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竟然是这个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发生在心脏动脉血管的病称为心血管病,主要有:心肌梗塞、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发生在脑动脉血管的病变称为脑血管病,主要有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等。
血管老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最根本的原因。一旦血管老化,血管弹性就会下降,而后变硬、变脆,血管内壁粗糙不平,易造成粥样斑块沉积附着,日积月累会使血管越来越淤堵,这时会感觉到头晕、胸闷、气短、犯迷糊、手脚麻木。
严重的容易出现心绞痛、心梗、脑梗,更可怕的是在激动、大怒大喜、突然用力等情况下极易诱发血管破裂、中风、脑溢血,轻则偏瘫致残,严重的几分钟之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现在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以为,只有到老了的时候,血管才需要我们操心。殊不知,从30岁以后血管斑块就会加速变大,加上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吃得不健康、运动得太少,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
为什么血管堵塞,我们感觉不到呢?
因为当血管堵塞不足70%时,人体是没有任何表面现象的,当堵塞超过70%进入晚期时,人体才会有不良感觉。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致使血管闭塞形成血栓。如何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病后的调理逐渐显尤为重要。特别是最近几天,温度骤降。由于血脂长期沉积,血管内壁形成许多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管腔变窄。由于天气变冷,血管收缩,会使血管变得更细,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疾病,我有二大绝招第一招:盐、糖、脂、胆固醇、蛋白质要限制。
1.限制食盐:我国居民目前平均的食盐摄入量在10克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我们每天摄入6克食盐,而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食盐的每日摄入量更要严格控制在5克以下。特别是秋冬季节,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盐的摄入更要严格控制。2.限制总热量:糖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应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粮,以增加复杂糖类和纤维素的含量。3.限制脂肪: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适当的吃些瘦肉、家禽、鱼类。4.限制胆固醇: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毫克,心脑血管病人最好每天吃半个鸡蛋或每两天一个鸡蛋。此外,还要特别限制动物内脏的摄入,因为动物内脏也是高胆固醇的食物,尤其是猪腰,每百克猪脑中胆固醇的含量在0毫克以上。
5.限制蛋白质:每天从面食摄入的蛋白质应占人体需要量的一半,其余的蛋白质可从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获得,心脑血管病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第二招:素食主肉食辅,鱼豆果蔬、抗凝食物要多吃。1.素主肉辅吃素者血脂偏低,吃荤者血脂偏高,且容易发胖。肥胖者多容易引起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在生活中应养成多吃素食的习惯,并多吃一些帮助降血脂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它们内含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前者可以代谢胆固醇,后者可以阻止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纤维素还能促进胃肠道蠕动,以保证人体正常排泄。
2.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炒菜最好用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葵花子油、玉米油等植物油,因为植物油中含有植物胆固醇和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植物胆固醇不易被肠道吸收。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加速胆固醇的分解,使其变成胆酸,从而降低胆固醇。3.以大豆蛋白代替部分动物蛋白多食用大豆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可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大豆含有40%的优质蛋白,比肉、蛋高2倍,比小麦高3倍,比大米高4倍。
4.多吃新鲜果蔬新鲜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镁等。特别是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还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防止脑出血;镁可参与心肌酶系统的活动,对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5.多摄入天然抗凝食物黑木耳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菇、龙须菜、草莓、菠萝、桔子、红葡萄等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只要我们平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饮食,吃到七分饱,定时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加强锻炼,戒烟忌酒,就能帮助我们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高血压服用者姜世春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zf/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