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的高效栽培,这样子做,芦笋遍地摘不完

芦笋(Asparagusofficinalis)又名石刁柏、龙须菜,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雌雄异株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已有百年的种植历史,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由于我国南北气候条件都可以种植,所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芦笋适应能力强,能在40°C的高温下正常生长,同时也能在-°C的低温下安全越冬,较耐旱但不耐涝,土壤pH5~9都能正常生长,但要求土壤耕层深厚、疏松、能排能浇。一次种植,多年收获。

芦笋是低热量高营养蔬菜,以嫩茎供食用,芳香鲜美,柔软可口,可增进食欲,助消化。芦笋富含天冬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其中的药用成分,如天冬酌胶、多种甾体苷类化合物、芦丁、甘露聚糖、胆碱、叶酸等在食疗保健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可以缓解疲劳和辅助治疗心脏病、高血压、肾炎、肝硬化等病症,并且有利尿、镇静、抗癌等作用。

1.育苗

种子需要特殊处理,即用25~°C的水浸泡2d,每天早晚各水洗--次(搓洗),同时换水,并进行催芽处理,播在直径10em的营养钵内,也可以播种在苗床内。播种后10~15d齐苗,苗龄30d、苗高15~20cm、地上茎达3根以上时定植。

2.整地施肥

芦笋定植后,可连续收获10~15年,因此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灌溉条件、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定植前施足农家肥,要求每㎡施入kg,分撒施和沟施两种方式。所谓撒施,即撒施地面,结合翻地施人;所谓沟施,即在整地挖沟后集中施入沟内。整地时,按行距1.5m打直线挖沟,沟宽40~50cm,深30~40cm,沟内施入农家肥后,每㎡再施人三元复合肥50kg,并使农家肥、化肥和土壤充分混合。

3.定植

将幼苗地下茎着生鳞芽的一.端顺沟向排列,株距为30cm,然后覆土。覆土分两次进行,第1次厚5cm,并浇透水,过10d左右进行第2次覆土,使根茎盘离地面10cm,并覆盖地膜。

4.定植后的管理

(1)定植当年的管理芦笋定植当年生长缓慢,行间空地较大,可适当间种一-些矮生作物,如花生、绿豆、地豆、薯类等,也可间种箭舌豌豆等--年生矮秆绿肥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芦笋缓苗后追1次壮苗肥,每㎡施复合肥15kg左右,以后根据生长情况再追肥1~2次,但霜前两个月停止追肥,以防徒长。夏季高温干旱时及时灌水,生长期间及时中耕除草,适时培土,雨季到来之前填平定植沟。土壤封冻前浇1次结冻水,当植株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后,将茎叶全部割除,清洁地面,然后培土2~5cm,以利保温越冬。定植当年和第2年不采收,以培养壮株。(2)第2年的管理春季干旱,要及时浇水,浇水后及时中耕保墒和除草,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夏、秋季的管理同定植当年。(3)第3年及以后的管理芦笋定植后第3年进入采收期,为获得高产,在生产中要加强管理,管理的重点是追肥、浇水、培土和病虫害防治。

①追肥:采收前15d追第1次肥,每㎡追复合肥10~15kg;采收后结合培土追第2次肥,每㎡追复合肥15~20kg;8月份秋苗旺盛生长时追第3次肥。每年人冬前施--次农家肥,每㎡施人kg,方法是离植株根部5cm开沟条施。②浇水:采收期每10~15d浇水1次,高温干旱时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每年土壤封冻前浇1次结冻水。③培土:为获得鲜嫩、洁白、柔嫩、美观的嫩茎,一般在春季芦笋萌发前10~15d进行培土,培土前清洁田园,并结合追肥。

培土的宽度定植后第3年为16~20cm,第4年以后从23~26cm逐渐扩大到33~36cm。培土的厚度以地下茎埋人地下25~30cm为准。采笋结束后,应将培土扒开,使地面恢复到未培土前的高度,保持地下茎在地表下约15cm处。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培土,可提高地温和土壤含水量,使芦笋安全越冬,且有利于改善产品品质和提高产量。④覆盖地膜:早春可用黑色地膜覆盖畦面,地膜覆盖不但提高了前期地温,而且还保持了土壤湿度,同时还能造成抽生的幼芽不见光面而呈白色柔嫩状态,减少了培土,降低了劳动强度,可使芦笋增产15%以上。

5.采收

定植后第3年即可以少量采收,以后逐年提高产量。第4年进入采收高产期。每年当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进入采笋期,北方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采笋。采收绿笋时,栽培过程中可不必培土,在定植后第2年即可采收少量嫩茎,当茎高21-24cm时,齐土面割下即可。采收白芦笋时,栽培过程中应进行培土管理。进入采收期后,每天早晨观察垄面,发现有拱土裂痕时,即可扒开培土20cm进行采笋。采笋时,应注意刀具清洁,防止切口感染;切口要倾斜,防止雨水、露水停在刀口表面造成感染。春季第1次采收采取“剃光头”的办法,即一次性全部割掉,以后分期分批采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gx/1521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