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扎根海岛20多年,把龙须菜从山东沿海带
在南澳岛东北端一隅,来自汕头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的一群教授与研究生长期扎根南澳实验站,利用自身的海洋生物学专业知识,长年累月地投身研究南澳的海洋生物养殖产业,带动南澳当地的渔民转产致富。
站长陈伟洲教授就是其中一位。正是他,在年即把远在山东的龙须菜引入南澳岛栽培试验并成功推广。
“我在年7月从青岛海洋大学毕业后,听说南澳岛要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时,放弃到广州工作的机会,来到偏远的南澳岛工作,上岛至今4年,南澳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陈伟洲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陈伟洲在实验站办公室配有两张1.米的床铺,办公桌上堆放了大量的专业书籍。
“现在实验站条件好很多了,以前没有电得自己发电,更没有网络上网。犹记得我当年刚到南澳县科委工作时没有宿舍,只能住在办公室,白天下班后,拉开一张弹簧床就是我晚上的‘家’,那样的单调日子足足过了一年多。”陈伟洲回忆道。
实验站的会议室内,天花板上的两盏吊扇显然已经使用多年,电线有些老化的痕迹。天气闷热,陈伟洲打开吊扇,吊扇发出“吱吱吱”的声音。不过,对于这样的环境,陈伟洲与其他研究人员显然已经习惯。
“到这里做科研工作,就要学会吃苦,要耐得住寂寞。夏天的夜晚,除了要习惯每晚虫蛙此起彼伏的叫声,还有忍受蚊虫的叮咬。想想以前条件很差,现在已经改善很多,再说能住在风景秀丽的海岛,感觉还不错。做科研要学会这样苦中作乐才行。”陈伟洲笑着说。
来源:南方日报
(排名不分先后)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hq/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