这里的人就是这样子的,全部烧煤是烧不起的,羊砖是多多的,你们要是冷就尽管烧。一边说一边指着外面垒得像城墙一样的羊砖。我们赶紧谢了人家的好意就开始做饭,顺便请他们一家一块儿吃了午饭。

发菜这种戈壁滩上生长的菌类植物因为极像人的头发,所以叫它发财,又因为和发财谐音被生意人喜欢,其实它的学名叫龙须菜。吃饭的时候,主人家传授我们一些搂发菜的经验。比如说早晨和傍晚最好搂,有潮气,看得真又不容易断,中午太阳晃得看不清而且一夹就碎…我们很是感激。

吃完午饭收拾碗筷之后,我们才把行李拎到东屋来,也有一个热炕,玻璃窗的外面也用土坯垒着,只留上一小段能照进那么一缕阳光来。幸好有这热炕,我们把被褥铺好稍作休息,焦急地等着,终于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出发了。

走出半里多地,各自散开在山坡的背阴处、石头缝隙里,山沟旁边的枳芨根部,我们终于发现了期待已久的发菜了,一丝丝、一片片,用镊子夹起来欢呼着都来看看吧!枳芨根部缠绕的多,需用小耙子搂起来,再捡出草叶,大家稀奇的看着这一丝丝柔软而又有些弹性的黑色发菜,笑着说管它是药还是菜尝尝看是什么味道。于是各自把第一次捡起的发菜犒劳了自己,涩涩的味道也不怎么好,看来这个学名叫龙须菜的发菜在我们的味觉里是美不起来了。但它高昂的收购价格又迫使我们对它立刻有了敬意。快搂吧,那就是钞票,说笑着我们又四散开来。

如果运气好,还真能碰上手掌大小的一片,用镊子夹起来放进挎包里,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一直到天黑的看不清了我们才又聚到一起,拾了些干柴干草根回去生火做饭,晚上各自整理捡回来的发菜,高兴得相互炫耀着。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来吃了饭,带上水和干粮又行走在一里以外的山坡上、石头林里,山脚下平坦处的枳芨林里,但凡有发菜生长的地方,我们一处也不放过,偶尔还能碰见不认识的搂发菜人。挎包也渐渐的鼓起来了。中午回来我们高兴的拿给主人家看,并且告诉他们说我们今天走出去很远才搂的,近处留着让他们一边放羊一边搂。好心的女主人又告诉我们一个秘密——说把整理好的发菜装在塑料袋里再喷些水进去,包好放到一边,自然吸水后的发菜又好看又增加份量。

在舀水的时候我看见水缸里的水不多了,就招呼了俩个姐妹取了扁担和水桶挑水。听女主人说只有不断涌出的泉水才能吃,不然会拉肚子的。我们走到小溪边果然看见一处冒泡的泉眼,先舀起来喝了一口,啊!那滋味儿真是甜美的无法形容。

我们轮流着挑回来倒入水缸,准备做饭。这时候放羊的男主人回来了,看见水缸满满的很高兴,再三邀请我们一起吃饭。盛情难却只好和女主人做起饭来。

我记得是吃的羊肉焖面。山前的我们是从不拿羊肉吃焖面的,味道如何却早已忘记。记得最清楚是人家还拿出最好的酸奶酪来招待我们,但是我们吃不惯,勉强吃了一块儿,嘴里还连声说好,谢谢。剩下的几块儿又不好意思退给人家,到晚上做饭的时候悄悄地扔进炉灶里,孝敬了灶神。然后照样整理发菜、照样喷水、照样包起来放在一边才去休息。

就这样五天过去了。

这天我们起的太早了,正是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间。我们小心翼翼的踩稳脚下的石头,一步一步探索着往往走。约摸半小时,这样走很累,我建议休息一下等天亮点儿再行动。于是六个人就在一堆石头旁边坐下来,计划着今天要搂多少,去哪个方向搂,顺便讲个笑话儿正乐着。天色也慢慢亮了。突然一个姐妹“啊呀”一声惊叫起来,吓得我们一下子都跳起来一看,才知道我们刚才是靠着一块墓碑坐着说笑,于是一哄跑开了。

这时的天虽然明亮起来,但是灰蒙蒙的阴着,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儿。这就是说今天能搂一整天。

小珍总是和我一块儿走。山坡上不用去阴面就能搂。石头上的石缝间,山沟旁的小草丛中都有搂不完的、黑糊糊的软软的发菜。今天适合用小耙子搂,一会儿就能搂一大把,只是要夹一些枯草叶,用镊子捡就干净的多。小珍今天显得格外高兴,和大家远远地喊:“今天一定能捡一斤…”那几个也答应着也是拼命的捡,散得远远的,只能看见晃动的身影。

我的身体实在吃不消了,找了些干柴点起火来,把塑料瓶里的水倒入茶杯放在火上热了,坐下来就了热水吃了点儿干粮,然后继续搂。

这样的天,山里一丝风也没有,静的能让你感觉到连空气都是湿润的。温度和山前差不多,暖暖的。我们一直搂到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才又聚到一起,竟然都忘记拾干柴了。情急之下连湿草根也拔了一些抱着往回走。远远就听到那几个孩子的歌声和欢笑声。当我们走近夸他们唱得好听时,他们就又害羞的一溜烟跑回屋里了。正在喂羊的男主人也笑着对我们说:今天好天气,娃娃们也高兴。但得知我们拔了湿草根时,他脸上的笑顿时凝固了,很严肃地对我们说:“哎呀!湿草根那是活草可不能拔,拔一根少一根,到时候让我们的羊吃什么…?”是啊,牧民们就指望这些草养羊过日子呢。可我们有谁想过这些呢?来这里这么多搂发菜的人又有谁想过这些呢?我惭愧万分,赶忙给人家陪不是,请人家原谅。尴尬的局面我不得不没话找话的说明天也许还是好天气——我指的是搂发菜的阴天。男主人看我太度诚恳才接了话茬说到,今天这样暖和,明天恐怕会变天。

原来山里的气候瞬息万变,半夜里呼呼的风声把我们惊醒了。嗖嗖的冷风从窗外吹进来,头皮都觉得发麻。我们裹紧被子,几个人往紧挤了挤继续睡去。

因为昨天的阴天我们搂了一整天都累了,又一觉醒来听说下雪了。出门一看,外面的雪足有三寸厚。男主人穿着毡靴正扫开雪喂羊,见了我们就说今天搂不上了,都让雪埋住了,再说冷得很。

于是我们就生火做饭。由于昨天的湿草根,所以费了很大的事才点燃。天冷,姐妹们都想热乎乎的吃碗面,就拌了我们带来的肉酱,就着几块儿咸菜吃了个浑身冒汗。收拾好锅碗就开始整理昨天搂回来的发菜。一点一点的捡出了枯草叶,抖净了草籽和沙土。小心的放到塑料袋里,再喷些水包好放到一边潮着。看看已经不少了,便借了主人家的秤称了一下,啊!三斤多了!小珍手快捡得最多,这时候笑得嘴都合不上。

就这样我们期待着地雪早点儿融化还能再搂。

一天过去了。虽然太阳带着几分疲惫还是出来了。但是地上的雪还是没有融化,且冷得不敢出去。再加上山里的风硬,卷着雪沙打在人脸上怪疼。

又一天开始了,好不容易风停了,可地上的雪在太阳的照耀下格外刺眼,还是不能去搂发菜。我们看见在来时的路上有一辆吉普车向这边开过来,正纳闷儿呢,车子已经停在我们眼前了,从车上跳下来的正是那天送我们来这里的司机。司机一脸的无奈,对我们说不能捡了,政府的命令下来了,让把来这里搂发菜的人都打发走,不然就把搂来的发菜全部没收。原因是来这里搂发菜的人太多了,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发菜的再生。人家说发菜可以人当药。在一个就是对山上植被的破坏,造成羊群没有草吃的后果。我猜想就是所有来这里搂发菜的人都不注意拔了湿草根的原故吧?反正是不能再呆在这里了。我们商议了一下,把剩下的面——大约四、五十斤,还有二、三斤炒好的猪肉酱都留给了这对夫妇以表谢意。收拾好行李乘车来到镇上卖掉了全部的发菜。我们先付了车费,然后走进饭馆匆匆吃了午饭,装好了卖发菜的钱好几百元呢,也就是说今年种地的种子和化肥不用贷款了。虽然有一些不能再继续搂发菜的遗憾,但是再摸一摸卖发菜的钱。我们一个个还是按纳不住心中的喜悦,说笑着踏上回家的路。

搂发菜//贾晔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儿童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hq/916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