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生长知识豌豆尖
豌豆尖知识介绍:豌豆尖,是有土栽培,又名,豆苗,龙须菜,豆苗为荷兰豆的幼嫩枝叶。在16世纪的明朝,被《遵生八笺》称为「寒豆芽」,又有被称为「龙须菜」,但由於水蕨科植物水蕨(Ceratopteristhalictroides)和江蓠科植物石花菜(Gracilariaverrucoca)也都称为龙须菜,三者容易混淆。
豌豆尖一般是露地密植栽培,或中棚保护地栽培。豌豆苗在10月上、中旬播种,苗高16-20厘米时开始收获。 豌豆根系较弱,在整地上时适当的深耕细耙、土质疏松,对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瘤数,出苗整齐,幼苗健壮,增强抗逆力有重要作用。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亩施堆渣肥公斤左右,过磷酸钙20—25公斤,水粪约15担。 播种豌豆苗宜密植栽培,豌豆苗行距30厘米(条)播,播幅10厘米,用种量每亩15公斤为宜。
在豌豆苗的田间管理上,首先注意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整齐。第一、二次采收后分别亩追尿素10-15公斤,并浇足水。防止土壤过干过湿,以促进嫩梢肥大,提高嫩头产量。但最好不追施人粪尿,保持清洁卫生。在豌豆生长期间要注意除草,杂草多的地可在播后出苗前施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灭草。 豌豆苗的病虫防治应采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以防为主,重点防治潜叶蝇和蚜虫。特别是蚜虫,它主要吸食茎叶汁液,使叶片卷缩变黄,嫩梢失去商品价值。同时其又传播病毒病,使新叶黄化变小,皱缩卷曲,叶质发脆,植株矮小枯死。 豌豆出苗后20天左右,便可采摘植物上部嫩梢,两周后可采收分枝顶部嫩稍,每1分枝应留基部2-3节,以便继续产生分枝。以后每隔1.5-20天便可陆续采摘。春后豌豆苗进入高温季节,植株现蕾开花,叶梢质地变差,则不宜采收。
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jz/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