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翅膀丨广东农业标准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传统农业遵循“守天时、尽地力、巧人工”的农耕思想,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与天地自然和谐,顺势而为,生产发展,生态友好。这种传统农业的特质内涵,与现代农业的高产高效、质量安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有着相连的根源。实践证明,农业标准工作是改造传统农业,焕发提升农业价值,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广东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业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农业标准化涵盖了粮食、园艺、畜牧、水产、林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辐射带动种养面积达万公顷,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广大的农户,通过实施标准技术和标准化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组合,集约利用资源,实现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入了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行列。
——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
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各级质监部门和涉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走出了希望。
——广东省质监局局长任小铁
转换模式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与人们印象中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截然不同,农业标准化进程的推行,完全颠覆了第一产业的发展模式,在标准化影响下,新兴的农业发展模式不断产生,有效地助力第一产业转型升级。
“职能部门+企业+科研院所+镇(街)”促三大产业齐发展
从化市通过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以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民的形式,做精做细一产;以加强各级示范区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壮大二产,着力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服务业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培育三产,以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彻底改变农民传统种植和养殖方式,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广州和从化市质监局将以“有关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模式,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围绕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示范区管理规程,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
为使更多的农民放下锄头,进入第二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增长极,广州市和从化市质监局将以“职能部门+企业+科研院所+镇(街)”模式,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标准并实施推广。为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入第三产业,引导农业向服务业发展,广州市和从化市质监局将以“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物流市场+镇(街)”模式,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农业休闲旅游服务标准并实施推广。
“示范区+龙头企业+合作社”抱团突围合作共赢
广东云浮市以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基础,农业企业做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当纽带,三大经营主体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示范区的带动下,趟出了一条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径。
目前,云浮市紧紧围绕31个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起了“公司(合作社)+基地+科技+标准+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推进示范区建设中,云浮市坚持“创建一个示范区,构建一个标准体系”的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涵盖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三级标准的标准体系。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企业、农户利益联结,使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形成了县有示范镇到村有示范户,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有典型的示范网络。另一方面,使土地向示范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有序流转,形成标准化、科技化、区域化、集约化经营。
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云浮市加快发展了以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规模化经营,从而推动农村闲余土地逐步向种养能手或规模经营户集中,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加速农业龙头企业向主导产业集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公司+基地+科技+标准+农户”模式效果显著
揭阳市在67个国家、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带动下,围绕示范区建立“公司+基地+科技+标准+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辐射带动了多家农业企业,解决了35.6万农民的就业问题,不仅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推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
广东百得佳高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揭阳市的龙头企业,在质监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共同帮助下,制定了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67项标准,企业建立起适应有机火龙果的标准化体系。通过自身的60多公顷示范区,带动了周边多个农户种植标准化有机火龙果,种植面积达多公顷,同时还带动了揭阳十多家生产果蔬饮料企业的发展。
在揭阳许多示范区,专业户带动专业村、专业村带动专业镇,逐步形成了“一镇一品”的主导农产品。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有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达4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各专业户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服务连接在一起,串成一条农业产业“巨龙”,实现了扬起一个龙头,发展一项产业,带活一方经济。
农民富了
提高产业附加值
对农民本身来说,农业标准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直观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农业标准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农民收入。
标准化水产养殖带动农民致富
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在标准化体系的指引下,建设从省到国家级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接市场,使平均每天30多万条鲜活的桂花鱼从“南海”游向千家万户的餐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年,在佛山市和南海区质监局的帮助下,广东省质监局根据何氏水产公司的技术,以“公司+标准+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创建了广东省桂花鱼标准化示范区,全面建立从养殖到冷藏配送的标准体系,提高了养殖业的附加值;通过示范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养殖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该公司通过指导养殖户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养殖,示范面积不断扩大,带动当地水产养殖面积达1.3万多公顷、全市1/3的养殖水面和70%的养殖户实现了标准化养殖。按照标准化的要求,何氏水产公司建立了活鱼暂养、储备、配送服务中心,拓展和延长了产业链,有效解决了水产养殖销路,大大提高了养殖收益。
在何氏水产公司的带动下,示范区周边以龙头企业为经济纽带,将成千上万的农户连接在一起,原来一家一户分散的鱼塘实现连片养殖,从而建立起了新型的农户关系,形成了村带户、户带户的连带效应。
规范化生产让产值上涨16%
汕头户籍人口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万人,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全省的三分之一。一分田里如何“刨”出一个高效农业大市?汕头市质监部门会同农、林、水产、财政、科技等部门形成合力,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项,逐步完善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
首先,在传统产业中选准有市场前景的特色农产品,通过标准化提高其产出率和产业化水平。在南澳岛太平洋牡蛎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通过推广生态套养新技术,实现全岛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海区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模式,全面推进太平洋牡蛎与龙须菜立体生态化养殖模式,其实施规范化养殖前后产值产量增加各超过16%和12%,年总产值达到多万元。
其次,通过引进和把科研成果转化成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发展新产品和高效农业产业。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攻克了淡水珍珠养殖生产的淡水有核珍珠、定型无核珍珠、造型附壳珍珠三大技术,打破了日本对该项技术的垄断,拥有5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标准高了
农林蔬果更安全
农业是民生之本,从这个角度出发,农业标准化对于全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应当算是对食品品质的把控。近年来,食品安全的隐患屡屡见诸报端。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忧虑也一再升级,而农业标准化,正是从源头上进行规范,从根本上保障安全。
新会陈皮产业进入有“标”时代
通过建立柑橘种植和陈皮加工的标准化体系,不仅解决了病害和品质问题,而且在标准化示范区的带动下,实现了连片集约化种植,从源头上确保了陈皮产业发展。
江门市和新会区质监局首先从挽救柑橘种植入手,组织农业龙头企业、有关农业专家和有经验的种植户,制定标准解决病害以及品种退化问题。年,制定出了柑橘生产过程的产地条件、选种、育苗、播种、施肥、喷药、采摘等各环节的标准种植规范,形成了科学性、合理和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化规范种植体系。
新会区质监局从规范陈皮行业恶性竞争入手,通过建立陈皮联盟标准,维护公平竞争,促进了产业做大做强。年,该局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模式,建立了柑皮、陈皮普洱茶的3个与陈皮产业相关的联盟标准,明确了定义和原料标准,结束了陈皮行业的无标生产时代。
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带动下,新会陈皮从传统单一的产品向产业链条延伸,形成了集柑橘种植、果品生产、陈皮深加工与开发利用于一体的完整陈皮产业链,使陈皮产业得到集约化和集群化的发展。
每一项标准注入增城迟菜心田间
小楼镇位于增城市丘陵地带,人均仅几分耕地。几年前,小楼镇种植的迟菜心与周边地区的品种同质化很严重,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年开始,增城市质监局与农业等相关部门、小楼镇政府紧紧围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在小楼镇的腊布村建立40公顷的迟菜心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了从示范区到村有示范户的示范网络。
一项项标准化种植技术,从点到面,被固化成作业标准卡,走进了每一块地,每一棵菜心。在广州绿聚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示范田里,一片连一片的迟菜心,展示着标准化种植的绰约风姿。该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不仅“连接”着几百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而且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一头联系农户,一头联系市场,每年为当地农民增收多万元。在当地,像这样的农业龙头企业就有7家。这些龙头企业以示范区为纽带,把农户连接在一起,带动农户3万多户,帮助农民增收1.3亿元。
在标准化示范区的带动下,迟菜心种植实现了农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成为增城市北部山乡巨变、绿色崛起的缩影。
来源:羊城晚报
首届中国新农人创新创业大赛即将引爆,火热报名中
为了更好地支持新农人发展,助力新农人创业创富,南方农村报现已启动“首届中国新农人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30日。
只要你有好的创新型农业项目,就赶紧报名吧!这里会有最强大最专业的电商导师团队全程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中国著名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春花,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高级专家陈亮等近二十名大咖评委将强势来袭!组委会将推荐优秀参赛项目与投资机构或投资个人进行对接,让参赛团队得到成长,有机会获得天使投资孵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xg/3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