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蓝碳红利反哺村民

  “没想到,好生态居然让我们领到钱!”日前,东山县前楼镇下西坑村为每位在籍且在本村缴交医保的村民发放60元医保补贴,村民许梅贞第一时间发朋友圈分享。

  下西坑村地处东山岛西南侧,是全县贝藻类吊养重点片区,主要养殖龙须菜、海带、牡蛎、鲍鱼等高碳固碳品种,海水养殖年产值超2亿元,是漳州市首个生态养殖村,先后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产业振兴示范村、水乡渔村、绿盈乡村、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经测算,下西坑村海域养殖年度碳汇能力.41吨,碳汇价值94.61万元,蓝碳市场潜力巨大。

  去年6月,东山县检察院在下西坑村建立了“蓝碳司法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聘任“公益诉讼技术官”闽南师大生科院团队出具了下西坑村的碳汇测算评估报告,并引导涉案当事人签订《自愿认购海洋碳汇协议书》,认购下西坑海洋碳汇吨计10.5万元,这是全国首个海洋碳汇现场实地认购案例,也是漳州市首个蓝碳司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截至目前,东山检察院共引导当事人认购海洋碳汇.42吨,认购价格34万余元。

  如何将生态红利反哺村民,引导村民更积极地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该笔资金将用于下西坑村的海洋生态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生态保护和民生工程,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源’的良性循环。”东山县检察院检察长许艺杰说道。

  漳州市委组织部派驻下西坑村第一书记颜丽芳介绍,近年来,下西坑村以“清、改、拆、治”为抓手,沿海堤向外清出米,清理港区海域超亩,更换浮球42万个,建设全塑胶养殖鱼排口,清理辖区违规定制网养殖,组建“海上”和海域“红管家”常态化打捞海漂垃圾,全面维护海域良好生态环境。因为生态保护做得好,下西坑村赚到第一桶“生态金”。

  “以前不知道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如今大家都知道生产废物必须带回来,水干净了我们养殖才能养得好,这是利人利己的事情。”在下西坑码头,养殖户许俊勇刚刚从海上喂鱼回来,与他一同上岸的还有多个饲料袋。过去,养殖户习惯把饲料袋往海里扔,以下西坑村格鱼排计算,每年会产生0个饲料袋,这不仅污染海洋环境,还阻碍了航道。近年来,在东山检察院和村党支部的持续环保宣传和引导下,养殖户们已经习惯将饲料袋、吊绳等生产垃圾带上岸,进行回收处理。

  日前,利用碳汇资金在下西坑村建立的蓝碳主题公园也开放了。蓝天白云下,如茵绿草间,各类蓝碳科普知识相伴左右,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海洋生态保护的认识。

  下一步,东山县将继续以蓝碳司法服务蓝碳经济为切入点,通过加强“五长四海”合作机制,推广碳汇交易的经验,以点带面,助力乡村振兴。

  ⊙欧东茵

来源:闽南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gx/149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