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技术佛手瓜保护地栽培技术
佛手瓜保护地栽培技术佛手瓜又称瓦瓜、拳头瓜、丰收瓜、合掌瓜、万年瓜、洋丝瓜等。为葫芦科佛手瓜属多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以嫩瓜为主要食用器官,嫩茎叶称为龙须菜,也可食用,地下块根富含淀粉,也是食用器官。佛手瓜起源于墨西哥和中美洲。佛手瓜营养丰富,生长势强,可食部分多,适应性强,产量高,耐贮运,病虫害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公害蔬菜。还可作为庭院观赏植物。佛手瓜嫩瓜质脆味美,可炒食、凉拌、做汤、作馅,嫩茎叶可炒食或焯后凉拌,地下块根可作饲料、提取淀粉、煮食。加上瓜形如两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们喜爱。佛手瓜营养全面丰富,常食对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益。经常吃佛手瓜可利尿排钠,有扩张血管、降压之功能。据医学研究报道,锌对儿童智力发育影响较大,缺锌儿童智力低下,常食含锌较多的佛多瓜,可以提高智力。特征特性佛手瓜根系发达,初始根系为弦状须根系,根肉质白色,随后逐渐伸长、加粗、半木质化。茎蔓性,长可达10米以上,绿色,圆柱形,有刚毛,有不明显的棱。节上生有叶片,有卷须。生长达到一定节位时出现雌花和雄花。叶片互生,掌状五角形,全缘,叶面粗糙。雌雄同株异花,花小,花大小有差异。雄花一般出现在子蔓上,雄花序的轴长8~18厘米,为瘦长的总状花序,花色浅绿色或白色,雄蕊3枚,离生。每花序一般着生雄花10朵。雌花开花迟于雄花,一般开在孙蔓上,单生,每节位上只有1朵,少量有2~3朵,萼片、花冠均5裂,冠缘淡绿色,子房上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佛手瓜喜温暖,不耐热,不耐寒。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8~25℃,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高于30℃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但可忍耐40℃的高温,低于5℃时受到寒者而枯死。种瓜贮藏的适宜温度为8~10℃。佛手瓜为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下花芽不分化,不能开花结实。所以北方地区夏季花芽分化,秋季才可开花结实。喜中等光照强度,较耐阴,在弱光下光合能力强,适合密植,适合保护地栽培。佛手瓜喜湿润环境,植株较小时,需水量也较小,但要求保持土壤湿润。中后期植株生长旺盛,要求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增加浇水量,还可以提高空气湿度,有利于植株越夏。佛手瓜不耐涝,长时间积水,会引起烂根死秧。佛手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一般无特殊要求,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为好。佛手瓜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生长量大,要求充足的土壤营养,除施足基肥外,还应该多次追肥。定植前先挖定植坑,长宽深均为1米,每坑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千克,挖出的地表熟土埋入坑下层,深层土置于上层。定植时将营养钵取下,带土坨栽入定植坑,()土坨与地面相平,定植后浇水。佛手瓜为喜温蔬菜,应在晚霜后定植,北方地区露地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定植,大棚在3月份定植,日光温室在2月份定植。定植后立即搭小拱棚覆盖薄膜保温。由于佛手瓜枝叶繁茂,单株占地面积大,利用种瓜繁殖的大苗,一般每株的营养面积为20~50平方米,行株距为6米×(3~4)米。扦插繁殖的小苗,行株距为6米×2米。定植密度还决定于生育期的长短,生育期长定植密度小。栽培管理一、整地:选择有棚架位置、通风透光、土层深厚的庭院位置或田块,施足基肥,深翻平整。二、育苗:在元旦前后到春节期间将瓜种进行地膜覆盖育苗。覆土2—3厘米,此时土壤保持田间持水量在60—70%左右,过湿易使瓜种霉烂。育苗期浇水以叶片不凋萎为宜,并注意使之每天见到阳光,保证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幼苗及生长前期,发现幼芽或根部发杈太多,应及时摘除,一般保留2—3个主蔓,争取爬架后发杈旺盛,利于坐果。三、定植后至缓苗,适当浇水,一般见干见湿,多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保护地栽培注意保持温度在白天20~25℃,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应加强放风。四、肥水管理:移植后土壤要求温暖湿润。避免浇水太多,以防影响植株生长。之后,随着气温升高,生长加速。当气温达20℃以后,进入旺长期,需水量增大,除自然降水外,应及时浇水。为减少水分蒸发,可在植株周围覆盖碎稻草、麦秸等,以达保墒目的。在生长期间,追肥2—3次,第一次掌握在佛手瓜旺长期前,追施有机肥和复合肥,离植株30—40厘米环状开沟追施。第二次应掌握在汛期结束前后,在植株60—70厘米处沟施有机肥、复合肥、草木灰等。当气温降低至20℃,以现蕾前可根据长势,适当再追施一次水肥,以利后期果实的形成和生长。缓苗后植株生长迅速,进入夏季应勤浇水肥。佛手瓜喜肥、喜湿。6月份前,植株生长缓慢,浇水量宜小,但应保持土壤湿润;随气温升高,植株生长加速,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均要随之增加。如在植株周围覆盖10~15厘米的杂草,具有保湿降温作用。佛手瓜根系分布较浅,所以要施足基肥,以水肥稀肥薄施。6月上旬第一次追肥,每株施人粪尿10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复合肥料1.5千克,在距植株基部30厘米左右开环状沟施入;7月上旬第二次追加,每株施人粪尿10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草木灰2.5千克、复合肥料1千克,在距植株基部60厘米左右处开环状沟施入;8月上旬第三次追肥,其量根据植株长势而定。佛手瓜为同株异花作物。发枝能力很强,茎蔓生长旺盛,所以栽培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免茎蔓拥挤,叶片重叠,影响花粉传播和通风透光。种植佛手瓜需要搭设棚架,一般棚架高约2米,每株需占有10~12平方米的面积。当瓜苗长到30厘米左右时,需在苗旁插竹竿或牵扯绳引导上架。随着苗的生长,还需即时进行茎蔓整理,使其在棚架上均匀分布,充分利用阳光。及时除去从茎蔓基部发出的新芽,以免分散营养。五、采收和保管:佛手瓜开花受精后一般经15天后即可食用,当温度稳定通过15℃后,佛手瓜则停止生长,此时进入采收期,初霜前要收摘完。采收时要轻拿轻放,用纸逐个包好,当温度降至12℃左右时,装入塑料袋、纸箱或其它容器,移入室内贮藏保管。一般在10℃以下环境里,以不受冻害为宜,可放置到来年“五一”节,随用随取。佛手瓜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成熟期差异很大。授粉后子房发育很快,一般15~20天即可食用,留种瓜可延迟收获。采收后的食用瓜可在室内贮藏,但在较寒冷的地区,霜降后室温应保持10℃左右,以免受冻腐烂
上一篇文章: 福利到小编为大家搜罗2018年最新的 下一篇文章: 隐藏在漳州桂溪花园的网红外卖店,一天
想要更多的作物的技术,请我们并留言我们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柑橘.柚.柠檬果园4月的管理要点
火龙果大棚种植如何建造?这里教你好技术!
夏威夷果高产栽培技术
牛大力的种植技术
党参的种植技术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zf/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