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的最适期为含蕾带苞
摘要:黄花菜又称金针菜,食用部分为花蕾,其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具有健胃、利尿、通乳、补血、安神等药用功能,被冠之为席上珍品黄
黄花菜的栽培管理可分为春管、秋管、冬管三个阶段,冬管是基础,春管是关键,秋管是保障,各阶段的管理措施主要有:
一、栽种方法
黄花菜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式,生产上一般选择分株繁殖的方式进行栽种分株繁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母株丛全部挖起,分株进行扩种;另一种方法是在母株丛的一边挖取三分之一,然后扩种,第二年又在母株的另一边挖取三分之一进行扩种,这种分苗扩种的方式,既促进了老苗更新,又达到了繁殖扩种的目的,生产上广泛被采用
三、采收与加工
黄花菜分苗栽种的时间最适宜选择7月中旬至8月下旬,这时黄花菜正处在采花结束,二次长叶开始前,即所谓的中休期,这时分株扩种,既有利于母株的发棵排芽,为来年的花梗分化打下基础,又有利于新苗发根,提高成苗率栽种的密度要根据土壤质地状况,因地制宜,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发棵较快,可适当稀植,行距100―120厘米,株距45―50厘米,土壤贫瘠的地块要适当密植,行距80―90厘米,株距30厘米,定植深度为15―20厘米,一般每亩定植1200丛,丛植壮苗2株、小苗3株黄花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切忌积水,以防烂根定植时要注意保护好肉质根
3.冬季管理措施:黄花菜到10月下旬即立冬前后,植株进入休眠期,叶片自然枯死这一时期主要是做好清园、覆土和培肥枯枝残叶必须全部清除焚烧,以减少越冬菌虫源;覆土高度要求6―7厘米,确保根系不露土、不受冻;培肥以有机肥为主,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确定基肥用量,保证养分平衡供给
1.春季管理措施:黄花菜2月底3月初进入萌芽期,这时需进行松土除草,用50%的腐熟人粪尿追施一次催芽肥黄花菜是浅根性多年生宿根作物,春季松土不宜过深,要尽量保护好根系,避免过度伤根施肥时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搭配速效化肥4月上中旬黄花菜进入展叶盛期,每亩可用6―8公斤硫酸钾复合肥加30%人粪尿300公斤,追施一次春苗肥,促进展叶发棵,同时勤除四周杂草,遏制草苗争肥春季我省雨量充沛,要特别注意清沟排渍,防止积水烂根5月下旬至6月中旬,黄花菜进入抽苔期,催苔肥必须提前10―15天即5月中旬追施,每亩可用10―1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加30%人粪尿350公斤黄花菜花蕾容易脱落,最根本的保蕾措施就是加强肥水管理,有效供给矿质营养在采摘开始后10天,看苗适施保花肥,可选用防落素、喷施宝、磷酸二氢钾等进行根外追肥,以期达到蕾多花壮、延长采花期的目的5月底6月初,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加大,容易发生叶枯、叶斑、锈病等病害,可用托布津或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进行防治,同时注意防治红蜘蛛和蚜虫等虫害
2.秋季管理措施:秋季黄花菜进入第二次排芽、展叶,第二次排芽、展叶与次年的产量密切相关,做好秋季管理,主要是为次年的丰产奠定基础黄花菜采摘结束后,即进入中休期,中休期约15―20天,必须在中休期内及时把老叶、枯苔割除,不宜割得过短或留得过长,割短了有损隐芽萌发;留长了会过多消耗植株体内有机养分,留桩高度以5―6厘米为宜,割除老叶、枯苔后,即可进行深耕松土,在植株两侧追施有机肥,促进秋苗发棵分蘖
1.采收:采收季节一般为6―8月底采摘的最佳时间为13―14时采收的最适期为含蕾带苞,即花蕾饱满未放、中部色泽金黄、两端呈绿色、顶端乌嘴、尖嘴处似开非开时,过早过晚均不好,太早则为青蕾,糖分含量少,加工成品色泽差,产量低;大晚则咧嘴开放,加工时汁液易流出,产品质量差,不易贮藏采回的花蕾要及时蒸制,以防咧嘴开花
2.制干技术:有太阳晒干、加热烤干和远红外线烘干传统的黄花菜加工多采用小蒸房蒸熟,晒场晾晒蒸制的花蕾切忌立刻拿出晒干,须凉一个晚上,时间不少于10小时,然后晾晒或进行烘干水分自然回潮到14%―15%时,密封包装
黄花菜又称金针菜,食用部分为花蕾,其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具有健胃、利尿、通乳、补血、安神等药用功能,被冠之为席上珍品黄花菜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零散栽培在边缘地头,没有形成经济规模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栽培面积逐渐扩大,2005年已突破1000亩,盛产期鲜花亩产量960公斤,干花亩产量188公斤,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我县特色农业的一个亮点
二、管理措施
白癜风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jz/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