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李沧区陇南康县千里良缘一线牵
2月13日上午,青岛——陇南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召开。甘肃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马世忠,山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市委书记孙雪涛出席会议并讲话,青岛市委副书记杨军主持座谈会。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青,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牛俊宪首先分别介绍了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马世忠首先代表甘肃省委、省政府向青岛帮扶陇南表示感谢,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由青岛对口帮扶陇南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进一步加强区域扶贫协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陇南乃至甘肃迎来的重大发展机遇。
东西扶贫协作青岛——陇南
重点在五个方面开展协作帮扶
开展产业合作
组织劳务协作
加强人才支援
加大资金支持
动员社会参与
青岛市——李沧区简介青岛市李沧区是青岛市内四区之一,位于青岛市市区北端,东枕崂山山脉,西临胶州湾,南接市北区,北靠流亭国际机场,是进出青岛市的咽喉之地。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人。
美食
三鲜锅贴
虾仁水饺时蔬鸡肉盘丝饼
蔬菜王将面
酸辣荞麦面
美景
著名景点:青岛世园会
青岛世园会园区规划总面积公顷,分为主题区(公顷)、体验区(77公顷)两部分。其中,主题区体现园区规划创意主题及主要展览展示内容;体验区主要是疏解人流、补充功能、突出地方特色、增加招商招展能力、为后世园发展预留空间。
著名景点:青岛世博园
青岛世博园传承了世园会植物大观特色,园区绿地覆盖率达到71%,拥有的种原有植物和去年余种新栽植的各类植物,是可称为“天然氧吧”的“生态旅游王国”。
著名景点:青岛梅园
始建于年,占地近亩,现有梅花品种多个,其中世界稀有品种26个,梅树近2万株,梅花盆景多盆,是继武汉、南京、无锡之后中国第四大梅园,也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一片梅林。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梅花之乡”,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全国重点梅花栽培、繁殖、研究基地,并被列为“南梅北移综合技术推广与北方梅园建设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计划。
著名景点:玄阳观
玄阳观又名铃铛石屋,为道教建筑,殿内供奉王母娘娘塑像、观音菩萨和十八罗汉。玄阳观遗存多处摩崖石刻和碑刻,玄阳观周围翠竹茂密,山奇林秀。
手工艺品
青岛贝雕
陇南市——康县简介陇南市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系先秦古雍梁之地,巴属古道之一。境内气候属典型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境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地质构造为昆仑秦岭地槽褶邹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幅员面积近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高达70%,总人口20.32万人,平均海拔高度米,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mm。
美食
面茶是康县的特色传统小吃。面茶不是茶汤,而是用面粉和当地的绿茶一起煮起来的,然后在调上调huo,我们喝面茶,讲究不用勺不用筷,而是要一手拿碗,先把嘴巴拢起,贴着碗边,转着圈喝。碗里的面茶和调huo一起流到碗边再入口中,每一口面茶,都有家的感觉,味道。
土暖锅是康县民间的一道煲仔菜肴。在陇上,它既是当家菜,也称地方小吃,如今,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这一乡下人的风味佳馔,正在走出黄土地,登上了一些高档饭店酒店的大雅之堂。
锅沓馍
十大碗
煎饼
阳坝二脑壳康县二老壳(二老克),是由料酒煮一次,再烤酒一次,共两次而得名。
美景
康县阳坝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康县东南部,景区总面积.93平方公里,境内气候温润、景色秀丽,有红豆杉、香樟、白皮松等国列珍稀树种近40种;有金丝猴、金猫、大鲵等国列珍稀动物36种,又自然景观余处,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居全省之首。康县阳坝更以“陇上版纳”而闻名。阳坝景区距县城84公里,境内群山皆绿,林木茂盛,环境优美。其中的梅园沟、红豆谷、清河原始森林更是景区之精华,步入其中竹林密布,流水淙淙,茶园碧绿,棕榈当风,倍感空气清新,荡气回肠,阵阵幽香,让人流连往返。
阳坝梅园沟是省级风景名胜区,被省内外誉为“美丽神奇的梅园”。
总面积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0%,沿途风光绵延百余里,素有“陇上版纳”和“世界名茶之乡”之称。
沟谷绵延几十华里,林木茂盛,湖光山色,风光旑旎,这里无山不青,无水不秀,民风淳朴,走进梅园沟仿佛走进了一方原始而秀美的胜地。境内有极具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情人岛”“莺啼麻柳”“月牙潭”“蛟龙出海”“青峰寨”“快活林”“幽梦谷”“天鹅湖”“梅园群海”“海棠谷”“海棠谷瀑布群”“青龙潭”“犀牛探月”等30余处。
康县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以马驮(包括牛、骡、驴、骆驼等驮运)、人背为主要运输方式,以运茶为主要目的,并伴随酒、盐、马、骡、皮毛、药材等物质商品交换和佛教等精神交流的文化传播纽带。茶马古道以滇川藏为核心,向北可深入新疆、青海、甘肃和北方丝绸之路相汇合;向东可延伸到广西、贵州、湖北、湖南等产茶区;向西可抵达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向南和东南可延伸到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并波及南亚、西亚、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继续向西则和欧洲、非洲古文明通道连接。
9年文化部门在陇南康县望关山垭的石猫梁上发现了一块半截残碑,几经专家辨认,认定是明朝时的路碑,它证实了康县境内有一条远古时期的茶马贸易通道。它属于川陕甘茶马古道的一条重要支线。
这块碑类似告示的性质,告知沿途经过这里的茶马商贩,一是要接受驻关官兵的检查,二是说明康县望关茶马道路是通向藏区的便捷通道,据考证,这是全国范围内唯一现存的记载相关茶马古道的碑刻。
这是全国范围内唯一现存的记载相关茶马古道的碑刻
康县望关:古驮道遗迹
特产
黑木耳康县是“黑木耳之乡”,康县黑木耳8年以来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
茶叶康县是甘肃茶叶的主产地。康县茶园面积6.48万亩,茶农余户,年产绿茶42万公斤,产值达4万元。
其他特产:核桃、板栗、龙须菜、花椒、土蜂蜜、樱桃、猴头菇、蕨菜、猕猴桃、五味子、天麻、蚕桑等。
名俗文化
寺台造纸术,造纸,康县当地群众又叫做“抄纸”。据《康县县志》记载,手工造纸在康县形成规模历史久远。一般认为是从清代初期开始,手工造纸术传入康县境内。
康南锣鼓草锣鼓草,又叫薅草歌。康南有山大沟深,坡陡地薄的特点。长久以来形成了刀砍火种、大集体务作的生产方式,每当集体劳动,大家一边唱薅草歌。
豆坪唢呐康县唢呐有许多曲牌,其中流行最广的就有一百多个,有喜庆的《开财门》、《大开门》、《八仙上寿》、《全家福》;悲苦的《哭长城》、《哭五更》、《吊孝》等。
康县歌曲欣赏
编辑:L审核:夏天监制:王宗军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gx/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