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一起,才能爱在一起
上个星期,我受到邀请,参加了DomPérignon唐培里侬的P年份香槟发布会。
第一次知道唐培里侬香槟,是少女时代的一本戴安娜王妃的画册。年7月29日,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结婚典礼上,年份的唐培里侬便被王室选为当晚婚宴所用的香槟酒。唐培里侬这个品牌很有意思,他们挑选单一年份葡萄酿制香槟,然后就将这些香槟放在酒窖里,等待一个时刻,他们称之为“臻致时刻”。第一个臻致时刻至少需要八年,而第二个,则至少需要十六年(具体当然要听唐培里侬酿酒师)。所以,我们看到的“P2”的2,就是第二个臻致时刻的到来。
这场发布会很厉害,不仅遇到了许多老朋友,还吃到了AlainDucass做的包子。AlainDucass大概是目前世界上甚为成功的米其林星厨之一,他拥有26家豪华餐厅,摘得21颗米其林星(其中有3家是米其林三星)。但唐培里侬,居然让AlainDucass做了一桌特别像中餐的西餐。
对于DomPérignon这个名字,我始终是充满敬意的。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没有他,香槟酒的开瓶,将比现在可怕倍。这位和路易十四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本笃教会神父,终其一生,都在南部一个小修道院奥维莱(Hautvillrs)管理酒窖。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一个对葡萄酒事业充满热爱的人,唐·皮耶尔·培里侬不仅致力于通过调配不同种类的葡萄来改善葡萄酒品质,早在年,他就引用软木塞和更厚的玻璃酒瓶,大大减少了当时酒瓶容易爆炸的问题。
作为一个小时候被起泡酒的开瓶爆炸吓到高烧三天,最后靠外婆外出贴“天黄黄帝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这种迷信活动才治愈的人,你们应该可以想象,我对唐培里侬的致敬。
***
据说,另一个应该致敬的人,是慈禧太后。
虽然我已经查不到这段逸闻的出处,但传说,慈禧太后第一次和香槟的相遇,和我与起泡酒的经历差不多,因为太监宫女们不知道如何开酒,导致场面十分恐怖“只听‘砰’的一声,一股强烈的气体把瓶塞冲向上空,酒液也随着响声喷涌而出”。老太后虽然想要发火(毕竟一下子一大半没了),但喝了一口,发现味道不错,于是赐名“爆塞酒”。
这故事权且一听,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光绪年间,香槟和西餐已经悄悄进入了紫禁城。凯瑟琳·卡尔在《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里回忆,年5月,宫里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型宴会,太后的客人是美国公使夫人苏珊·康格,所以,一切都是西式安排:白桌布,装饰鲜花,金盘子,银筷银勺银刀叉……而对于酒单,太后特别指定——一定要有最好的香槟!
我知道外国女子都喜欢喝这种酒。
老太后也是很懂的。
年11月14日,在她去世之前十几个小时,她指定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为继任者。这时的她肯定想不到,这将是大清国的最后一任皇帝,而这个孩子,居然会成为一个坚定不移的西餐爱好者。
***
许多文章声称,溥仪是在皇后婉容的指导下才学会吃西餐的,有一条理由来自年8月25日的《实事白话报》。报上登载了一条题为《清室添设番菜厨房》的新闻:
“清帝宣统喜食大餐,现在养心门外设立番菜厨房,由某番菜馆延得庖师四人进内,已于二十三号开办。”
这则新闻报道纯属误解,年十二月溥仪大婚,而在十一个月之前的正月十四,溥仪十六岁生日宴会上,已经上演了一幕“西餐”战胜“中餐”的情景剧。
根据故宫帝王生活史专家苑洪琪老师的考证,这一日,宫中的三位老太妃——敬懿皇贵太妃、荣惠皇贵太妃(以上两个是同治皇帝的妃子)和端康皇贵太妃(就是我们熟悉的光绪帝瑾妃)每人赐给他一桌当时最时髦的寿宴(以下是报菜名时间):
“海碗菜二品:冰糖莲子、一品鸭子;大碗菜四品:清蒸炉肉,四喜丸子、烧素杂样、清汤三丝;中碗四品:红焖笋鸡,寿意鱼脯,五香羊肉,烩什锦丁;怀碗菜四品;清蒸鸭条,糟酒鱼片,烩虾仁,炒蟹肉;碟菜八品:里脊丝炒茭白,果藕杏干肉,镶山药,青酱肉,桶子鸡,卤什锦,吹捅肚,香酥鸡;片盘二品:挂炉猪,挂炉鸭子;饽饽四品:寿意白糖油糕,寿意苜蓿糕,寿意立桃,寿意百寿桃;汤一品:八负木樨汤:寿面一大碗,面卤一碗,炸酱一钟,面码一盘。”
说实话,录完这一段,我已经饿得去拆了一包鸭胗肝,然而,十六岁的少年溥仪居然只是看!了!看!随!手!赏!人!吃!了!!!!!!
妈蛋,这么好吃的菜怎么就赏人了哪,你能不能把挂炉鸭子和炒蟹肉烩虾仁什么的给我留下啊!!!!!
原来,对于自己的生日大餐,溥仪已经有了安排,他让宫中的“番膳房”给他准备了一桌西餐,有(我又要报菜名了):
清汤加青茉丁,酿鸡子白汁,小肠白菜,焖小羊肉片配红萝卜,火腿配生菜,煎猪排菠萝,烤白鸭苹果泥,鸭肝大米饭马代拉酒汁子,奶油蛋糕,香桃奶油小点心,果子酱面包,鲜果品,黄油吉士,法国白酒,啤酒,汽水……
法国白酒可能是葡萄酒,也有可能是太监不认识所以随便写的香槟(这是很有可能的,改天我找机会讲讲那些膳底档里的错别字和瞎掰句子)。为什么猜测是香槟,因为溥仪真的很喜欢起泡类饮品,十个月之后,他的大婚典礼上,招待客人的,也是香槟——在当时,“香槟酒被视为清国官员宴请外国人时必备之酒”(张宗平,吕永和译:《清末北京志资料》)。
只不过,这一次出品方并不来自宫内番菜房,而是北京饭店——这是北京最早的法式餐厅,缘起于八国联军进京时,两个法国人的灵光一现。他们在苏州胡同(现北京火车站西北)开了一家小酒馆,一开始只有三间门面,出品很平民,做的就是炸猪排培根煎蛋等小菜,卖的酒也不过是一、二角钱一杯的红、白葡萄酒。谁知越做越大,不过二十年,就发展成了北京城里的著名饭店。年十二月,溥仪在北京紫禁城举行婚礼,就曾向北京饭店订购过“丰盛的冷食、糕点和法国香槟”。后来,在多次小型的皇室家庭聚会中,溥仪也喜欢尝试用香槟搭配许多食物,无论中式,还是西式。
除了某些原因,应该说,溥仪和婉容可以称作是一对璧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一起学英语,打网球,拍照片,骑自行车,梦想去英国读书,离开紫禁城。
相比之下,比婉容早一天进宫的文绣,是典型的旧时代淑女——一如她的尊号淑妃。文绣每日在宫里,最常做的事情是写字,她的英文不如婉容,也没那么喜欢西洋玩意儿,这其中,便包括吃西餐。
大婚之后,溥仪的日常生活是和婉容与淑妃息息相关的。他们的用餐地点是紫禁城的丽景轩,皇帝时常下的旨意是这样的:
每日早餐番菜二份,晚、中餐三份。
番菜就是西餐,为什么早晨是两份西餐,而晚餐则是三份中餐呢,原来,淑妃文绣吃不惯西餐,于是溥仪早膳同婉容一起吃西餐,晚膳则三人一起吃中餐。溥仪和婉容似乎非常喜欢吃西餐,可文绣并不喜欢,渐渐的,文绣便回到自己的宫里单独吃饭,而溥仪和婉容,索性天天吃起西餐来了。
溥仪对于文绣的这种“不肯将就”,大约是不满意的,所以,宫里来了会做西餐的洋厨师,溥仪甚至要求文绣宫里的人先行学习,这道旨意看起来颇为刻薄:
“先教淑妃宫的人及御茶(膳房)前太监学习摆餐桌上菜。”
洋厨子是庄士敦带来的。当时,番菜房里其实已经有四名可以做西餐的厨师:刘广荣、李金泉、宋景春、傅庆福。但溥仪显然对于中国厨师的水平不大信任,所以要求“庄教习荐洋厨一人”。而洋厨师进宫之后,对于溥仪的西餐厨房,进行了细致的改造,为了配合洋厨师做西餐,番菜膳房还专门添置西餐用具,一次买进冰激凌桶两个,银餐刀叉、勺各20把,咖啡壶3把,银盘、银套碗等各20件。
溥仪的旨意中,可以看出这位皇帝对于西餐的指示真是事无巨细:
“令伊(注:指洋厨)看野意膳房合适否?可借用庄教习的。荣大人(婉容的父亲)宅可以借用,惟不整齐,将就使用。问伊手使家什及其菜谱怎样?预备西餐一天两次,传知郑大水(专做中餐的厨师)预备西餐清盆。买洋家什,要大餐用的,四人同桌的要一份瓷器家什,惟手使家什一杯、盘、刀、叉、匙、五味提盘等碎件均按三份,台布三份。”
经过调教之后的紫禁城西餐小厨房,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我们来看看《溥仪档案》里的记载。请注意,这是一顿早饭:
面花清汤,炸木鱼配马油艾土,白蘑菇炒鸡配面包角,冷黄皮子鸭肝配生菜,白什子豌豆,煎猪排配山豆扁豆丝,点心奶油木士配烟台梨,吉士黄油,鲜果品,咖啡牛奶糖。
早上就吃炸猪排啊,大哥你胃口真好!!!!!
接着是晚饭:
鸡茸汤加蘑菇丁,虾米小面盒,白磨炒鸡配山豆泥子,什锦炒面条,红焖牛肉配五色菜,龙须菜配酒醋什子,炒白鸭镶什锦饭俄国生菜,香桃奶油冰激凌配小点心,吉士黄油,鲜果品,咖啡牛奶糖。
***
能吃到一起,才能爱到一起。
这句话不是我首创,但用在溥仪身上,实在是再恰当不过。
年夏,天津。文绣从溥仪的住宅出走,来到一家律师事务所,末代王妃通过律师,发出了一个律师函:
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枕独抱,愁泪暗流,备受虐待,不堪忍受。今兹要求别居。溥应于每月定若干日前往一次,实行同居。否则唯有相见于法庭。
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后妃离婚,当时人称之为“淑妃革命”。这对于已经被赶出紫禁城的溥仪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不知道此时,他有没有想起那一天,自己下旨要求不爱吃西餐的淑妃学习布置餐桌,那天文绣的心情,大约和他,是一样的吧。
溥仪喝没喝过唐培里侬香槟,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却相当有趣,那就是溥仪搭配香槟的菜式中西合璧,这一点和唐培里侬晚宴还蛮相似的。当晚颇为奇妙的是,无论是搭配加了松露的扇贝,还是充满中国特色的鸭肝包子,唐培里侬P都毫无违和感,入口宛若清亮的和弦,但并不影响你对于菜品本味的体会,感觉像一个老戏骨,优雅而不抢风头。
那天晚上,当最后一道甜点上来时,我已经微醺,然而,还是奋力把面前的甜品吃掉——因为草莓下面藏着的,是用香槟做成的雪芭——那真是可以想起来就令人微笑的甜点,在这之后好几天,都有一种少女的幸福感,围绕着我,也许,这就是唐培里侬P的惊艳之处,让你在繁复口味中品尝一种岁月,一种平衡,微妙而精准(小小剧透一下,今年我们还将和这个品牌有更多的合作)。
欢迎大家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购买唐培里侬年份香槟P2限量版,让我们一起来品尝这第二个“臻致时刻”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吧!(别忘了看置顶评论,这一次我依旧会送出奖品)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cp/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