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见月经量越来越少或闭经,先
我原本今天是接着讲肿瘤类疾病,但是,应群中女性强烈要求,让我先讲讲月经不调病,故将肿瘤类讲座后推第十三讲见月经量越来越少或闭经,先别急下结论说是气血不足或血瘀证我们可能会经常性看到,听到这样一段对话:某女因月经量越来越少,就找一个中医想调调,中医把脉后说:你这是气血不足,血海空虚,给你开点药,一补气,二补血,三活血化瘀,吃吃就恢复了。但实际结果是什么样呢?我常见到的有二种:其一,服药后患者出现了上火症状。患者复找大夫,大夫说是虚不受补所致。其二,服药后患者出现了月经闭经了。患者复找大夫,大夫说是患者寒湿太重,气血不活所致。每当我听完患者给我的陈述,都会令我非常尴尬,让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她,因为这是这个行业中的普遍弊端现象。
首先是关于气血不足的问题,我们来共同分析下。古时,因交通不便利,运输不发达,造成了人的饮食品种单调,营养不良问题严重,故而,气血不足者多,今日世界,可谓是只有你没想到,没有你买不到,只见天天肉禽蛋奶不断,没见吃了上顿没下顿,营养不良。所以说,现代人营养过剩者多,营养不良者微乎其微,就连现代要饭的,营养过剩者也是多之又多,何来营养不良所致血之虚,气之虚?那么,气血不足论怎能有成立之条件?盖气虚者,必症见吸气易而呼气难,说话少气无力,好思多虑,四肢乏力,倦怠嗜卧。最简单的鉴别方法是,让她跟别人吵个架,她会吵着吵着,面色苍白,自己就没声音了,瘫坐在地上。而气盛者,也让她跟别人吵个架,你会发现,她会越吵越有气,嗓门会越来越高,面色紫红或紫青,蹦着跳着,越吵越来劲,这就是气盛证(也叫气有余证)。圣人曰:气有余就谓火,故补气就是补火,今人气多有余,故补气则必上火,而虚不受补论又如何成立,我曾细查收藏之古代名医著作,根本就查无此证,所以,今医谓虚不受补而致虚火生发,是辨证错误所致。血虚证者,必症见面色恍白,面无血色,走路飘飘欲倒,眼神迷离恍惚,负重则头晕乏力。而血盛者,必症见面色黄黑,头重脚轻,走路有声,铿锵有力,说话声高气粗,怒与急则头晕目眩。这就是血盛证。我已如此给你们陈述清二者之鉴别,那么,就请你参照对比一下,看看你到底属什么证,结果自知。其二,闭经,古时之人多碱性食品(主要是在绿色苦味的蔬菜或野菜中,富人常吃的少,穷人常以此为主食),故而遇闭经多属血瘀证。现代人与古代人的饮食偏嗜习惯恰恰相反,可谓是穷人偏嗜甜,肉,高脂肪,高淀粉类生湿助热之品,富人已改吃野菜,素食了,故而,今之大多数人体质都是酸性体质,症见大腹翩翩,吸气难,呼气易,体态臃肿,此痰浊淤阻证也(简称痰淤证),非血瘀证也。明朝名医俞嘉言在给一富人夫人看病时就论述过此证,谓:偏嗜肉腻,致痰浊壅塞胞宫(即子宫),其病宫脂肥厚,痰淤胞宫证也。而我们今天的大夫只知有血瘀证,不知有痰淤证,文字简化之害也,教条教育之害也。盖瘀者,血之瘀也,淤者,痰之淤也,郁者,湿之滞也。故,见血瘀者必活血化瘀,见痰淤者必活血化淤,见湿郁者必行气活血,此三证惟湿郁与痰淤易兼得,血瘀为独立者也。活血化瘀类药适用于体枯瘦,口渴喜饮,舌体枯瘦,大便干燥,皮肤干燥,睡眠多梦,精神亢奋,好动而不喜静,这些所有症状集于一身之月经量少或闭经者,方可谓血瘀证。血瘀证者,饮食宜大量吃杨桃,梨,猕猴桃,苹果等富酸性兼清热类水果,它能缓解血瘀证,对血瘀型闭经者,如服活血化瘀药,效果颇佳。活血化淤类药,适用于肚腹肥胖,脂肪多而肌肉少,口渴而不便秘,舌体胖大,皮肤即油又干或伴痘疮,吃辛温水果或羊肉易上火,这些所有症状集于一身所出现的月经量少或闭经者,谓痰淤证。痰淤证者,饮食宜大量吃贝壳类食物,素食者可大量食用海带,海藻,龙须菜等海产蔬菜,大忌水果和甜,肉,高脂肪,高淀粉,大枣,桂圆,荔枝,核桃,樱桃等食物。乃痰为湿热煎熬营养液,浓缩结聚所成,本质属热,故需忌补血生热之品,又此类食物与水果若过食,反能令月经量更少,甚至诱发更严重兼复杂性的闭经。这就如同一个人,欲送快餐至南门,走到北门时,发现北大街堵车了,过不去了,中医谓此证为痰淤,并告诉你不能补气补血,乃补气补血如无视堵塞而拼命往里挤,会导致堵塞之缝隙被完全被堵死,或诱发更大范围的堵塞,这也是我之所以见痰淤证,不准你们吃桂圆,荔枝,大枣等甘温补血类食物的根本原因。乃本为痰淤证,你又忙中添乱,让补进去的血也淤积于路上,反令病情复杂化了。行气活血类药,适用于舌体胖大,口不渴,不喜饮,大便不成形或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然大便又不干燥,四肢常酸楚乏力,脾气易暴躁,皮肤不干燥,反易出现脚气,汗脚,这些所有症状集于一身之月经量少或闭经者,谓湿郁证。湿郁证者,饮食宜大量食用苦味绿色蔬菜,或冬瓜,薏仁,扁豆,高粱米等碱性食物,大忌与痰淤证同,若伴闭经问题,宜参照痰淤证之治法和饮食要求。当然了,你们会问我,诸如大枣,羊肉,韭菜,桂圆,荔枝,核桃,樱桃等水果与肉,啥样的体质可以吃,我在此告诉大家,惟湿郁证偏寒证者方可吃,无非此类证在现实社会中,几乎已绝迹,但在古代时常见,多为穷人家偏嗜土豆,粉条,玉米等酸性偏凉性食物者所诱发之常见病,故而宜多吃此类水果与羊肉,以令精血速补,正气速生,这也是治湿郁偏寒证之方法。但不适用于湿郁偏温或热证来用。综上所述,血瘀,痰淤,湿郁都可造成女性月经量少或闭经,但此本为三证,圣人说:证不同,药有异,不可混淆,免生祸端。今已道明辨别,不知你们可否明白?听我一句话吧,别在胡整了,该清醒了,谢谢。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hq/1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