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的种植技术和芦笋的营养价值及做法

核心提示: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本期专题主要为大家介绍芦笋的做法有哪些,芦笋的种植技术和芦笋的营养价值等相关知识。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本期专题主要为大家介绍芦笋的做法有哪些,芦笋的种植技术和芦笋的营养价值等相关知识。

芦笋的营养价值

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菜蔬,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

每l00g中含能量75kJ,水分93g,蛋白质1.4g、脂肪0.1g,膳食纤维1.9g,碳水化合物3g、胡萝卜素μg、视黄醇当量17μg、硫胺素0.04mg、核黄素0.05mg、尼克酸0.7mg;维生家C45mg;钾mg,钠3.1mg、钙10mg,镁10mg、铁1.4mg、锰0.17mg、锌0.4一mg、铜0.07mg、磷42mg、硒0.21μg。茎叶中尚含保护血管弹性的芸香甙、檞皮素等物质。

芦笋的生长习性

1、温度: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但最适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在高寒地带,气温-33℃,冻土层厚度达1米时,仍可安全越冬,产量虽低,但质量较好。芦笋种子的发芽始温为5℃,适温为25~30℃,高于30℃,发芽率、发芽势明显下降。用种子繁殖可连续生长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区地上部枯萎,根状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温暖地区,休眠期不明显。休眠期极耐低温。春季地温回升到5℃以上时,鳞芽开始萌动;10℃以上嫩茎开始伸长;15~17℃最适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细弱,鳞片开散,组织老化;30℃嫩芽伸长最快;35~37℃植株生长受抑制,甚至枯萎进入夏眠。芦笋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15~20℃。温度过高,光合强度大大减弱,呼吸作用加强,光合生产率降低。

2、土壤:芦笋适于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透气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芦笋能耐轻度盐碱,但土壤含盐量超过0.2%时,植株发育受到明显影响,吸收根萎缩,茎叶细弱,逐渐枯死。芦笋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凡pH为5.5~7.8之间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最为适宜。

3、水分:芦笋蒸腾量小,根系发达,比较耐旱。但在采笋期过于干旱,必然导致嫩茎细弱,生长芽回缩,严重减产。芦笋极不耐涝,积水会导致根腐而死亡。故栽植地块应高燥,雨季注意排水。

芦笋的繁殖方法

芦笋的繁殖法主要有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

1、分株繁殖:是通过优良丰产的种株,掘出根株,分割地下茎后,栽于大田。其优点是,植株间的性状一致、整齐,但费力费时,运输不便,定植后的长势弱,产量低,寿命短。一般只作良种繁育栽培。

2、种子繁殖:便于调运,繁殖系数大,长势强,产量高,寿命长。生产上多采用此法繁殖。种子繁殖有直播和育苗之分。

3、直播栽培:有植株生长势强,株丛生长发育快,成园早,始产早,初年产量高的优点。但有出苗率低,用种量大,苗期管理困难,易滋生杂草,土地利用不经济,成本高,根株分布浅,植株容易倒伏,经济寿命不长的缺点。因此,除土地多,气候温暖,芦笋生育期长的地方采用外,通常不大应用。但自70年代以来,由于地膜覆盖技术和除草剂的普及,解决了出苗率低和杂草滋生的问题,应用逐渐增多。

芦笋种植常见问题

1、白笋变色:白芦笋作为罐头加工原料,是在收获前经培土软化长成的。一般培土采收的芦笋要求笋为白色或乳黄色,若为绿色或笋尖为绿红色,则为变色。变色的原因,一是土壤过黏或过沙,前者易龟裂,后者的孔隙大,造成缝隙透光而使芦笋见光变色;二是土壤温度高、干燥,培土易干裂或培土过松,土壤孔隙太大透光所致。为防止芦笋变色,栽培中应注意选用沙壤土,精耕细作,使土壤颗粒粗细均匀,水分适中,培土松紧一致。若地温过高,应适当浇水,增加土壤湿度,减少龟裂。如有条件,可覆黑膜代替培土进行软化栽培,效果更好。

2、畸形笋:采收时芦笋嫩茎弯曲,粗细不均,横断面不圆或呈扁圆形等均为畸形。发生原因主要是施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或一次施肥过多,烧坏了嫩茎生长点,或抑制生长点的正常发育所致;其次是土壤黏度大,土块多,培土松紧不一,妨碍了嫩茎的正常生长;再次是嫩茎抽生时,遭受虫害等。防治措施:精细耕地,使土壤疏松,无石块、土块,此外培土时要松紧一致,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3、空心笋:嫩茎中间组织呈空心状的为空心笋。多因营养比例失调,缺少磷、钾肥,采笋期过多追施氮肥,植株徒长造成。防治方法:采笋期要注意合理施肥,特别要注意追施磷、钾肥,不要单施氮肥,以确保地上部分生长粗壮。

4、嫩茎开裂:采笋期,嫩茎纵向裂成褐色深口,并引起腐烂。原因是土壤缺磷、钾肥,植株徒长;其次是久旱遇大水,使嫩茎膨大过快而导致开裂。防治措施:应注意增施磷、钾肥,浇水应均匀,忌忽干忽湿。

5、异味:芦笋味淡,苦味过重或有其他异味,会影响商品价值。产生的原因是受农药污染和浇灌城市废水,或被有毒废气和工业垃圾等污染所致。为此,在培土时不要施用无机肥料;培土前后或采笋期,应严禁使用农药、垃圾肥和浇灌工业废水

芦笋的常见做法

1、凉拌芦笋

芦笋10根,花生油1大匙,芝麻油1小匙,生抽1大匙,白糖1小匙,盐1小匙,蒜2瓣,切碎

①芦笋洗净,取掉根部,放入沸水中烫一分钟,再将一小匙盐倒入沸水中。

②一分钟后,捞出芦笋,及时放入冷水中浸一分钟。捞出后,切成两段,放入盘中。

③在小碗里,混合生抽、白糖、芝麻油。

④锅里放入花生油,加热后(油温不要太高),放入蒜碎,炸一秒中(不要炸糊),立刻将油倒入小碗的混合物中,搅一下,浇到芦笋上即可。

2、培根芦笋卷

西式奶培根克,河虾仁茸克,芦笋克,精制油克,生粉适量。

①将西式奶培根切成12厘米长,平铺在贴板上,洒干生粉少许,用虾仁茸均匀地铺在上面。

②用培根将8厘米长短的芦笋包卷,成卷下五成热的油锅炸熟,倒入漏勺内沥净油,锅内放入芦笋卷对汁下锅快速翻动即可装盆。

3、白芦笋海鲜酥皮浓汤

白芦笋头,鸡骨1个,培根1片,土豆2个,鲜奶油克,蛋黄2个,盐适量,胡椒粉适量,巴西里适量,各类海鲜川烫。

①鸡骨在沸水中飞一下,然后备锅水,水滚后,鸡骨和白芦笋头,一起熬高汤。

②起锅热奶油,放入培根末炒香后将(1)熬好的汤倒入并加入土豆块温火同煮30分。

③捞出锅里的料和部分汤汁,放入果汁机中打成泥,蛋黄加鲜奶油,打成蛋液后,倒入汤里搅拌混匀。

④加入已烫好的海鲜料,下少许盐和胡椒粉调味再烧开。

⑤将汤舀到西餐汤碗中,撒下巴西里,碗沿刷水上盖冷冻酥皮压紧.并在酥皮上刷蛋汁撒点黑芝麻.放入烤箱.度.烤至酥皮呈金黄隆起即成。









































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
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hq/12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