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龙须菜高颜值金贝,汕大科研成

临海实验站约亩的专用试验海域

在南澳,龙须菜和华贵栉孔扇贝成为“南澳宝贝”,龙须菜的栽培已成为渔民转产致富的海水养殖支柱产业之一,近三年来,华贵栉孔扇贝已推广养殖总面积超过10万亩,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亿元。

日前,记者探访创造这些奇迹的广东省首个海洋科学类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南澳临海实验站。

首个走出国门的贝类新品种

在南澳岛,有一群长年累月在艰苦枯燥的环境中耐得住寂寞、埋头工作的汕大专家,他们立足粤东海洋基础产业,重点研究海洋生物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海产品高值化利用、海洋新能源与环境保护等。华贵栉孔扇贝,这种高颜值的“南澳金贝”是国家级水产新品种,新品种的培育每年能提供1万多个就业机会。

郑怀平教授告诉记者,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华贵栉孔扇贝号称“南澳金贝”,是汕头大学首个自主培育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也是广东省第一个国家级贝类新品种,更是我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贝类新品种。

记者来到临海实验站约亩的专用试验海域,这里水质清澈,水中水草清晰可见,海面上漂浮着的黑色浮球密集而有规律,每个黑色浮球下面都挂着一个养殖“南澳金贝”的笼子,每个分成10层各约15至30个,养殖的金贝仅有一分钱硬币大小。郑教授说,“由于金贝处于稚贝期,尚需要12至15个月的时间成长方可上市,随着金贝逐渐长大,就要慢慢给他们分开笼子,以便有更大的生长空间。”

养殖在笼子里的金贝

“南澳金贝”经6年选育成功

据悉,年7月,汕头大学“化学与材料学”“感染性疾病研究与防治”“绿色海洋产业技术学科群”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成为粤东地区的唯一入选高校。“绿色海洋产业技术学科群”主要依托汕大海洋生物学科,同时整合药理学、机械工程等广东省重点学科的力量。

以品种促转型升级。华贵栉孔扇贝是由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郑怀平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经过6年的选育和示范养殖培育成功的。

“富含天然类胡萝卜素的华贵栉孔扇贝金黄色新品系的培育方法,于年和年分别荣获汕头市专利奖金奖和广东省专利优秀奖,均是专利奖中唯一的海水农业项目。”年,郑怀平教授也因这些专利成果荣获汕头市专利优秀发明人奖。

“南澳金贝”除了在南澳养殖,还在潮州、汕尾、深圳、湛江,福建的东山、漳浦、龙海、石狮以及海南的三亚等地养殖。同时,研究团队还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将“南澳金贝”推广到马来西亚沙巴州,成为该地扇贝公司的主养品种。据统计,近三年来“南澳金贝”已推广养殖总面积超过10万亩,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亿元。

陈伟洲教授介绍龙须菜

龙须菜带动当地渔民致富

据了解,龙须菜是南澳岛的海水养殖品种,在南澳岛大量栽培并已形成产业化。原来该品种是由南澳临海实验站的专家把远在山东的龙须菜引入南澳岛栽培试验并成功推广的,带动了南澳当地的渔民转产致富。

说到龙须菜,就不得不提及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南澳临海实验站陈伟洲教授,年,他将中国科学研究院的龙须菜种苗从青岛带到南澳,年获得栽培成功,从此平衡了海洋的生态,让海水不再产生赤潮。扎根海岛20多年来,为解决龙须菜栽培产业中的优良苗种供应和琼胶原料质量问题,经过6年的选育和示范应用,于年培育出国家级水产新品种——龙须菜“”新品种,解决现有龙须菜栽培生产中的耐高温性能差、敌害生物抗逆性差和含胶量较低的问题,提升了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现实的推广应用价值。如今,龙须菜栽培成为南澳岛的海水养殖支柱产业之一,收割后的龙须菜除了烹饪食用,也可晒干后销至粤东乃至福建、海南等地的琼胶厂作为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用于果冻、牙膏和冰淇淋等,由于销路好,渔民都愿意转产栽培龙须菜致富。

本报记者陈文惠摄影报道

赞赏

长按







































昆明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北京白癜风十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jz/69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