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中国二十四节气谷雨春欲
昨天(4月20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春欲远,夏未至,采茶品茗好时节。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4.20-.5.4』太阳黄经30°
《谷雨》
左河水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古人认为“雨生百谷,故称谷雨”,此时是农家播种移苗的好时机。
晨风和雨柔,健鹊踏枝早;花木含甘露,岂非时节好。——魏鑫《七绝·谷雨》节气︱物候古时以五日为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24节气共72候。
谷雨三候为“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一候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随波逐流的水草开始孽生。
二候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鸣鸠(即布谷鸟)拍动着羽翼四处鸣唱,提醒人们勿忘农事,提醒人们播种了。
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戴胜,一名戴鵀。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戴胜鸟落在愈加繁茂的桑树上,预示着养蚕人家也要开始忙碌了。
︱花信风︱人们把花开时吹过的风叫做“花信风”,意即带有开花音讯的风候。《岁时记》曰:“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风不信,则其花不成。”风是守信的,时至必来,故名“花信风”。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这8个节气里共有24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于是便有了“24番花信风”之说。
一候花信是牡丹,这个时候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期,所以牡丹又叫“谷雨花”,谷雨时节赏牡丹的习俗已经绵延千年。
暮春之时百花吐蕊,俗话说“谷雨三朝看牡丹”,素有“富贵花”之称的牡丹,也称“谷雨花”,此时正值鼎盛花期。
牡丹为“花王”,芍药称“花后”。
两者不同在于,牡丹茎为木质,可长到2米高,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叶片宽,绿色中略显黄色,且花朵多单生。
牡丹,木本,枝高,叶宽略呈黄色
而芍药为草本植物,落叶后地面部分会枯萎,不会高于1米,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花,叶片狭窄呈墨绿色。
芍药,草本,枝矮,叶狭长且色深“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说的就是河南洛阳的牡丹誉满全国。此外,山东、河南、四川等地牡丹也是一绝,有机会可要一睹芳姿。“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白居易《牡丹芳》
二候花信是荼蘼,“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意味着繁花盛开的春天已经进入暮春。
三候花信是楝花,楝花花期处在春尽夏来之时,是二十四番风信花的最后一花。
节气︱气候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两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而北方由于气温升高,土壤干燥疏松,遇大风易产生风沙天气。
咱们俗话说的“春捂”,一般到这个时候(日均温15℃以上)就不需要了。节日︱缘起1.雨生百谷春将去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古代又称稷、粟,脱壳后称小米,它是华夏先民独立培育的粮食作物,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它也是传统农业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雨,特别是春雨,是影响中国北方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古人把这两个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用来命名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雨水渐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雨生百谷春将去。谷雨时节,春阳盛极,生气渐旺,“句者毕出,萌者尽达”,弯曲的芽儿皆出世,娇嫩的叶儿初长成,逐步成熟,夏天也就快要到了。
2.仓颉造字天雨粟
民间传说,最初人类没有文字,只能靠结绳记事,既不准确,也不方便,黄帝的史官仓颉因此经常出差错,于是决心想一种新办法来记事。
仓颉经过长期对自然事物的观察,终于创造出了文字。
仓颉造字成功后,黄帝择吉日告示天下,号召人们学习、使用。上天也为人类的伟大成就而赞叹,就下了一场谷子雨,以示奖励。
黄帝因此把这天定名为“谷雨”,为24节气之一,以表彰仓颉的功绩。
这当然不是史实,但是这个传说,和古书上记载的“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一起说明了粟(谷)的种植和汉字的创造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
后世就有了在谷雨日祭祀仓颉的习俗。每年谷雨,人们在仓颉庙举行传统庙会,举行盛大庄严的祭奠仪式,缅怀和祭祀文字始祖仓颉。
节气︱习俗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的农令节日,民间称之为“谷雨节”,我国各地流传着许多奇特有趣的节日习俗,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
1.摘茶饮茶
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民间还传说真正的谷雨茶能让死人复活,肯定很多人听说过,但这只是传说。
可想这真正的谷雨茶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高。茶农们那天采摘来做好的茶都是留起来自己喝或用作来招待客人,他们在泡茶给你喝的时候,会颇为炫耀地对客人说,这是谷雨那天做的茶哦。言下之意,只有贵客来了才会拿出来给你喝。
2.贴禁蝎咒符
五毒之一,食肉的蜈蚣(也称“天龙”、“百脚虫”),一般栖息在山坡、石缝靠近腐烂植物的潮湿阴暗处。谷雨前后,时雨时晴,蜈蚣空腹无卵,是捕捉入药的好时机。药店出售的蜈蚣一般质地干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味微咸而辛,多用于通络止痛、小儿惊风、抽搐痉挛、毒蛇咬伤等。
山西、陕西、山东等部分地区旧时有谷雨日要“禁蝎”的习俗。
山西临汾一带谷雨日画张天师符贴在门上,画蝎符(绘有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等形象)贴于门上,名曰“禁蝎”。
陕西风翔一带的禁蝎咒符,以木刻印制,可见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其上印有:“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画面中央雄鸡衔虫,爪下还有着一只大蝎子。
“禁蝎”的民俗反应了人们驱虫辟邪及渴望丰收平安的心情。
3.赏牡丹
“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之为“谷雨花”。迄今为止,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游乐聚会。
4.祭海
北方沿海一带的渔民有过谷雨节(也称“渔民节”)的传统,这天会举行祭海的活动,向龙王或是海神娘娘敬酒祈祷平安,而后出海捕鱼。
青岛墨市田横的祭海节
对于渔家而言,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
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
5.食香椿
香椿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在汉朝,香椿曾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及宫廷贵人的喜爱。宋苏轼盛赞:“椿木实而叶香可啖。”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
——宋·苏轼《春菜》
香椿头含有极丰富的营养。据分析,每克香椿头中,含蛋白质9.8克、含钙毫克、含维生素C毫克,都列蔬菜中的前茅。另外,还含磷毫克、胡萝卜素1.36毫克,以及铁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用于制作香椿炒鸡蛋、香椿竹笋、香椿拌豆腐、煎香椿饼、椿苗拌三丝、凉拌香椿等。
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注意: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香椿。但香椿为发物,易诱使痼疾复发,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6.祭仓颉
传说中生有“双瞳四目”的仓颉
陕西白水县等地方还有“谷雨祭仓颉”的习俗。
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史官。相传最早一批的汉字就是仓颉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的。仓颉历时3年造出的字,传说跟一斗油菜籽一样多。
《淮南子·本经》中记载:“仓颉作书,天降粟,鬼夜哭。”所谓“天降粟”的字面意思是,仓颉造字感动上天,下了一场谷子雨。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字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人们经验和智慧的传播,农作物的产量也自然得到提升。“鬼夜哭”字面意思是鬼在夜里哭泣。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人们有了文字记载,脱离了愚昧,鬼的骗人伎俩更容易被人识破。鬼骗不到人了就只能在夜里暗自哭泣。
玉帝知道后要重奖仓颉,听其梦中呢喃道,希望百姓都能有饭吃,便于次日下了半个时辰的谷粒雨,至地上谷物积有1尺多厚方停。于是这一天被称为“谷雨节”,人们欢歌载舞,感恩上天令五谷丰登,粮仓殷实。
仓颉死后人们为了感谢他,在谷雨这天举行仪式祭祀,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习俗延续至今。如今人们祭仓颉,也有祈福祈求丰收的愿望。
7.走谷雨
年轻妇女这天也有“走谷雨”的习俗,会走村串亲拜访或是去野外闲逛一圈,与春季的秀丽自然风光约会一把。
节气︱养生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养生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使人体内部的生理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是这个道理。
春季气温升高,光照延长,需注意调整睡眠时间,预防病毒感染和高血压。该时节降雨增多,湿度加大,还需留心肋间、坐骨、三叉神经痛等的发作,注意祛风散寒,疏通气血。天气好时不妨常开窗通风,晒晒太阳,出外运动为佳。不过风大扬沙,柳絮漫天的日子还是要避免出外活动,以免引发鼻塞、咳嗽、哮喘、皮肤过敏等症状。早晚用冷水搓鼻翼,可缓解过敏。春夏之交,心气旺盛,虽身体倦乏,但消化功能却得到强化,宜食补养血气,可多食一些健脾胃,祛湿邪的食物如香椿、薏米、山药、鲫鱼等。少食酸性、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肝火旺盛伤及脾胃。1.合理增减衣物
气温虽然转暖,但早晚仍较凉,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
2.过敏体质的人要少与过敏源接触
过敏体质的人这个季节应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特别要注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在饮食上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出医院就诊。
3.祛湿保健
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反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加以配合。
4.最适宜养肝的蔬菜
过了谷雨便意味着春季快过去了,中医讲究“春养肝”,肝血不足则视物不清,肝气郁结则头晕目眩,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而在众多的蔬菜之中,最适宜养肝的是菠菜。
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
此外,春季容易缺乏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可能导致口唇糜烂或发炎的症状,可多吃黄豆芽,也有益抗病毒。龙须菜、香椿、燕来笋、鳜鱼、河虾均是这时节特供的鲜美食材,凉拌煲汤,煎炒清蒸无不是天赐的佳肴美味,让家常菜也裹上点儿春天的色彩。
节气︱饮茶待客首选雨前茶
我国茶叶分红茶、绿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花茶等,其中雨前茶的绿茶可谓上乘。
“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
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被称为“旗枪”,也叫作“青头”,克碧螺春约需要6万个青头。
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
一般雨前茶价格比较经济实惠,水中造型好、口感上也不比明前茶逊色多少。
早春初发的嫩茶叶色碧、味透、清香,因茶树多与果树间种,所以茶叶还会带有柑橘、杨梅等花果香味。
传统制茶工序:采、晒、晾、摇、炒、揉、烘、品
谷雨茶能清火明目,而喝剩的茶叶水,用来洗脸,也是舒缓皮肤,清洁滋润的小窍门。
咱乾隆爷还写过采茶诗,顺手录一段郑板桥的,各位一起品品: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清乾隆《采茶歌》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清郑板桥《七言诗》节气︱食谱豆蔻砂仁荷叶饮
谷雨后雨水明显增多,谷物茁壮生长,与该节气相适应的养生食谱很多,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款豆蔻砂仁荷叶饮。我们在春季总会有胃胀等情况,而这道食料就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胃胀,有消食宽胀,行气和胃的功效。
原料: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叶1/2张
做法:
将荷叶洗净,切碎,与洗净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沙锅,加足量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2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即成。上下午分服。
肉酱豆腐盅
原料:豆腐、肉酱、胡萝卜、香菇、鸡蛋、胡椒粉、土豆淀粉
做法:
胡萝卜、香菇切碎,与豆腐一起装入碗中,加少许胡椒粉,鸡蛋打散,加一勺土豆淀粉,与肉酱拌匀,倒入豆腐上,封保鲜膜大火蒸箱7分钟,可调和脾胃,清热散血,通肠去浊气。
雨生百谷,对谷物的味觉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奶奶熬制的米汤。乳白粘稠,米香四溢,比清茶醇厚,比浓汤清甜。像,家人的味道……(内容来自墨迹天气和腾讯24节气,行云教育编辑整理)
点个再走啦~让我知道你是爱我哒!
喜欢我,我
拉到最上方标题下,点击“科学宝箱”
搜索:科学宝箱或kxubaoxiang
也请你推荐给身边的家长或朋友们,感谢~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哪里治疗白癜风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gx/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