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临沂味道独家垛庄酱菜祖传秘方
在临沂,一说起咸菜,大伙第一反应会想起“惟一斋”、“郑旺”等字眼,殊不知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个传承数百年的“非遗”垛庄酱菜。蒙阴县垛庄镇是沂蒙酱菜的发源地,垛庄酱菜以自然发酵酱制而成,色泽棕红鲜明,香甜酥脆,酱香浓郁悠长,数百年来享誉全国,清朝康熙年间更是被列入朝廷贡品。
悠久历史演绎出的别样风味
垛庄酱菜是古代临沂人智慧的结晶,由过去民间百姓生活实践得来。在古代,因为没有冰箱和恒温设施储存,新鲜蔬菜无法长久存放,老百姓便把一些蔬菜用盐腌制储存,经过代代相传并不断改进腌制工艺,造就了这风味独具特色,久负盛名的垛庄酱菜。
在古代,因家家都有,只是风味有优劣之分,多数不出售,只作为地方特产装在简陋的器具里,或通过跑信的赠送给外地的亲戚朋友品尝,或远方的亲朋探亲归时,作为特产带回品尝。
就这样经过数百年的腌制和流传,使垛庄酱菜享誉大江南北,特别在北方地区,因多数人口重,好吃咸,更使其成为餐桌上的佳肴,人们因能吃到垛庄酱菜而引以为荣。
现在,垛庄镇家家户户还有腌酱菜的传统。如根据季节腌制的豆鼓、辣椒、姜、黄瓜、茄子、韭菜花、豆瓣酱、花生米等,农家妇女都会。
祖传秘方腌制出的朝廷贡品
垛庄酱菜实现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和畅销全国,早在多年前的元末清初就已形成。
垛庄酱菜以优质蔬菜为主要原料,辅之小麦、面粉、黄豆、蔗糖、食盐等原料,自然发酵酱制的独特腌制技术制作而成。主要产品有:酱包瓜、酱磨茄、酱杏仁、酱花生米、酱什锦菜,酱龙须菜,酱姜,酱黄瓜,酱方子,酱辣椒,五香杏仁,豆瓣酱,蒜蓉辣酱等16个品种。这些酱菜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色泽棕红鲜明,香甜酥脆,酱香浓郁悠长,营养丰富,美味可口。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于康熙23年9月第一次南巡中,10月13日驻跸蒙阴城,当地官员精选垛庄酱菜招待,康熙品尝后大喜,随定为朝廷贡品,使垛庄酱菜一夜成名,供不应求。
手工酱菜升华出的时代新口感
年,正宗酱菜的第5代传人董立厚建起了蒙阴县孟良崮天然酱菜厂,并注册了“垛庄酱菜”商标,在继承传统酱菜腌制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剥糟创优,使剁庄酱菜的生产工艺更加日益完善,更适合了现代人的口味。
现在,酱菜包装也推陈出新,有娄装、罐装、瓶装、袋装及箱装等,携带方便,香味扑鼻。许多垛庄人外出探亲,总要带上一些垛庄酱菜。现在,垛庄酱菜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在北京、青岛等多个大中城市设有代理经销商。
厂长董志如告诉我们,垛庄酱菜风味独特,经久不衰,最大的奥秘在于纯手工腌制,如所产什锦菜(当地人称十香菜),所有原料必须手工刀切,否则色泽不亮,吃起来不脆发腻。
“就拿酱菜名品‘宝瓜磨茄龙须菜’中的磨茄来说,首先要挑选个头均匀的紫圆茄子,先手工去皮,再蘸盐后放到透气好的泥盆中快速磨制,把茄子的水拿出来,且火候时机要掌握好。”董志如介绍。待茄子盐磨成后,放在缸里天天往外攥水,攥七天左右,当每个茄子像鸡蛋那么大时再放在一种叫“榨”的传统手工器具上,将最后的水分都榨出来。茄子榨好后就要放在发酵室里发酵,发酵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30度左右,每天都要把茄子再攥两遍,3天后把茄子从发酵室中取出洗净再榨才能放在酱缸里浸泡。在麸酱中放10天左右,取出放在清水中洗净,控干后再在甜面酱里泡大约7天,直到茄子在甜面酱里发酵不再冒泡,酱菜成品才制作完成。
“沂蒙煎饼卷大葱,夹块咸菜在其中”,正是这种对美食孜孜不倦地追求,让垛庄酱菜的美味不断传承。(爱临沂网记者苏丹通讯员匡秀夫)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爱临沂网。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回复相应关键字看更多精彩内容:
回复“加油”查看:
回复“酒店”查看:
回复“厕所”查看:
回复“解酒”查看:
回复“wifi或WiFi”查看:
回复“火车站”查看:
回复“谎言”查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xg/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