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东宝第523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脂肪太多,容易长胖,是我们都明白的道理。可是脂肪这个东西真的是“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掉进美食的“陷阱”。
无论是对于爱美人士来说,还是心脑血管患者,亦或是心脑血管的“预备役”(即有家族遗传使,比正常人患病几率高的人)来说,都是不可过多“储存”的。今天就为大家好好说道一下,我们吃的喝的中到底有哪些隐藏的脂肪。
◇那些喝到身体中的脂肪◇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喝下去的饮料不含脂肪不含糖,怎么就长成最后的脂肪了呢?当然,除了明目张胆的脂肪含量,你还要注意一个叫“碳水化合物”的东西!
1碳水化合物如何变成脂肪
碳水化合物,听起来好像很健康,其实适当的摄入当然很健康,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碳水化合物只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才能被吸收,而果糖和半乳糖又经肝脏转换变成葡萄糖。血中的葡萄糖简称为血糖,少部分血糖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供身体需要,大部分血糖则存在人体细胞中,如果细胞中储存的葡萄糖已饱和,多余的葡萄糖就会以高能的脂肪形式储存起来,你猜储存起来会变成什么?
2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的危害
多出来的碳水化合物都会一点不浪费的变成脂肪。我们每天正常的一日三餐中,便可获得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如果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就会提高血液中的脂肪酸水平。研究表明,在低碳饮食的时候,人体内棕榈酸水平就会降低,随着逐步增加碳水化合物,棕榈酸水平也会上升。棕榈酸是跟碳水化合物不健康代谢有关的脂肪酸。棕榈酸水平增加,会把多余的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脂肪,而不是燃烧掉,这将提高患上糖尿病和心脏疾病的风险。
3
各种饮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从乳酸菌、酸奶到果汁、可乐,每一种饮品都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而乳酸菌饮品的含量尤其的高。
以上照片,不针对任何品牌细心的人可以看到,可乐竟然排在倒数第二,所以沾沾自喜的发现可乐竟然是个“好东西”,但是如果你再仔细看一下,你会发现可乐比其他多了一个叫做“糖”的东西,所以无论是减肥亦或是健康,市面上的饮品都不可过量饮用。
◇吃下去的脂肪也不都在肉上◇
除了碳水化合物,还有很多元素可以转化成脂肪,那些看似“清淡”、看似无脂的美食中,便有脂肪布好的“陷阱”!
1带“酥”字的美食要警惕
无论是中餐中的各类酥饼以及其他带酥的主食,还是西餐中的各类起酥带酥字的甜点,无疑都是脂肪的“共犯”。在中餐里的各种“酥”即便不是油炸,也需要在和面的时候加入大量油脂,才能做出分层、酥软的效果来。而西餐中的各类“酥”,要做到柔软酥香,就得加入大量黄油、植物油。
2
油炸、干煸、干锅、干烧、红烧
我们日常经常吃到的菜中需要油炸或过油的菜很多,即使名字里没有「炸」,红烧、糖醋、干煸类的菜往往也要先油炸过,那其中的脂肪便不言而喻了。当然需要炸的不仅是有菜,还有老北京人最喜欢的油条、油饼、炸糕等。
3
假装是清炒
即使是炒个青菜,很多人也要放至少一两油,恨不得把菜泡在油里面,还美其名曰是清炒。而像烧茄子、地三鲜这样的素菜,也都需要过油,脂肪高达15%以上。
◇“光明正大”的脂肪◇
1.连肥带瘦的肉菜,人们热爱这些肥美多汁的肉,就是因为脂肪够多。
2.肉馅饼、肉丸子……要想让肉馅柔软香浓,通常需要加20~30%的肥肉。
3.骨头汤、猪蹄汤这类浓白色的汤,汤变成乳白色,得归功于其中的脂肪。
4.花生酱、巧克力酱以及巧克力,这些东西很好吃,但热量非常高,脂肪含量常常超过40%。
5.沙拉酱、千岛酱、蛋黄酱中40%~80%的成分都是脂肪。其中数蛋黄酱热量最高。
6.饼干、曲奇、薯片、锅巴、派,这些全是经典的增肥食品,大量精白淀粉、糖和脂肪的组合。即便号称是高纤维的饼干,或者非油炸的薯片,也不能改变高热量高脂肪的真相。
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疗法8则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让你坚决和脂肪说不,我们的身体(以及我们对美味的追求),都需要适量的脂肪来满足。心脑血管疾病尤其要注意饮食,参照8法则:
1、少食酸。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呈弱碱性,如长期食用酸性食物,会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及乳酸含量升高,从而加速血管的老化。因此,鱼、肉、蛋等酸性食物要少吃,肥肉、奶油、甜食及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食物更要少吃。最好多进食粗粮、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2、少摄盐。食盐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无形中增加了血管壁的压力,长期处于张力过大状态下的血管会加速老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做到清淡饮食。
3、多喝水。每天最少喝4杯水。
4、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专家研究认为,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注意多吃柑橘、枣、花椰菜、红辣椒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5、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可补肾填精,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可多吃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6、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果膳食中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6、B12,会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补充叶酸对降低冠心病和中风发病率有重要作用。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应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及苹果、柑橘等。
7、多食鱼。因为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的功能。
8、多摄入天然抗凝与降脂食物。摄食此类食物有助减少心肌梗死与缺血性中风。
立冬过后,温度越来越低,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在注意饮食的同时,也要在家中备好有效的心脑血管用药,推荐东宝强力脑心康胶囊,改善循环,活血化瘀,安神宁心。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头痛眩晕、神经衰弱。寒冷天气里,强力脑心康守护你的心!丹参、蜜环菌提取液、蜂王浆。
改善循环,活血化瘀,安神宁心。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头痛眩晕、神经衰弱。
口服。一次2粒,一日2次。
24粒/盒
1.冠心病、脑卒中
2.动脉硬化
3.神经衰弱
4.失眠
5.40岁以上,有家族病史
6.三高人群
7.亚健康人群
1.清扫血液垃圾,改善血液循环
2.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
3.宁心安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进展
5.防止冠心病、脑卒中发病
通化东宝与您一起分享快乐!分享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zf/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