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月谷的日子
听说,你来了;听说,你离开了!十年后,你还好嘛?
致曾经的自己
十二年前我加入了日月谷,十年前我离开了,离开前一个月记录了这两年人生美好的岁月,当时只分享给了弥春常,应该是让他看看有没有错别字,然后、然后、然后我就忘了。
时隔10年弥春常同学提醒我当年留有文字,并把原文发了过来,所以就有了今天的推文。
以下文字没做任何更改,希望时光可以追溯到当年,
我们一起在日月谷的日子
5.
02
日
Riyuegu
月谷
我来过
要离开日月谷了,心情说不出的复杂,不知是喜是悲。喜的是要开始新的生活了,而且是第一次按照自己的希望和意愿选择的;悲的是要离开让自己迅速成行长的地方,心里难免会不舍。回望近两年的南方生活看似无聊的日子仔细想想还是蛮丰富多彩的,或许身在其中时没有觉察。
序
初抵厦门
初抵厦门
XIAMEN
当飞机离开大连冲上云霄的时候,那种持续了很久的憧憬未来的心情一下子没了,随之而来的是因对未来的不可预测而倍感惊恐。第一次踏上南方土地,第一离家如此之远,第一要面对语言不通的环境,第一次要承担起一个部门的责任,第一次有人称我为“石经理”……
出了厦门高崎机场,初春里东北不曾有的暖意迎面而来,芭蕉、蒲葵这些只有在电视见过的热带树种更让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可是这种初印象还没在脑海中扎根,现实与想像的落差差点没让我放声大哭。
厦门,一直感觉这是个很洋气的名字,沿海城市、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率先富起来的城市她应该发展成什么样了?伴着这样心情漫步在厦门大街小巷时,我突然有种受骗的感觉,一个城市已经比其他城市先发展了近20年,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破破的老房子、狭窄的街道、很高但没有几座的楼宇、闷闷的天气、似蓝非蓝的天空,要不是同事很热心的陪我出来转转,我的眼泪真的就流淌下来了。
这就是初抵厦门的心情,还好我始终觉得人也好城市也好都有她好的一面,第一印象不好,并不能代表全部。
日月谷初印象
如果沉默太沉重
别要轻轻带过
日月谷初印象
RIYUEGU
与厦门的最初印象正好相反,日月谷的美确实超出我的想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用心良苦、匠心独具,这让我失落的心多少找回了一丝安抚。
日月谷的美,是那种超凡脱俗的,虽然看起来不会雍容华贵。原生态的装饰用料、原汁原味的东南亚装饰品、朴实无华的员工,一切看以来都是那么贴切、自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呈现给大家的都是完美的画卷。参观过岛内号称超豪华的酒店,步入其中确实感觉到了物品的昂贵价值,但同时也嗅到了一种用人民币堆积起来的俗不可耐。有时候品味和金钱并不成正比。当时空跨越了两年,今天再次翻看日月谷,发觉美其实是可以永恒的,真正的美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让人出现审美疲劳。如果您到访过日月谷,您一定会与我有同感,如果您还没有涉足其中,自持笔墨见拙的我就留给您个想象的空间,播出个念想让您亲自见证一番。
我是谁
天外来客
天外来客WHOAMI
最初大家对于我这个前无古人、横空出世的客服经理视同外星人。我说话对方听不懂,对方说话我听不明白,经常为了一件小小的事情要沟通交流半天,我要是只面对厦门地方语言也没有什么,偏偏这些经理们来自五湖四海,开例会的时候我真的是一句也听不懂,天天迷迷糊糊瞪着大眼睛傻傻的望着大家绘声绘色地报告工作,那个时候我的偶像应该是王总,一个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居然可以听得懂“奇国异语”。生活中,经理们也经常因我对南方的无知而提出的“愚蠢问题”笑得前仰后合,由此几位经理冠名于我“傻得可爱”,当然我也会反击的,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等你们到了哈尔滨看我不笑话你们才怪的”,可是这句话起不到任何震慑作用,对方最有力的回复就是“哈尔滨,我不去”。酒店外面有一个菜市场,从那回来我发觉我更郁闷,因为无论水果还是蔬菜,大部分我都不认识,什么槟榔、枇杷、莲雾、苋菜、龙须菜、番茄叶等等,看得我眼花缭乱;站在摊前还没说话人家就已经认出我不是闽南人,卖价自然就长高了,后来我发觉我比较受小贩们欢迎,了解一下原委才发觉因为我买东西从不问价,自觉占便宜了,其实都被人家不知宰了几回了,唉!
欢乐时光
日月谷众生相
日月谷众生相
WHOARETHEY
日月谷按规模来讲其实员工并不多了,但是如果真的逐一评论,估计此文得写道年。既然是众生相,还是每个部门选个代表提一下吧。(就按每天例会的坐席顺序)
刘秀吟—营销总监
她可爱的秘书称之为“胖胖”,大部分营销部的人叫其“老佛爷”,一月份营销部开始排练春酒表演节目—群英会时,她又多了一个绰号“灭绝师太”。先不多说,单凭这几个雅号,您对她是不是也有了一、二分的认识了。
张蕾—企划经理
典型的书生形象,一副眼镜、白白无褶的皮肤、条理清晰的语气,不认识的还以为哪个大学的学生来实习呢。
牟蕾—会所经理
当我怀揣着懵懂在大学里游荡时,与我同龄的她已经是江湖元老了。第一天正式进入社会就认识她了,这么多年除了休息、睡觉几乎天天碰面。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见到她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是香港人?”,足以见其洋气十足。
陈国洲—前厅经理
第一次见到他的人都会冠以他“精明”二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他精明之下透着单纯
纵兆坤—露天经理
纵经理有一别名“老狐狸”,至于雅号的来源已无从考证了,但确实是名副其实。
陈开春—客房经理
做事不温不火、说话慢条斯理、长相还说得过去,见到他夫人的人都会感叹一句,你怎么把你老婆追到手的,足以见其内涵十足。
行程—餐饮总监
自持跟他比较有缘是因为其夫人是哈尔滨人,另外还有几年在哈尔滨工作的经历,自然共同语言不少。看看他近几年的阅历,猛然察觉名副其人。
李罡—工程经理
睿智应该是他最好的评价,跟他混熟了就会知道喜欢一个人时什么叫“身高不是问题,长相不是关键”。
黄声鸣—安保经理
长得酷似多拉A梦,经常在大家争论的不可开交时,他的一句话就盖棺定论了,而且绝对息事宁人。
黄潮云—培训经理
典型的外语系人才,中式思想与舶来思想并存。
周盈宏--财务总监
看他走路你一定以为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听他讲话一定以为问题非常严重,看他的表情一定以为这个月老板没给发薪水。哈哈!
游正佳—总务主任
外号“老油条”,看来这个姓对他已经就是最贴切的评价了。
萧珠宝-总经理
一听就是老外讲的汉语但经常会说出几句作为中国人都没有听过的俚语,不知他什么时候是西方思想,什么时候又转到了中式思想。
厦门天气
厦门天气
WEATHER
习惯了四季的变化、习惯了夏雨冬雪,猛然间四季没了、夏天不再清爽、冬天不再飘有雪花,自己是在哪里?在半梦半醒之间经常会有这样疑虑。在哈尔滨三伏天才会有的闷热天气这里是司空见惯,房间就是个大蒸笼,衣服会发霉,只听过没见过的中暑就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同一个太阳在这里好像要大上4、5倍,晒得人眼前发黑,有几日没见到我的会员都会问一句“石磊,你去非洲旅游了?”;还有,蚊子如同轰炸机,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你,看着满身被蚊子叮咬的痕迹抓挠得如同筛网,我欲哭无泪呀!夏天好不容易熬过去了,本以为冬天会比哈尔滨好过,谁知道海洋性气候的冬天更是让人深恶痛绝,Rebacca睡觉要戴胜帽子,我睡觉要盖上四层的被子可是还是感冒了,房间象冰窖,外面象地窖,天呀!这还能不能让人活了。
民族文化
来到南方才发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此渊源,功夫茶、祭奠的佛祖、古老的民间风俗、让人垂涎的风味小吃,这些都让我这个东北人汗颜。
先说功夫茶,南方人把这个文化也带到了东北,但东北人对它怎么也不感冒,一次就一小杯根本不解渴,这种喝茶方式与东北人的性格严重不符。来到厦门--功夫茶的故乡,性格再迥异也被浓浓的氛围打动了,原来功夫茶不是用来解渴的,厦门人从来不会渴的时候才喝茶,只要有闲暇就会品尝。至于茶叶价格从几十到几万不等,茶叶的价值同时也是最能体现南方生活水平确实高于北方,如果把茶叶作为礼品送人,几百块钱的对方肯定让你拿回去,几千块钱的还可以瞟一眼,直到上万块钱的才会漏出微笑。这要是在哈尔滨有人送我一斤上万块钱的茶叶,我非得用一句地道的东北话回复“你糊弄谁呢?”
再来说说保佑人民幸福安康的佛祖们吧。厦门和台湾近在咫尺,不知是谁影响了谁,妈祖是两岸人民共同信奉的神灵,每年虔诚的台湾信徒们都会组团来厦门这边拜祭。厦门在信奉妈祖的同时也有当地的佛祖,那就是保生大帝(据说我们日月谷的温泉水与保生大帝有着不解的渊源)厦门人一直认为每年超强台风来的时候,厦门能得以顺利躲过,全都仰仗保生大地的庇护。日月谷坐落在郊外,周围的每个村庄都有土地庙,而且每个庙的香火都很旺盛,这也是与东北最大的区别。
说到民风民俗,不得不提到博饼。博饼是闽南地区在中秋节期间进行的一项民间活动,作为外地人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中秋节了,同事朋友们围在一起用掷骰子的方式来赢取礼品。每逢此时你就听吧,厦门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就传出来筛子与瓷碗相碰撞的声音、人们获得奖品时的笑声、与大奖失之交臂的惋惜声,真可谓是撞声、笑声、惋惜声,声声入耳。
民以食为天,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厦门的菜系偏清淡这让我这个东北人属实适应不了,到那吃饭第一件事先让老板拿盘咸盐来。但是大浪淘沙,厦门菜还是有几样让我难以忘怀,沙茶面、肉粽是我的最爱了。沙茶面汤头呗香,里面会根据个人需要可以添加鸭血、豆腐、鸡蛋、肉丸、肥肠等,最有名的沙茶面馆是叫四里沙茶面,一到用餐的时候,那人呀,不挤个20分钟你是排不上的,最让我佩服得就是那些小店员,记性超常的好,客人点什么都用脑记,点完后也不用马上付账而是吃完走时再付,真的是绝了,一笔帐也不会错,老板真是教导有方。至于肉粽街面上卖的当然好吃了,但我最爱吃的还是董事会秘书Coco妈妈做的了怎么吃也吃不够,肉粽里面会添加鹌鹑蛋、蘑菇、腌肉、虾仁等,真的就比北方的放了大枣、花生的粽子好吃。
爱上厦门
对厦门印象的转变源于与刁文莉那次华东之旅。华东城市都好于厦门,但以上海为首的华东城市的人真是没什么魅力。国际大都市,就那服务态度,那种因是上海人而对外来人的不屑?!在上海的第一天打了一天的架,第二天不打了,不是怕了,而是累了。这时我才发现城市再好,如果人情是淡漠的,这个世界还是冰冷的。回到厦门,我问路时对方热情耐心的回答让我心醉,车子川流不息无法到达马路对面而你只要伸出手司机自然会停下为你让路让我知道以人为本,在这里看不到东北老百姓“连年的征战”,在这里看不到对外来人鄙视的目光。由此以后,别人再问起我对厦门的看法时,我都情不自禁的流露出对厦门的眷爱。
后序
其实很早以前就想把在日月谷的生活记录下来,但是由于人类的惰性,直至要离开才开始动笔。在筹划的时候感觉有好多东西都想写,可真正着笔时又茫然了。对厦门的描述也好,对日月谷的感叹也罢,都未必是客观真实的,但都是我的感知和眼里见到的。虽已写到后序,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还是会有插叙的。真正要走了,我发自内心的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就是由于他们才会让我痛彻心肺的成长,从依赖到独立、从无知到明理、从气傲到平和,虽然我曾没办法接收他们,但是走过了,情智提高了,也就无所谓了。
要走了,厦门会是让我留念的城市,虽然她的天还是那样似蓝非蓝……
十年后回首当年日月谷是什么样子,欢迎日月谷人下一期推文哦
End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复发怎么办北京医院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gx/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