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场快讯第三第十四第二十七分会

第三分会场——海洋环境化学

年11月6日下午,第八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第三分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此次分会以海洋环境化学为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和交流。

本次会议中,首先是日本北海道大学的Kawamura教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海洋大气气溶胶中的Dicarboxylicacid的浓度水平并分析了其可能来源;接着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谢周清教授就他们现阶段对极地海洋边界层气溶胶与衡量气体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紧接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傅平青研究员介绍了他们当前对海洋荧光物质和稳定态同位素的研究成果;中国海洋大学姚小红教授带领我们了解了海洋二次有机气溶胶及其潜在的气候效应;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王菊英研究员就海洋酸化及溶解氧变化等海洋问题同大家进行了交流;最后是暨南大学的杨宇峰教授给我们介绍了龙须菜栽培对养殖海域生物修复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大会群英荟萃,济济一堂,科研前辈们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鼓舞了新一代的年轻学者继往开来,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最后,本次大会在大家的掌声中宣告圆满结束!

第十四分会场——样品预处理、化合物分析方法

6号下午,多位专家学者在本会场对实验中样品的预处理及化合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讲解交流。其中,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曾希柏教授的报告题目为《DGT作为一种同时测定手段研究土壤中磷砷的相互关系》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吴龙华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超积累植物连续修复中污染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研究》;来自VrijeUniversiteitBrussel的GaoYue专家的报告题目为《Novelsamplingtechniquesfortracemetalassessmentinsedimentporewaters》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孟常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利用DGT技术评价典型锑矿区河流中锑的生物有效性》;来自东北大学的孙挺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利用DGT技术采集环境中有机物和重金属有效态》。学者包括:罗军、徐建、Chang-ErChen、陈宏、范洪涛、张炎、李刚、李静。他们主要围绕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iffusivegradientsinthin-filmstechnique,简称DGT)进行了交流讨论。会场气氛热烈,大家积极参与相关学术问题的讨论。

第二十七分会场——环境催化材料

第二十七分会场为环境催化材料分会场,11月6号下午一点左右,用完餐的参会人员陆陆续续抵达会场。一点半会议正式开始,朱永法教授、李和兴教授作为上半场主持人,郝正平教授、安太成教授作为下半场的主持人,不仅共同圆满完成了主持人的工作,还在报告人结束报告后提出中肯的评价和建议。

随后郝正平、安太成、朱永兴、李和兴分别做了重要报告,报告在展示环境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引起了参会者的思考,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启发。现场座无虚席,许多慕名而来的参会人员虽然没有座位,需要站在后排和侧面通道上听报告,却仍然认真地做着笔记。

有些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取消了提问环节,但大家的交流与探讨的热情并没有减少,在茶歇时间,大家都十分积极地相互交流。工作人员也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他们表示,只要能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白癜风痒是不是快好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gx/35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