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尽情追如懿传,我来帮你们盘点其中
风雨波折无限次,《如懿传》终于开播了。
我知道你们今晚就会开始启动追剧、对比《延禧攻略》、讨论、表情包模式。
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只谈谈原著中谈到的吃食。
对流潋紫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她很喜爱红楼梦。
早在《甄嬛传》中就有不少红楼美食,况且这次写真实背景,把宫廷起居录之类也仔细翻了翻,各种美食移到小说中(当然,还是有不少雷人之处,雷在哪儿?本姑娘自会分析)。
粗粗看了看,约有两百多道菜,有不少是可以复刻的。只要勤快些,几乎没有炮制不出的美食了。
当然,可能有人会借古思今大发幽情,大叹世风不古,难得无污染的食材。
怎么说呢,历史学家房龙说过,请不要对“美好的旧时光”持过于情绪化的态度。
如果古代御厨房的大厨能穿越到你家看看你的厨用设备,感受一下天然气和电磁炉电锅的效率、试试各种好用的小玩意,甚至五花八门的添加剂,指不定撒泼打滚要跟你换啊。
好吧,让我们随着剧情来盘点一下剧中的各种吃喝之物。
一、参汤
雍正死了,一众嫔御女眷都要哭灵。哭得越很越能表现自己看重伦常孝道,作为样板的富察氏当然要哭得撕心裂肺,直接昏厥。
醒后侍女便拿了参汤让她先提提神再等太医来看,如懿也吩咐把参汤拿给挨不得熬夜之苦的宗亲福晋喝。
参汤在这里充当是高配版红牛,撑不住了来一点,效果似乎不错。
书中多次出现饮参汤和参茶的场景,不过古代的簪缨贵胄之爱用人参,但也并不都把人参当做日日要进的补品。
《红楼梦》中凤姐用的调经丸需要二两人参,特别到贾母处寻了些手指粗细的好参,结果被告知参放久失效不能用了,后来还是宝钗找有往来的药行买了好参。
宝钗因此感慨像人参这种东西只是需要新鲜使用的药,自己用不着就应该散赏了下人,否则放着也是朽坏。
可见人参并不是有钱买了就能随意进补,还是要辩症状从医嘱。
另外有意思的是宝钗主动揽了寻人参的活主要是怕外售的人参掺假,《红楼梦》里光提到药材掺假制假就有好几处。
我原来看过的明清小说中也有描述稻米和茶叶以次充好的桥段。所以,太过于推崇古代而贬损现代的小主们在这个问题上就不必太伤怀了,古人也和我们一样有买到假货的悲催时刻。
之所以用《红楼梦》来谈乾隆朝的饮食是有一定依据的。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康熙朝担任苏州织造时很注意研究饮食和菜色,编撰了一本《居常饮馔录》,后来被乾隆收入《四库全书》,说明乾隆对曹寅的饮食观基本上认可。
既然认可,借鉴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不过无论曹公怎么看待人参,小乾皇帝是很喜欢用的,有一本专门记载他使用人参的《上用人参底簿》,据上面记录他在乾隆六十二年末到六十四年初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竟然使用人参多达三百五十九次。
也许是年纪大了,得多用点猛药才行。
二、银耳莲子汤
如懿匆匆见了小乾一面,见小乾双眼带着红血丝颇为憔悴,不禁心疼,便吩咐侍女炖点银耳莲子汤每日悄悄送过去。
银耳莲子汤确实有不错的滋养效果,想小乾隐忍多年,终于在25岁的关口盼来登上王座的激动时刻,未免不淡定,喝点爱妾的体己补品压一压虚火是不错的。
这个补品基本上没有技术难度吧,唯一需要指出的是我曾看有文章说银耳羹容易亚硝酸盐过量,所以不能放过夜,也不知是真是假。
反正吃剩饭总是不好,讲究的人不如用隔水炖盅,一次一盅吃完刚刚好,仪式感也足。
三、红枣燕窝
如懿忙累一天回到自己宫里,宫女赶紧端上一碗来。
燕窝已经快成为女人“对自己好一点”的标配了,从古到今,不外如此。支持者认为吃了对皮肤好、睡眠好、胎儿好,哪哪儿都好。不支持的人觉得成分跟银耳差不多,吃久了还会乳腺增生。
不独女人可以吃,男人也是可以的。
例如《红楼梦》中,黛玉是喝燕窝汤的,但宝玉某日心情不好未吃晚饭,次日袭人给他准备的早餐也是燕窝汤。不知各位小主可愿把你的燕窝羹分一杯给老公做早餐?
小乾也是狂热的燕窝爱好者,每天早晨起来要先喝一碗用“春寿宝盖钟”之类的花哨盛器装着的冰糖燕窝,正餐时候更是喜欢将燕窝与鸡鸭果蔬混合乱炖一锅吃。
例如“燕窝红白鸭子南鲜热锅”、“燕窝鸡丝香蕈丝火熏丝白菜丝镶平安果”之类的菜色在小乾的御菜单上随处可见。
反正他每年仅个人伙食费就高达四万两白银,哪怕把燕窝当鸡窝用也是绰绰有余的。
总之,吃不吃饭燕窝是丰俭由人、各自斟酌。但做这道炖品,只要不差钱,毫无技术壁垒。
当然,光是白晃晃一盏燕窝既无趣也无味,红枣是不错的搭配,即使不炖燕窝每天吃三五颗应该也有不错的养生效果。
四、酸甜杏子
富察氏喝药后侍女拿了酸甜杏子给她去口中苦味。
若论这种蜜饯,宋代是发展巅峰期,宫里还有“蜜煎局”专门研发和制作各种果脯,又兼之名字都取得风雅,想象间应该是很诱人的小食。
杏脯咬起来口感还算不错,但蜜饯之类都是糖分爆满之物,且吃且小心。
接下来如懿要伺候着太后吃饭,一顿饭吃得心惊肉跳,真是一汤一菜均是陷阱。
五、火腿鲜笋汤
太后(也就是甄嬛)是如懿姑母(乌拉那拉氏皇后)的老对头,自然不想让她好过。
好好的汤喝了一口便抱怨,不满意的理由居然是汤太鲜,喝上一口后面的饭就没法吃了。
富察皇后瞅准机会赶紧补刀说笋片虽鲜但吃了伤胃,对太后不适合(在《如懿传》中你们的富察皇后真不是纯情的白莲花啊,颇为阴毒呢)。
这道菜应该是翻阅过某个皇帝的宫廷起居注,里面有皇帝餐前先饮用此汤来吊胃口,也就是开胃。
然而太后想找事,连好吃也变成罪过了,旁边伺候着的如懿只能哑巴吃黄连默默挨虐。
婆婆难伺候,做皇太后的婆婆更难伺候,和自己姑母有陈年老怨的皇太后婆婆简直就叫人没法活了······
说到这汤,因为火腿有盐分,整道汤不加任何调味品就已经好吃到不行,要我做一定选宣威火腿。
六、姜粥
太后嫌弃火腿汤,吃了些粥,觉得粥内淡淡的姜味吃着胃里舒服,给了好评,谁知道竟是如懿做的。原来小乾这几日胃寒,如懿做了嫩姜粥原是为了给心上人暖胃。
粥是人人会做,切点姜也不算什么。难就难在人家用的是御田里的新米,这个就真有点有钱也难求的意思了。
只要看看现在东北的五常米在网上被炒作到什么价格就知道如今想吃点有机的好米有多难。
如果实在没有好米可用,只能咬牙买只好锅子聊做弥补。
七、紫参雪鸡汤
这是一道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菜。
书中说紫参提气,雪鸡补身,后者固然不错,然而紫参通常被认为是草血竭的根茎,主要是清热利毒的,和比较补的雪鸡炖在一起做成药膳实在有些不伦不类。
略查了一下,中药红骨参也有紫参的别称,倒是性温味淡,有点补虚的效果,不知道太后喝的究竟是哪种紫参。
不过无论哪种,均有治崩漏调经的效果,难道是太后常年患妇科病,所以先帝嘱咐多喝此汤调养?
真是个谜之汤饮。
雪鸡具有禽类高蛋白和富含氨基酸的优点,鲜美滋补,因为生在高原上不好抓捕,所以更显得物以稀为贵。
好在现在已经有人工饲养的,某宝上两百块一只给你快递到家,得来也不费什么大工夫。
八、龙须菜
龙须菜只是个统称,大概分两种,一种是藻类,一种是佛手瓜苗,两种看起来都是清爽利口的。
佛手瓜本身就是一种爽脆的瓜菜,竟然连嫩苗也是一道好物品。想到以前从来没有采过瓜苗,真有种错过了好几个亿的感觉。
小乾应该对这道菜也不会反感,因为据说他喜欢吃蕨菜,还给起了个名字叫“吉祥菜”,龙须菜须爪卷曲的样子与蕨菜类似,大概也能沾光博得点好感。
接下来是如懿某次去见小乾带的几味糕点
九、糖蒸酥酪
《红楼梦》中元春考察宝玉的文化课,结果满意,便专门赏了一碗糖蒸酥酪,可见还算是个相对上档次的甜品,否则不至于巴巴的从宫里送出来。
其中也借李嬷嬷之口说了,就是一碗牛奶。
据说是用纯牛奶、酒酿和糖发酵制作而成,吃起来有种糟香气,并且牛奶呈欲凝未凝的酪状时口感非常爽滑,所以很多人喜欢。
也有说其实是双皮奶,总之应该是非常好吃。
十、松子穰
松子穰大概不是一种糕点,而真真的只是松子而已。
《红楼梦》中宝玉到袭人家去,袭人看了半天就只有一味松子穰可吃,还特意吹去了细皮才递上去。
之所以挑松子穰大概因为直接是果实没有经过加工,所以不用怕不干净吃出问题来,而“穰”本与“瓤”相同,基本也是籽实的意思。
松子可做的糕点很多,不过单纯剥了吃也不失为美味。
十一、藕粉桂糖糕
《甄嬛传》里眉姐姐最擅长做这道菜,《如懿传》中成了小乾爱吃的甜点。
《红楼梦》中大观园设宴也有这道糕点,藕粉、桂花都是江南特产,因此算是典型的江南甜品,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卖相也足够好。
要做这个估计用糖桂花比较好,如果是干桂花,香味大概就淡了。
十二、玫瑰山楂馅儿的山药糕
山药糕是老少咸宜的药膳糕点,补脾胃又容易消化,人人适合吃。玫瑰和山楂都有疏肝解郁之效,女性吃起来尤为适合。
若要激发出玫瑰的香味,直接捣碎了花瓣烹饪可能不太行,最好用玫瑰糖。
云南人民喜欢吃玫瑰馅的鲜花饼,所以很多人会做玫瑰糖。但是山东平阴人民不服,宣称本地玫瑰才是经国家批准可食用的。
前年端午节我曾买了瓶平阴玫瑰糖做粽子馅,粽子虽然做得不好,蒸粽子时候的确满屋甜香,令人闻了心情愉悦。
到底哪里的玫瑰糖最正宗我们外行人也搞不清楚,但像我这种风险偏好较低的人买的时候是挑了正规厂家出品有批号的。毕竟发酵过程中的菌落不可控制,手工制作虽然听起来很美,对制作者不熟悉也不敢乱选。
这道玫瑰山楂山药糕比起来桂花藕粉糖糕而言要简单得多,有微波炉和搅拌机的辅助,连烹饪小白都可以做得出来。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山药一定得选铁棍山药,那种比较粗壮的山药看起来容易剥皮,但是水分太多,完全没有办法成型,使你想象的山药糕分分钟变成山药糊。
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都是泪!
今天的就先到这,后面我写好的稿就有两万字,吃货们请随着剧情慢慢看。
祝你们看剧愉快,受虐了别忘吃宵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琉璃君。爱吃爱写,不煲鸡汤不煽情,但以文字慰平生。
琉璃君私语喜欢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jz/1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