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转化大山资源父子齐心脱贫

转化大山资源 父子齐心脱贫

——新华乡河下村贫困户高成忠父子的致富故事

(高成忠(右)、高冬(左)父子俩在查看山药长势)

“前段时间天气热,山药水分流失严重,这几天连着下了几天雨,应该吸饱了水分。”6日,天全县新华乡河下村贫困户高成忠和儿子高冬走进自家山药地,观察近期山药长势。

  脱贫攻坚以来,在当地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引领下,贫困户高成忠一家种起了药苕、山药、芋头,养起了林下鸡、鹌鹑,种养结合的脱贫路让一家人的脱贫底气十足,脱贫信心倍增。

带领家人脱贫   儿子回乡务农

  地处大山深处的河下村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村里除了种植生姜外,主要的农作物是玉米和水稻。

  因为地势偏远,河下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高冬也不例外。不过,没有一技之长的他每月打工收入十分有限,仅能维持家庭日常开支。

  去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高成忠一家被识别为精准扶贫户。这让在外打工多年的高冬陷入了深思:“没有好手艺,找不到好工作,不仅挣不到钱,也照顾不了家庭,还不如回家找点新出路。”

  大山最多的就是土地资源。回家谋出路期间,正值河下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领贫困户发展经济作物,这让高冬嗅到了商机。

  “以前家里除了种植玉米、水稻外,还种了不少蔬菜,一年也能挣几千元,如果扩大种植规模,种菜收入肯定能再提高一些。”高冬告诉记者,经过产业结构调整,河下村传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了,大家对种植经济作物充满信心,父母也支持自己回乡发展产业。

  今年过完年,高冬没有再踏上打工路,而是专心在家谋划自己的产业发展路。

种养结合寻出路   大山深处忙致富

  穿过高成忠家房屋,一片菜园呈现在眼前。眼下,菜园里各类应季蔬菜缀满了果实,显得郁郁葱葱。

  “左前方这块是药苕,现在正是采摘龙须菜的好时节;正上方是山药地,现在正是地下茎生长发育时期……”站在自家菜园里,高冬颇有些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他和父亲的杰作。顺着高冬手指方向望去,这片菜园生机勃勃,长势喜人。

  今年以来,高成忠父子俩在自家地里种植了1亩药苕、1亩芋头、近3亩山药。特色效益农业逐渐成为一家人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

  “光是种植药苕,一年就有大半年时间有收入。第一书记给咱算了一笔账,种1亩药苕丰产的话,一年净利润能达万元。仅这一项,就比以前种玉米、水稻赚得多。”如今的高成忠,对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充满了信心。

  除了发展种植业,高成忠父子俩的养殖业也搞得有声有色。

  在高成忠家正在进行改造的圈舍里,60只鹌鹑在自制笼里叽叽喳喳。这些鹌鹑是高冬10天前刚买回的。按照高冬的打算,等鹌鹑养大了,每只鹌鹑每天能产蛋1枚,到时候拿到市场上卖,又是一个增收项目。

  此外,在帮扶单位和第一书记的积极奔走下,高成忠一家已经试养了第一批50只“扶贫鸡”,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眼下,父子俩正计划将屋后的林地利用起来,养殖第二批“扶贫鸡”。

  “大山处处是资源,只要人勤快,脱贫致富不成问题。”在家忙活了大半年,看着房前屋后的各项产业,高冬对脱贫信心十足。

天全党建,您身边的党建助手!

?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哪里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zf/59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