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家书屋特色模式之二丨辉南模式农

辉南县样子哨镇万宝村位于辉南县西南部,全村共有人口多人,常驻人口人。自年村农家书屋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他们不断探索书屋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套“接地气”的管理办法。

农家阅读点

1提供贴心服务,满足农民群众新需求

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省、市、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建设工程推动落实,多次对万宝村农家书屋建设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有力促进了部门、社会和农民的良性互动。

农家书屋成立之初,由于农民朋友的文化基础差,读书的意识不强、氛围不浓,怎样使农家书屋不成为“摆设”,不流于形式?

为此,他们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农民的需求,分析农民的心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村耕作时间进一步缩短,多数农民是“半年闲”,业余时间主要是打麻将、看电视。

其实,农民也有丰富知识、增长见识、缩小跟城里人差距的渴望。小孩子要看动漫书、学生们要查学习资料、青年人要学习致富本领、中老年人需要养生保健……为此,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丰富书刊阅读种类。对农家书屋的图书进行分类整理,及时补充更新了适合各类人群、各年龄阶层的书籍种类,如童话故事、中外名著、学生教辅、法律常识、养生保健、作文选、小说集、瓦工电工操作、各种实用种植、养殖、栽培技术、报纸新闻速递等,不管谁来了,都能找到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开展读书评比活动

创造舒适阅读环境。保持书屋的环境整洁、卫生,阅览室内桌椅等设施分布合理,摆放整齐,图书报刊按照标准陈列,增设了饮水机,准备了茶具等用品,把书屋归置的比家里还要舒服。即使是到书屋歇歇脚的农民,也会忍不住顺手拿起一本书翻上几页。

小朋友参加朗读活动

拓展书屋服务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群众对书屋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每逢春节前后,返乡的农民工回到家乡的书屋,不再满足于读书看报,而是寻求网络技术给大家提供的精神大餐。

为此,书屋里增设了电脑,连接了WIFI,把网络引进了农家书屋。同时将农家书屋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建设活动场地多平方米,配备健身设备,使文化体育与农民的精神生活融为一体,使农家书屋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小小的农家书屋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

2强化自律自治,探索书屋管理新路径

过去,农家书屋的日常管理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存在书籍底数不清、丢失损坏严重、不能定时开放等问题。几年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他们尝试采用了“4+2”村民自治管理的办法,具体就是造了4个本子,添了2样设备。

4个本子是《图书登记簿》、《借阅登记本》、《捐书登记本》和《征求意见本》。

2样设备是设置了监控和小黑板。

村民借书填写《借阅登记本》、把自己家的图书捐给书屋与大家分享填《捐书登记本》、对书屋有意见和需求填《征求意见本》。监控设备用来实时记录书屋的借阅和活动情况,小黑板用来及时通报借阅信息、提出表扬和批评。书屋的门不上锁,24小时随时来,跟回家一样。

村里一些读书爱好者志愿投入到了书屋的管理和建设中,对书籍进行分类整理、建档立案、分类摆放,制定读书计划,带领村民共同学习。

通过这种自治自律的管理方式,积极营造了“读书是品位,爱书是修养”的良好氛围,为建设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发挥农技引领,创新融合发展新模式

农家书屋的建立不仅保障了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而且使农民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让更多的农民朋友通过知识的更新和眼界的开阔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农家书屋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以点带面扩展阅读阵地。

根据农民不同的知识需求和兴趣爱好,以村农家书屋为阅读中心,在此基础上建立多个农家书屋阅读点,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农家书屋新型发展模式。发挥读书志愿者的引领带动作用,分别组成四个学习小组,即特产种植小组(包括天麻、蒲公英、龙须菜、山野菜等)、产品研发销售小组、微电影编辑表演小组、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小组,把农家书屋搬到了田间地头、搬上了农民家的热炕头。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广大农民的农业科技意识,丰富了农民的科技知识,促进了农业技术应用,还有效延伸和扩展了农民的阅读阵地,使万宝村的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在生产之余学习、“充电”的好去处。

开展《我的书屋我梦》读书朗读活动

农技结合促进提效增收。

在热心的读书志愿者中,村民曹全有是农家书屋的常客。

近年来,他在吉林省创意农业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辉南县创意农业种植合作社,建立了种植产业示范基地。他致富不忘众乡亲,在自己家中建立农家书屋阅读点,带动村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天麻、蒲公英、龙须菜、山野菜等特色作物的种植技术,研究讨论农产品研发、加工和销售等问题,通过科学种植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他带动周边50多户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天麻多亩、蒲公英多亩、龙须菜80多亩,研制了3项天麻食品,年产值达多万元,合作社农户年均增收近2万元,实现了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愿望。

文化活动搭建展示平台。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们还借助农家书屋的平台,开发万宝村的旅游项目。一方面借助有力的地理文化优势,发展当地(甘饭盆)的历史传说和杨靖宇部队地下粮库的红色文化;另一方面通过独特的青山绿水和万亩湿地资源----国家湿地保护区开发旅游项目,设计了10种旅游礼品,建立了1个影视基地,拍摄了5部专题片和微电影,民间剪纸艺术、舞蹈和二人转表演、微电影摄制等项目也成为了万宝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创作的微电影作品《篱笆墙的风波》

万宝村农家书屋,不是黄金屋,也不是颜如玉,它是一块磁石,将村民的人心凝聚到了一起;它是一个平台,为农民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机会;它是一个阵地,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不管是讲技术,说法治,谈养生,还是论时事,村民们都头头是道,大家正在不懈的努力,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阔步迈进。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最佳医院选择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gx/89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