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笔下的香草花木穿越到现在叫什么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楚辞·离骚》
香草美人,英雄愁绪,无不是人与自然的缠绵。
战国时代,楚人屈原以辞赋表现楚地的方言声韵、人情风物。一时间,楚地(今湖南、湖北一代)之歌风行以极,人们“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香草香木是《楚辞》中的主角,秋兰、兰芷、杜衡、蕙、杜若、荷,申椒、菌桂、薛荔、葛、辛夷。山川草木,被辞人用来表情寓志,比兴托物。
在“示单花语”看来,《楚辞》简直就是东方植物美学的集大成者。
值得想一想的是,屈原、宋玉,以及受《楚辞》影响至深的汉赋大家,他们并不是植物学家,何以对名目繁多的植物有着如此丰富、细腻的了解、感知?
大约是常相伴兮,长相知。
相比今人,古人对自然万物中之草木有着深深的敬畏、崇拜。日常生活,草木为伴。人们相信草木具有祀神悦神、驱邪祛毒、治病健身的神奇力量。古代楚地是巫人聚居之地,植物文化与巫文化有着天然关联。祝辞咒语和植物药物正是巫师的两种工具。在一些仪式中,“浴兰汤兮沐芳”,就是说要用兰、蕙、芷…这些地草洁身,熏烧香草木以示虔诚,接着用“椒酒”、“桂朵”、“精米”…迎神、悦神。
今天《楚辞》中的植物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换作他名,依然陪伴着我们。它们或陌生,或熟悉,或久违。
微小编特别制作这期专题——“最美楚辞,最美植物”,让屈原笔下的香草花木穿越时空吧~
1
木兰(MagnoliadenudataDesr.)
古又名:兰
今名:玉兰;木莲
科别:木兰科
木兰科植物,大多花色鲜艳,香气浓郁,特别是木兰属、木莲属、含笑花属。因其“花香如兰似杜”,也称为“木兰”、“杜兰”或“林兰”,但古人并未明言“木兰”有哪些确切品种。
古代文学作品中,兰桂常常一起提到,象征君子志行。“木兰”类的木材肌理细腻,加工性质好,可制作各种器物。
▼
2
留夷(PaeonialactifloraPall)
今名:芍药
科别:牡丹科
芍药初夏开花,有红、白、紫等颜色,以白色花最为常见。唐宋以后,御花园、寺院、庭院等多栽植为观赏花卉,扬州芍药更是艳冠天下。古时男女惜别时常互赠此花,因此芍药又名“将离”。
▼
3
茹(Bupleurum)
今名:柴胡
科别:伞形花科
古人相信吃此草可以“死而复生”。柴胡的植株成年硬化后,可以供作柴薪,而根名就叫“柴胡”。
柴胡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山坡地上,不耐水浸。所以《战国策》说:“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在水草聚生的湿地上想要找到柴胡、桔梗等植物,当然如缘木求鱼般不可能了。
▼
4
藑茅(Convolvulaceae)
今名:旋花
科别:旋花科
“藑茅”(qióngmáo),今名旋花。此种植物共有25种,本种分布最广,是大陆中原地区常见的植物。“生于泽中,今处处有之”。“藑”同“琼”,“藑茅”是指美玉一般的茅草。茅草可以用于占卜或供祭,地位如美玉般尊贵,故称藑茅。
▼
5
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
古又名:申椒
今名:花椒
科别:芸香科
申椒,今名花椒。全株均具香味,至今果实仍是重要的食品调味料。《楚辞》取之为香木。花椒种子在古代也常用于泡酒,除具特殊香味外,也有辟邪驱毒的作用。花椒植株每每结实累累,子多而香,极易繁衍,古人多用于比喻子孙满堂。
汉代称皇后为“椒房”,西汉未央宫皇后的居所叫椒室,亦取“蔓延盈升”的吉兆。用椒和泥涂墙,有满室温暖之意。比如长乐宫内,就有椒房殿。后来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
▼
6
胡(Garlic)
今名:大蒜
科别:百合科
《离骚》中将大蒜与肉桂、蕙等香木、香草并提,大蒜在此也应该属香草范畴。大蒜自古即用于去除鱼肉的腥膻味,并可为食物增加香味,视为香草实至名归。
▼
7
荷(Nelumbonucifera)
古又名:芙蓉;芙蕖
今名:荷
科别:莲科
《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荷”指的是挺立在水面上的荷叶,“芙蓉”则为荷花。荷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中国栽培荷花的历史相当悠久。有文字记载的人工栽培荷花,最早应为春秋战国时代。吴王夫差为西施修建“玩花池”,池中栽种的就是荷花。
▼
8
扶桑(Hibiscusrosa-sinensisLinn.)
古又名:若木
今名:扶桑;朱瑾
科别:槿葵科
扶桑为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古人视扶桑为神木,长在日出之处。日本又称为扶桑国,也是日出之国的意思。
扶桑花朝开暮合,古时又以红花为多,因此又称“朱瑾”。重瓣者艳丽殷虹,形似牡丹,称为“朱槿牡丹”。
▼
9
竹(Bambusoideae)
今名:刚竹;桂竹
科别:禾本科
有文字记载之前,人类就已开始利用竹类。殷周时代的先民用竹竿制箭矢、造竹简,并编制竹器。晋代开始用竹子造纸,东晋军事家陶侃用竹子造船,距今都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苏东坡说,“食者竹”,说的是以竹为食的文化。苏轼的另一首诗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10
浮萍(Lemnaminor)
古又名:萍
今名:浮萍
科别:浮萍科
《九怀·尊嘉》章中,作者王褒哀叹自己就像失根浮萍一样,到处漂游。唐代李颀诗云:“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也是用浮萍来寄寓无法安定的心境。白居易《答微之》,“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形容两人见面之难,就像漂荡在浩瀚大海中的两片浮萍一样,表达出身不由己的无奈。
▼
11
桑(MorusalbaL.)
今名:桑
科别:桑科
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善用桑树。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种桑养蚕。蚕丝用于制衣,桑葚用以济饥。桑材可制作弓弩、车具,幼枝还可充作薪柴,可以说衣、食、住、行几乎唯桑树是赖。
▼
12
艾(ArtimisiaindicaWilld)
今名:野艾;五月艾
科别:菊科
“艾”又名医草、冰台、黄草、艾蒿,自古即为有名的医用本草。《楚辞》中提到的艾多是作为香草的反衬,例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用香草“兰”来对比“艾”。可见上述诗文中所指的“艾”并非真正的艾,而是艾属中到处蔓生,形成杂草的野艾等。
▼
13
马兰(Kalimerisindicus)
今名:马兰
科别:菊科
马兰长生在潮湿的土壤或水泽旁、路旁、田野及山坡上,未开花的植株外表类似泽兰,叶揉之无香味。古人甚至认为其味甚臭。加上马兰到处可见,有时还会侵入农地,有诗人视之为恶草。
▼
14
栗(CastaneamollisimaBlume)
今名:板栗
科别:壳斗科
古代栗类到处可见,有农业活动之前,原始人类均采集栗类坚果供食。此即《庄子》所云,“古者兽多民少,皆巢居以避之。昼食橡栗,暮栖树上。”可见栗类在人类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
15
苦桃(Prunusdavidiana(Carr.)Franch.)
今名:山桃;毛桃
科别:蔷薇科
桃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后来传布到世界各地。经过长期栽植,全世界有三千多个桃的品种,中国境内也有三百多个。古今种桃的目的,主要是收成果实。当春季,桃花如云,烂漫芳菲,“有红、白、粉红、深粉红之殊”,长期以来也发展出许多观花品种,单瓣、重瓣兼而有之。
▼
16
稻(OryzasativaL.)
今名:稻
科别:禾本科
中国的稻米栽培起源自华南热带地区,而后逐渐向四周。一九七三年出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大量稻壳。可见在七千年以前,华中、华南地区已有大面积稻米栽培。稻也是古代祭典中的主要祭品。
▼
17
穱(TriticumaestivumL.)
今名:麦
科别:禾本科
穱(zhuō),今名麦。中国的谷类,大多以“禾”为部首,如黍、稷、稻等,而小麦古名为“来”,可推断其为外来植物。远在石器时代,埃及与希伯来人开始种植小麦。中国是由边疆地区大量传入中原,时间可能是在张骞通西域之后。
▼
18
苹(MarsileaquadrifoliaL.)
今名:田字草
科别:苹科
古人“苹”和“浮萍”不分,说“粗大者,谓之苹,小者曰浮萍”,其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植物。苹即今之田字草,根茎固定在水中泥地上,随后即挺立在水面上,植株不会随水流移动。浮萍则不然,叶面下的根较短,不得不漂浮在水面上。
▼
19
三秀(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
古又名:芝
今名:灵芝;赤芝
科别:多孔菌科
灵芝,一岁三华,一年三秀,瑞草也。芝草一年生三花,所以“三秀”即灵芝。古代以灵芝为香草,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楚辞》也视灵芝为香草,且不带有神异色彩。
▼
20
石兰(DendrobiumnobileLindl.)
今名:石斛;金钗石斛
科别:兰科
石兰系指生长在岩石上的兰花,即今日所称的石斛。石斛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九十多种,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产地包括亚洲、澳洲、及太平洋群岛,许多种类已成为重要的观赏植物。《本草纲目》中说“其茎状如金钗”,金钗石斛就是因此而得名。
▼
扈 江 离 与 辟 芷 兮,
纫 秋 兰 以 为 佩。
21
江离-蘼芜
江离,亦作“江蓠”,又叫芎(xióng),或川芎,或“蘼芜”,一种香草。据辞书解释,苗似芎藭,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北方沿海群众多称为“龙须菜”,福建称海面线、棕仔须,广东称粉菜、海菜、蛇菜、沙尾菜。
22
辟芷-白芷
芷,本义:香味令人止步的草。特指:白芷,香草名,也叫“辟芷”,幽香的芷草,中医学上以根入药。《朱熹集注》中,又将“辟芷”解释为“生长在幽僻处的芷草”。
23
秋兰
秋兰,兰花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这类兰多在秋天开花,故名“秋兰”,它的叶片比墨兰狭而比春兰、蕙兰宽,按传统的说法,属于细叶兰。
朝 搴 阰 之 木 兰 兮,
夕 揽 洲 之 宿 莽。
24
木兰-辛夷
木兰,又叫木兰花,紫玉兰,辛夷,木笔。落叶小乔木,木质有香气。从用途角度,紫玉兰是中国著名的珍贵观赏植物,在寺院中常有种植,或者在深色背景前成片种植,园林效果极佳。木兰的花蕾可入药,用作药材时别称“辛夷”。木兰花瓣拖面糊之后可以炸着吃,据说很好吃。
25
宿莽-断肠草
宿莽,是一种可以杀虫蠹的植物,叶含香气。楚人名草曰“莽”,指一种经冬不死的香草。即现在的水莽草,又叫雷公藤、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大茶药、野葛、钩吻、胡蔓草。味苦、辛,性凉。但宿莽还有一个名字:“断肠草”,其根、茎、叶、嫩芽均有剧毒,尤以嫩芽为最。
杂 申 椒 与 菌 桂 兮,
岂 维 纫 夫 蕙 茝!
26
申椒-花椒
申椒,指大椒、花椒。27
菌桂-肉桂
菌桂,即香木,又名肉桂。久服面色光泽,媚好如童子。28
蕙-兰花
蕙,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淡黄绿色花,气味很香,供观赏。
29
茝-白芷
茝,一种香草,即“白芷”。畦 留 夷 与 揭 车 兮,
杂 杜 蘅 与 芳 芷。
30
留夷-芍药
留夷,香草名。还有一种说法,即芍药。
31
杜衡-马蹄香
杜衡,马兜铃科。又名杜葵、马蹄香、土细辛、土卤等。多年生草本。生于阴湿有腐植质的林下或草丛中。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江西等地。
朝 饮 木 兰 之 坠 露 兮,
夕 餐 秋 菊 之 落 英。
32
秋菊
秋菊,又名菊花、别名九华、黄花、帝女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约在明末清初传入欧洲。中国人极爱菊花,在古代曾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
掔 木 根 以 结 茝 兮,
贯 薜 荔 之 落 蕊。
33
薜荔-凉粉子
薜荔,又名凉粉子,木莲等。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两型,不结果枝节上生不定根,叶卵状心形。产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台湾等地。瘦果水洗可作凉粉,藤叶药用。
制 芰 荷 以 为 衣 兮,
集 芙 蓉 以 为 裳。
34
芰荷
指菱叶与荷叶。菱叶,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叶。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莲多年生水生草本,生于水泽、池塘、湖沼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
35
芙蓉
芙蓉,即木芙蓉,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植物。锦葵科植物,花白色或粉红色,到夜间变紫红色。
饮 余 马 于 咸 池 兮,
总 余 辔 乎 扶 桑。
36
扶桑-蔷薇
扶桑,木槿属植物,一般指朱槿。又名佛槿、中国蔷薇。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所以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花期全年。它在古代就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性植物,花大色艳,四季常开,主供园林观用。
溘 吾 游 此 春 宫 兮,
折 琼 枝 以 继 佩。
37
琼枝-草珊瑚
琼枝,别称:石华、石花菜、石花、海菜、草珊瑚,是一种藻类生物。生长于低潮线附近碎珊瑚上。琼枝在古文中亦有许多不同的含义,如玉树、贤才、美女等。
索 藑 茅 以 筳 篿 兮,
命 灵 氛 为 余 占 之。
38
藑茅-灵草
藑茅,指灵草。户 服 艾 以 盈 要 兮,
谓 幽 兰 其 不 可 佩。
39
艾
艾草,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我们热爱生活,瑞生源。
瑞生源产品:
瑞生源网址: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花多少钱云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cp/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