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农业ldquo根底子rdquo
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自疫情发生以来,
麻江县把农业生产和疫情防控科学统筹起来,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多举措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多渠道帮助群众增收,
在抗击疫情中保护好农民“钱袋子”。
人误地一时,
地误人一年。
连日来,
在栗木村龙须菜种植基地里,
村合作社社长蒙开国一直在田间忙碌着,
指导村农们有序下田,
并督促大家拉大间距搞好栽种。
“春天是下田种菜的季节,我们也要赶上农时种好蔬菜,做到不误农时抓好生产,保障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们福利分红不受影响。”蒙开国指着基地里忙碌的村农们说道。
立春后,
麻江县抢抓春耕农时,
全力推动“三农”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确保春耕生产
应播尽播、应种尽种。
为做实春耕备耕服务工作,
麻江县积极引导
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
有序下田、
分时下地、
分散干活,
及时协调农技人员
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
测土配方施肥等
技术指导服务,
真正做到不误农时搞生产,
满播满种话丰收。
“为了响应县委、政府应对疫情和春耕生产两不误的工作,作为乡里面的农技干部,现在需要非常紧迫的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把这个农业生产抓好,争取把受疫情影响的春耕生产损失补回来。”在田里指导春耕的农服指导员蒙开银说道。
疫情来袭,
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和外出务工人员
有序返岗是关键,
麻江县采取积极措施
应对疫情影响促进稳定就业。
目前,
麻江县已经组织
企业复工复产家,
省内就地就近就业人,
省外务工返岗农民工人。
麻江县人社局
还积极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企业加强对接,
分批次组织省外务工人员
送往广东、浙江、东莞、福建等地,
以“点对点、一站式”方式全力服务,
保障外出务工人员
安全有序返岗,
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
对务工农民的影响,
以就业增加务工农民经济收入。
“因为我一直买不到票,政府包车帮助我们返岗对于我们贵州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因为我们不仅可以省多块钱车票钱,也不用那么麻烦的抢票,我们回杭州上班也很便捷安全。”返杭务工人员杨斌高兴的说道。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
麻江县对畜牧、林果、蔬菜等
特色农业的“抓”劲更是没有松懈,
全县上下形成畜牧产业抓龙头,
乡镇抓养殖场,
村抓合作社的一盘“活”棋,
其中全县肉牛产业存栏达头以上,
肉猪产业存栏达11.82万头以上,
存栏家禽48.万羽,
为确保各项生产资料的供给,
支持农业生产资料
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复工复产,
麻江县专门将
畜牧生产运输车辆
纳入全县运输绿色通道,
核发“战疫情、
保畅通”通行证,
确保饲料、兽药、畜禽产品
进得来,出得去。
林果产业主要以
县生态蓝莓产业示范园
核心种植区为中心,
加快推进
大碗桃、酥李等特色水果种植,
优化林果产业结构,
创造出高效高收益产业,
让村民们的钱包越鼓越大。
全县20个坝区特色蔬菜产业
更是在疫情期间铸牢“经济铁笼”,
稳打稳算搞生产,
引进有实力的
贵州珠江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贵州哈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等企业入驻产业示范带,
从而形成订单发展蔬菜产业,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龙须菜的价格比其他的蔬菜好得多,亩产可以达到元左右,还有专门的公司来收购,还可以分红,即使有这个疫情发生,也没有什么变动,我们觉得搞这个还是有奔头的。”正在务农的韦启召告诉记者。
目前,
麻江县已取消境内所有道路防疫检测点,
恢复正常交通秩序,
畅通农用物资及农产品运输渠道,
全县帮扶干部、
乡镇(街道)第一书记、
驻村队员也纷纷
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
听取群众诉求,
做好协调服务,
确保各项农业生产顺利有序进行。
(欧清兰甘宇枫李莎)
本期编辑:王芊茜投稿邮箱:lmmjtg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hq/1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