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玉江老憨
在宝塔区麻洞川乡樊村,有一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占地多亩,种植的全都为蔬菜。目前,共拥有大弓棚多个,日光温室及阴阳棚多座,露地菜亩,所生产的蔬菜品种达60多个,成为延安乃至陕北实力较为雄厚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创建并经营这个示范园的人便是“老憨”。
“老憨”其实并不憨,更谈不上傻。他姓韩,名士劲,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已年过五旬,现年52岁。只因人长得精瘦,脸膛黝黑,为人诚实,做事果敢,说话快言快语,性格倔强固执,敢于为认定的事业较真,所以,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老憨”。
见到“老憨”是在他的蔬菜科技示范园里。望着大田和各类棚里一尘不染、青翠欲滴的众多菜蔬,听着他滔滔不绝地经验介绍,我被“老憨”的眼光、胆略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折服了!
韩士劲,原籍安徽阜阳。家中现有7口人,妻子、大儿子和儿媳妇、两个小孙子及小儿子。一家人除了两个年幼的孙子外,全都参与蔬菜种植与经营,整日忙得团团转,日子过得充实自在!
然而,在这之前可不是这样。用士劲自己的话说,那是一段极不平凡的创业史。
韩士劲从小家庭就不是很好,可不幸的是雪上加霜。在他17岁那年,父亲病逝,姊妹五人靠含辛茹苦的母亲拉扯长大。家中排行老二的他,向来身虚体弱,干不了重活,难以给家中添力;在校学习成绩也一直上不去。对此,母亲发愁,老师失望,同学们嘲笑,认为他压根就不是块读书的料子,将来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这在小小的韩士劲心理留下了永恒的记忆。“难道自己真的就没有出息了吗?社会那么大,干什么不行?”一贯好胜心极强的他,忽然想起爱迪生说过的一句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于是,初中毕业的他,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只身走向社会,踏上了漫漫创业之路,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闯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子来!
可是事业从何开头?眼下的路又该怎么迈?他惆怅得彻夜未眠,陷入了苦苦地思索之中。经过一段苦思冥想,终于理出了头绪。经商?对,经商!于是,他咬紧牙关,狠下心来,决定从贩卖绿豆开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闯荡一番,以此锻炼和提高自己。
还算幸运,起步阶段竟然取得了小小的成功。虽然一年下来没赚来多少大钱,但对生长在农村而又年轻的他来说,收入委实不错!就这样一干就是5年。
年,韩士劲与同样为初中毕业的邻乡女青年朱成琴结婚。成家的他,再也不满足在本乡田地里做小小的贩卖绿豆生意了。认准的事就要干,谁也拿他没办法!他不顾妻子和母亲的强烈反对,毅然离开家乡,走南闯北,转向贩卖蔬菜。失败,成功;成功,失败。可以说受尽了饥寒,吃尽了苦头,三次还险些因运菜车辆肇事而送了性命。
“正视困难,才不被困难所击倒;开拓创新,才会让生意迎来商机!”这几乎成了老韩的口头禅。是的,在20多年的蔬菜营销中,他深深懂得价格、质量、运输是做好蔬菜营销的三大关键问题。这些年来,他成功也成功在这三个环节上,失败也失败在这三个节点上。一句话,只要把握好这些关键环节,就能够在蔬菜营销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韩士劲又一次清醒了头脑。他想,如果自己拥有了蔬菜种植基地,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赢得这几个方面的主动,扩大蔬菜批量,增加蔬菜种类,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蔬菜质量,控制蔬菜价格,从而进一步降低市场风险,拓宽生意盈利空间。尤其是在种植品种上,可以引进试种一些新、奇、稀的蔬菜品种,进行研究示范,实现“南方蔬菜北方种,外国蔬菜中国种,野生蔬菜园里种”的目标,尽可能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不久,在同行朋友的引荐下,韩士劲惊奇地发现,延安以南、距离市区45公里的宝塔区麻洞川乡,川道宽阔,有着土地资源、水资源较为丰富的优越条件,加上延壶(延安至宜川壶口)旅游专线穿境而过,两岸青山环绕,生态植被极好,是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最佳之地!再不需要过多地去思考了,他当即就做出了决定。年春,在宝塔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区蔬菜局和招商局的牵线搭桥,韩士劲与麻洞川乡党委、政府反复洽谈,终于签订了以每亩年元的价格、一次性租用该乡樊村亩川地流转合同。涉及农户多户、多人。农民除了每年每亩拿到元租赁金外,还可以每天按元的工钱(另加中午管一顿饭)在他租用种植的蔬菜地里打工。这样,士劲有利,农民更有利,等于一亩地获得两份收入。
就这样,韩士劲的蔬菜种植基地作为招商引资项目正式落户麻洞川乡樊村了,挂上了“农邦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牌子,紧锣密鼓地开始建设。然而,对于老韩来讲,种植毕竟不如营销那样轻车熟路。第一年投入万元,引进的20多个蔬菜品种全部上了露地菜,基本属中、低档品种。由于种植、管理经验欠缺,一年下来,除去开支,回收还不到50万元。这样的经营状况不被亲人和朋友认可,妻子整日唠叨不停,儿子沉默不语,就连樊村周围的群众也觉得老韩不是老韩,而是“老憨”!于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勇往直前的劲头丝毫没有挫败。经过再次反复总结琢磨,他重新调整了发展规划,正式注册成立了延安市宝塔区农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任总经理,聘请了技术管理人员,二次投资万元,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轰轰烈烈地大干中,年7月,延安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强降雨袭击。宝塔区是重灾区,麻洞川乡的灾情则更为严重。韩士劲所建的多亩农业设施及露地菜被洪水全部淹没、冲垮,几乎绝收。望着自己付出的心血、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全家人站在河岸边抱头痛哭!是呀,万元花去了他20年所有的积蓄。这可不是一笔小数,谁不着急,谁才是憨憨呢!可这又该怎么办呢?
洪水过后,痛定思痛的韩士劲留下两个工人收拾场地,自己带着家人回到延安。在妻子、儿子还没有从悲痛中缓过神来的时候,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卖房!借钱!贷款!我要重新开始!”难道他疯了?家人为他这个荒唐的决定几乎崩溃了,儿子一气之下彻夜未归,妻子骂了半夜,用小孙子的话说:“家里的钱都让爷爷花光了!”但是,他那种执拗的性格谁又能拗过?他再次筹集到万元,开始了灾后重建。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方汇报,向上争取到多万元救灾款。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厚爱和支持,上级政府的关心与帮助,让困境中的韩士劲更加坚定了重新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为他建成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始终拥有着‘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心。”韩士劲显得很自信:“天灾,无法改变,但是不被天灾所折服才是真正的英雄!”是啊,从灾难中站起来的他意志更坚定了,劲头更充足了!面对被洪水冲刷过的“示范园”,他按照自己重新调整的发展规划,以建设“特色瓜菜生产、休闲观光娱乐”为主题,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和品种,以建成集试验示范、标准生产、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目标,不断拓宽蔬菜生产、生态休闲、生活娱乐三个方面的功能,使其成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一大乐园,青少年学习农业知识、接受生态环保的教育基地。为此,他就地取材,将河边洪水冲积下来的石块经过加工改造,做成了假山,假山周围设置了喷泉;又在园区内挖建了一个人工湖,放置了游园小船,人工湖心建设了仿古凉亭;湖的旁边又挖了一座莲藕池,种上了江南的莲花。在此基础上,还逐步完善了园区走廊,聘请了厨师,开办了农家乐。不久,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种植、采摘、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逐渐成型。现在的园区分为瓜菜新品种及新技术展示、日光温室和大弓棚生产、优质农产品加工与服务、生态休闲旅游并度假四大功能区。所建成的联动温室占地5平方米,冷库占地0平方米,加工车间占地0平方米。绿色无公害瓜菜远销北京、、四川、河南等地。娃娃菜、荷兰豆、龙须菜、芥菜、美人椒、西兰花、广东空心菜、法香、圆生菜等多种中高档品牌菜供不应求。同时,还成为延安不少大型餐饮饭店的定点瓜菜供应商。现在,园区拥有蔬菜高级专业技术员2人,经营管理人员2人,长期生产员工48人,固定资产已达0万元。年瓜菜总产量已达吨,销售收入万元,其中纯收入达到60万元。年上半年营销收入多万元,其中纯收入达30万元。示范园的建设,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劳务输出,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也推动了当地乃至整个延安现代农业(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
坚韧不拔的韩士劲,这个当地群众眼中的“老憨”,如今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而且事业正干得红红火火,被人们称之为“南方飞来的金凤凰”。眼下,农邦农业科技示范园已成为区、市两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并正在申报争取省级农业示范园区。
再次站在汾川河边,望着轻轻流淌的小河,韩士劲笑了,妻子、儿子也开心地笑了,他们笑得那么坦然,那么灿烂!因为他们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文中为网络图片,非实景)
作者简介:祁玉江,男,汉族,大学文化程度。曾任中共志丹县委书记、延安市宝塔区区委书记等职,现为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自幼酷爱文学,余暇之际,笔耕不辍,坚持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散文》《十月》《散文选刊》《延河》《美文》《延安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二百万余字。著有《我的陕北》《故土难离》《红都情深》《山路弯弯》《登高远望》等15部散文集;随笔集《杂树生花》;合著长篇纪实文学《壁上红旗飘落日——红都志丹纪事》;主编大型文化丛书《志丹书库》《宝塔文典》《陕北说书》《七月七月——宝塔区年防汛抢险救灾纪实》。年8月散文集《我的陕北》荣获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年12月,散文集《故土难离》荣获第三届柳青文学奖。9年、年荣获“陕西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人物”称号。
投稿邮箱:
qq. 电 话:作品要求:原创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名人传记、书画摄影、人物纪实作品
你的赞赏作者会知道
赞赏
人赞赏
乌鲁木齐白癜风专科医院云南白癜风正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gx/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