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鲍
南日鲍味道独特,鲜美脆甜,
是饮誉天下的绿色食品
那么,是什么成就了今日的南日鲍?
成就了南日岛这个“鲍鱼岛”?
和小编一起听作协主席细说南日鲍鱼
南方鲍鱼,似乎莆田“南日鲍”占有重要一席,拿了很多奖,比如“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左右,一批石城人、南日人在积累了一定养殖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大量养殖鲍鱼。我多年前初到埭头半岛教育部门供职,听到最多的创业史就是石城、南日人怎么养鲍鱼!当时,关于鲍鱼的宣传推广和养殖一样疯狂,埭头南日一养鲍鱼,就是以数亿颗计,而一做宣传,就是长篇累牍、专版专访。我当时跟一个记者朋友学写报道,也写了一篇关于南日陆基式鲍鱼养殖模式的新闻,还上了当地报纸头版!
“南日鲍”出名了,驰名海内外。我因长期供职在莆田沿海,有机会遇到“南日鲍”开发养殖的几个开拓者,一个是曾经的南日镇海洋渔业站负责人,一个是在秀屿区供职的海洋渔业方面的高级工程师。从育苗到养殖到销售,这些开拓者都倾注了心血。我和曾姓负责人在一次偶遇中,聊到了“南日鲍”的研发、推广、宣传、申报工作。“‘南日鲍’算是我们一手策划扶植发展起来的!”说起这事,曾姓朋友一脸的自豪。前一阵子,我曾向区里的这位“高工”拿过鲍鱼养殖的资料,从由“高工”撰写的养殖科普材料及其谈吐,我能明显感觉到这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专家,具备丰富养殖经验和理论。如果说他们是技术上、宣传上、品牌打造上的服务,那么,那些南日、石城的养殖户才是真金白银地投入!
据说20多年前,有一个姓魏的渔民第一个吃螃蟹,投了钱,引进了数万颗鲍鱼苗,冒着巨大风险,进行试验养殖。几经波折,最后他们成功了!这是很好的个体创业或者产业培育案例。
南日鲍养殖,据说除了水质上要求高之外,更主要的是饲料上也要求严格,全部用龙须菜、海带、紫菜、江蓠、石莼等生态食品养殖。所以,南日鲍鱼的标志就是“尾膏”碧绿,而鲍鱼壳上的“年龄”纹则呈现奇异的碧绿——鲍鱼成长较慢,一年会在鲍鱼壳上体现一圈纹路,犹如树轮。
鲍鱼从育苗到养成出售,要经数年,南日大鲍至少要养三年。南日鲍,最好的有5-7颗鲍/斤,今年每斤元以上,前几年价格也在一半左右。在20多年前,我形成的认识是,鲍鱼,特别是“南日鲍”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吃得起!
当然,情况也会发生变化,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南日岛鲍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最大的浮筏式鲍鱼养殖区之一。同时,也伴随出现一些的瓶颈问题,比如鲍鱼育苗更新问题、生态水质保持等等。
现在,鲍鱼飞入寻常百姓家,莆仙农村酒席上也可见到“鲍鱼罐”,其鲍鱼细小如花蛤,肉薄而“尾膏”出现一大段泥色——我心里暗自纳闷,味美肉嫩营养高的“南日鲍”跑哪里去了!自然,桌子上的不是“南日鲍”,可能是其它海域的鲍鱼。但是,心里仍有疑问,鲍鱼怎么“一夜之间”变成寻常物了?
事实上,鲍鱼很早就有了,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知道它了,以前叫“腹鱼”、“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等。鲍鱼壳非常鲜艳,艳丽者总有“华而不实”之危险。想不到它能“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还有不小的药用价值。药书上说鲍鱼壳,即中药“石决明”,常治疗眼疾等毛病,其“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好好吃饭
好好生活
作者
慕朓,莆田市秀屿区作协主席
排版
有益菌
图片来源
网络南日岛
南日岛Nanri-Island
北纬26°健康生活新态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xg/2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