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我县前何村入选全省ldquo
近期,省委组织部拟对全省各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益做法进行梳理总结,编印形成百个优秀案例选编,提供各地相互学习借鉴,东山县杏陈镇前何村入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前何村的经验做法。
前何村位于东山县杏陈镇政府所在地,漳州沿海大通道贯穿其间。下辖大乡、港后、埔上3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户,人口人。党总支部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人。全村拥有耕地亩,山地亩,盐田亩,浅海滩涂亩。近年来,前何村利用浅海滩涂资源优势,以开展“学谷公、见行动”活动为贯穿抓实党建引领,不断增强党群合力、产业活力、创新动力、乡村魅力和监管实力,特色滩涂养殖产业得到发展壮大,形成“一村一业”乡村振兴格局。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交通示范村”“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基层一线好支部”“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市平安示范村”“全市五星级富美乡村示范村”“东山县十佳富美乡村”。
1、党建引领强党群合力。在全县率先成立和谐乡村促进会,引导村民消除宗族观念,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人选上村“两委”,打造村级组织“效能团队”;针对农村党员组织观念、党员意识、纪律约束不强的现象,村党总支启动“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争做合格党员”大讨论,订下“不发有损党的形象的言论,不做有失党员身份的事情,不传有害正气的消息,不参和有碍和谐的群体”的“四不”规矩,把党员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组织“步调”上;组织全村党员开展“淳善家风大家行”“重走教育专线、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入党初心”“听义务宣传员讲谷文昌的故事”等系列活动,体现“支部带领党员、党员引导群众”两个关键,落实“家园和美、产业和裕、民风和谐”三大重点,引导党员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破除“支部在干,党员在看,群众在望”的难题。
2、党建引领强产业活力。村党总支在总体谋划上,把特色滩涂养殖产业突出出来,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引导党员、干部领衔试养新品种、领衔推广新技术,率先引进中华乌塘鳢、龙须菜试养成功,推向全县,带动乡邻发展。同时,村党总支积极向群众推广“生态、健康、安全”理念,引导村民建成规模化养殖,使海水养殖发展区域初具规模连片,推行中华乌塘鳢和泥蚶混养,建成全省最大的中华乌塘鳢产供销一体化基地;推广泥蚶、对虾、海蟹养殖,特色滩涂养殖产业年产值近亿元。中华乌塘鳢、泥蚶、龙须菜等特色养殖业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沿海围塘养殖的塘租费用由原来不足元/亩,提高到现在的元/亩,好的养殖区域最高租金超过元/亩,围塘养殖的年亩收益在元以上,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万元。
龙须菜、对虾养殖产业
3、党建引领强创新动力。针对养殖个体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村党总支不断探索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延长养殖产业链,以养殖大户为龙头,整合分散经营的养殖户联合经营,互助合作,由“单打独赢”到“发展共赢”。组建中华乌塘鳢、泥蚶、龙须菜、果蔬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达万元,明确专业合作社的管理职能,实行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实现养殖业的高质量、高效益,村集体每年收益滩涂租金、管理费30万元以上;强化科技助推,村总支想方设法,上下沟通,先后协调厦门大学、省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与本村企业合作,建立硕博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和省级良种育苗示范基地,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建成省级水产养殖良种育苗示范基地,成为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基地;推广“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发展台湾青枣、黑珍珠等“农”字号特优产品,兴办和裕电子等民营企业,引进服装、包袋、石板材等来料加工业,带动村民增产增收的同时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0万元。
4、党建引领强乡村魅力。在深入践行“学谷公见行动”活动中,村党总支主动融入“生态旅游岛·富美新东山”建设中,教育引导党员“立足全县大局谋篇布局、开拓创新”,突出“游海岛、观海景、品海鲜、住海滨”,先后投入0多万元,发展休闲渔业,兴办农家乐,完成全村路网、港后雅美宜居示范片区改造等多个项目建设,建成“荷风古意”谷文昌精神现场体验教育支线,开辟“思源居”“谷公步道”“游客驿站”等10多个乡村旅游项目点,打造“红色+生态”乡村旅游,近三年来,接待各级领导、来宾、游客多批次3万多人次参观学习。年底,村党总支、村委会还推出农家乐体验项目配套教育支线,融吃、游、玩为一体,拉动了产业的延伸和放大,“特色海鲜宴”作为中华乌塘鳢餐饮文化的拓展,显现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近10万元。
产学研基地
5、党建引领强监管实力。为破解“三资”管理问题,推进“三资”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村党总支组织“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先后多次研究健全集体“三资”民主监管、审批机制,做好村级集体资产清核、评估和登记,落实村级财务定期公开制度,实现村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按照镇党委、政府要求,结合村实际,进一步完善“村级文员镇聘村用,村级印章规范化管理”制度,采取专人管理、严格审批、使用登记、复印备案等措施,规范村级印章使用审核流程,拧紧“三资”管理“安全阀”。打造“村务阳光厅”、“村主干阳光平台”,设立村民创业扶持基金,晒好资产、资金、资源“三本账”;开辟“村民恳谈夜”,设立专门议事室,规范村级重大事务民主议事决策程序,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全面提高集体“三资”运营质量和效益。
红色旅游
前何村立足资源优势,强化科技助推,加快滩涂养殖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推广“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培育新型经济主体,使支部、党员与村民结成了共创美好家园的“共同体”,有效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向上级党组织和村民,交上一份“富美”答卷。
来源:组织科、杏陈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cp/1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