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田玉香春日正宜吃野菜
《西北●大秦文学》年期▍总期
春日正宜吃野菜田玉香
有人说:“让你眷恋一座城市的,是念念不忘的味道”,说的一点不假,我已离开家乡快三十年了,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除年复一年的留连往返外,更对成长时吃过的美食,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一口味道。
特别是春日里,藏于田间地头的野菜,正是我口里的美食,春日正宜吃野菜。
春风起,野菜生。每年三四月,是野菜最旺盛的季节,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油绿鲜嫩的野菜!荠菜、香椿、苜蓿、马齿苋……最坚定的肉食主义者,都很难抵挡这限定美味的诱惑。
我每年清明上坟之日,从不错过觅春色,识春味之机,各种野菜从没有错过。遗憾的是今年苜蓿菜,至今还没有尝过一口。
今天早晨,我们去咸阳湖走路回来,路过泾阳县蔬菜销售点,意外的发现一辆三轮车上,摆了三小袋苜蓿菜,一位老太太正在和卖菜者讨价钱,然后买走一小袋。
我一看苜蓿菜,虽然不是今天新菜,但是遇到不容易,我毫不犹豫地把剩下的两小袋全卖回来。
丈夫说:“现在吃苜蓿菜,有点老了!”我不以为然地说:“蒸苜蓿菜疙瘩吃”!
回到家里,我俩坐在饭桌上,一边聊天,一边捡摘苜蓿菜。
“你知道苜蓿菜都叫啥名子?”我问丈夫。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苜蓿是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国带回的种子,我国便从那时开始种植苜蓿了。”
“苜蓿叫的名字可多了。有人叫三叶草、幸运草、四叶草、龙须菜。
苜蓿一般只有三片像爱心的小叶子,在十万株苜蓿草中,才会发现一株是四叶草。四叶草出现的几率是十万分之一,因此四叶草是国际公认的幸运象征。
苜蓿里的四叶草,每一片叶子代表的意义都不同。它第一片叶子代表真爱;第二片代表健康;第三片代表财富;而第四片叶子则是代表幸福。咱们今天看谁捡摘苜蓿,能幸运地碰见四个叶叶的苜蓿菜”,我神秘兮兮的说。
“找到了四个叶叶的苜蓿菜,有能怎么样呢?只是证实了一个传说而已,而人生真正的幸福生活,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啊!人们总说:找到了四叶草就找到了幸福,那是因为三叶草的第一片叶子代表希望,第二片叶子代表付出,第三片叶子代表爱。既然三叶草已经有了这么美好的含义,何必要费尽心思去浪费光阴,去在寻找四叶草呢?”丈夫慢条斯理的说着。
我一听,咦,他平日里对花花草草还颇有研究,还知道三叶草的寓意,说的挺有道理的。
我们一路走过,只要拥有三叶草,就有了希望、付出和爱,再大的艰难困苦,终究会度过,不是么?
我捏一朵三叶苜蓿菜,就只看中这三叶草吧,因为那代表着我平凡而又朴素的心。
"你知道咱陕西关中一带,农民为啥爱种植苜蓿?”丈夫问我,我语塞。
“种苜蓿好处多,它既能保持水土流失,又是很好的绿肥、上等的牧草。你看过去一到春天,关中平原的塬边、地角、沟旁、山坡,一片片苜蓿,叶儿绿茸茸的,花儿紫盈盈的,一朵挨一朵,微风一吹,就像绿毯上面,又盖了一床床紫色的棉被,令人心旷神怡。
《史记。大宛列传》就有‘马嗜苜蓿’之说。汉天子为养马也种植苜蓿。用它喂马,喂牛,膘肥体壮,牛耕起地来,眼睛一瞪,尾巴一撅,真可谓‘不待扬鞭自奋蹄’”丈夫喜悦的说。
“另外,种苜蓿还有一大用处,就是为了防备‘歉年’。遇到年景不好,地里歉收,苜蓿便成了充饥的主食。”我接过丈夫的话茬续说着。
“没有想到你,自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丈夫调侃我。
是的,我是三年自然灾害时出生的,人生的苦难,在娘胎中都体验了一下。
那时,蒸苜蓿菜疙瘩,抓上一把高梁面或玉米面,掺上些苜蓿菜,拌一拌,上笼一蒸,吃起来还真香喷喷,甜丝丝儿的,在那饥荒的年代,苜蓿便成了陪同人们度过难关的“贫困伴侣”了。
难怪宋人唐庚诗云:“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之句。
捡摘好苜蓿菜,清洗干净,空干水份,切碎放入面盆,放少许小苏打,拌面擦搓苜蓿菜和面粉,直到面粉掺和到菜中,达到面中有菜,菜中有面的效果,上笼蒸熟。
苜蓿菜疙瘩,和其它野菜一样,调拌野菜时,记得“2放3不放”,有一些食材和调味品可以放,而有一些就不能放,如香醋、蚝油和酱油放进去之后,反而能够掩盖野菜的香味,吃起来就没有那么鲜香了。
调拌苜蓿菜疙瘩,必须要放的两样食材是盐和油。
如果苜蓿菜是焯水,凉拌就放香油,如果是清炒的话就要放其它植物油,因为苜蓿菜是野生的食物,本身是一点油性都没有的,如果只是凉拌,一点油都不放的话,它的清香味激发不出来,口感反而会差一些,不放盐的话一点滋味都没有,也是难以下咽的,这两样要记得放。
我给菜疙瘩上,放盐、蒜泥和红辣椒,然后菜油加热后,泼在其上,只听见“哧啦”一声,一股浓浓的菜香味弥漫在屋间,丈夫闻香入厨房说:“我今晌午喝两口酒!”
哎!这个人吃个野菜疙瘩,还要喝酒?我晕了!
得再准备两个小菜,韭菜炒鸡蛋来一盘,油炸花生米来一盘,再下一小碗西红柿鸡蛋面,午饭妥妥的!
当饭菜摆上饭桌,雪白的面条、红彤彤的花生米、绿油油的苜蓿菜疙瘩、黄灿灿的炒鸡蛋,虽素菜无荤味,但色香味美,不饿也想来几口,再酌上几口小酒,神仙也不过如此罢了!
宋代文学家苏轼爱吃苜蓿:“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他的弟弟苏辙也对它情有独钟:“手植天随菊,晨添苜蓿盘。”
在古代,“苜蓿盘”也被喻指清廉为官。清代纪晓岚南下福建巡视督学时,有一位县令派人送来名贵的食品,纪晓岚提笔作诗婉拒:“词臣只是儒官长,已办三年苜蓿盘”,表明自己为官要廉洁清正。
可见苜蓿菜,从古到今不论文人墨客、高官贵人,还是黎民百姓,都始为饭桌上的佳肴,食中美味。
看着对面的丈夫,吃的津津有味、自斟自吟、乐在其中,我脑海里涌出一个念头: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幸福,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而是在当下,眼中景,碗中餐,身边人嘛。
用心对待每一顿饭菜,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亏欠。热爱生活的人,也许都是从一日三餐开始。
对懂得生活之美的人来说,人生的诗和远方,不在别处,就藏在一粥一饭的烟火气之间。
做为主妇的我,能静下心来,好好做一顿饭,用心品味,再辛苦平淡的日子,也许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作者简介:田玉香,乾县人,退休职员,文学爱好者。作者往期作品链接:
到咸阳湖赏花去
草木光阴
推窗见春光
空落落的心
流泪的牛
忘却是一种幸福
除夕随想
水瓶子里的竹子
爱的声音
浸透人间烟火的心
失而复得的耳机
金银花之死
拔牙之痛
上帝没长眼睛
蝉鸣声声为那般
树说
茶
言而有信随想
女人花
再见,“神兽”!
雨落情长叙旧忆
袅袅炊烟升起
烟火气息里藏着一丝甜
挡不住的思念
远风送来桃花约
错过邂逅春天
春风来敲窗
蛰伏的冬日
春天正在路上
这个年“动”不如“静”过
空船无人气自消
爱的声音
油菜花开满春天
我是个笨人
梦想不廉价
考前考后
我父亲是个倔老头
我的主妇生活点滴
含饴弄孙趣事记
等待的滋味
樊春叶的春天
兰州、青海旅游随笔
从旅游所想到的
菜市场人间众生相
同窗情谊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hq/1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