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好这份潮汕牛肉火锅指南,陪你吃出一个温
在吃货世界里除了热辣辣的红锅,餐桌上也必得来一锅潮汕牛肉!
一锅清汤,掌握各部位不同火候,现切牛肉,吊龙、脖仁、五花趾……全是佳品。
今天头条妹就来和大家聊聊,属于冬天的潮汕牛肉火锅儿。
?潮汕牛肉也是有历史的
?牛的各部位肉质
?一份在成都吃潮汕牛肉的指南
01
潮汕牛肉也是有历史的
潮汕牛肉火锅的历史虽只有百年之久,但已经被演绎得出神入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潮汕人骨子里近乎匠人精神的那股执着劲。
潮汕地区不盛产牛,但潮汕人特别会吃。牛肉美食不算是潮汕人自创,是他们从客家人那里学来的。
清末及民国初期,那时就有许多客家人挑着小担在潮州府城走街串巷,叫卖牛肉丸汤。潮汕人觉得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将它转接过来加以改良创新。所以牛肉火锅成为餐桌上的美食,潮汕人功不可没。
02
牛的各部位肉质
一图教你秒懂牛身上各个部位↓↓↓
(图据企鹅)
吊龙吊龙是广东那边的说法,指的是牛后脖子的地方,用西餐的分类来说就是西冷和肉眼。听说潮汕人吃牛肉的境界,是专挑刁钻古怪的位置吃,等吃到那不偏不倚的一口刚刚好的舌感和牙感才能罢休。这个部位的肉比较劲道,下火锅一涮口感嫩滑。
脖仁脖即颈,仁则是中心之意,脖仁是牛脖颈上活动最为频繁的一块肉,因其活动频繁,这个部位的肉质很鲜嫩。潮汕人对牛肉的看法不是入口即化的好,而是对牙齿有着微妙的抵抗力和反弹,才算地上一口有品格的肉。在潮汕,脖仁被广为追捧,把它在锅中轻涮一下,入口就是肥嫩而微脆的牛肉的最高境界。
肥胼即使有个肥字儿,其实人家根本不肥,肥胼是牛腹夹层肉,也就是我们说的牛腰部位的一块嫩肉,这个部分的肉肥瘦相间肉质分明,入口嫩滑多汁。
五花五花腱是牛后腿内侧的一小条肌肉,对应三花腱的部位,是牛身体部位中运动量最大的,纹路明显,口感脆弹有筋道,如果你喜欢弹牙的筋肉感的话,那么这部分更适合你。
03
一份在成都吃潮汕牛肉的指南
城东
掂檔潮汕牛肉火锅(成都万象城店)
冬天除了属于羊肉汤其实也是属于潮汕牛肉的季节,潮汕牛肉火锅真的是潮汕人献给冬天最好的一份礼物。
去了这么多潮汕牛肉火锅店,像这种现宰现卖的橱窗口基本是每个门店的必备了,潮汕牛牛肉火锅本身很注重刀工,因为师傅们在切牛肉的时候刀工非常讲究,均为手切,厚薄要适中,这样的肉吃起来才轻嫩。
锅底有五种,除了比较平常的玉米萝卜锅,牛杂锅,牛肋骨汤锅,还有较滋补的药膳牛尾锅和滋补洋参牛鞭锅。团长首推牛杂锅,像白萝卜、芹菜、黄豆、甜玉米这些少数时蔬,加上少量的牛杂,牛肉,光是汤味道都是极鲜的。
火锅儿中不光有薄厚适中的肉肉,像咸甜适中的沙茶酱也必须是不可或缺的。沙茶酱浸透着熟牛肉的纹理,那种鲜爽感瞬间能把肉的味道提升几个档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gx/4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