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已清退各类渔排口持续推

  11月1日,记者从市海上水产养殖业综合整治办获悉,我市全力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截至10月底,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已清退各类渔排口、禁养区内藻类亩,升级改造养殖区和限养区渔排口、藻类亩。

  我市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占全省三分之一。立足这一资源优势,我市海上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沿海群众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但我市渔排养殖大多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不仅抗风险能力弱,而且发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规范,影响局部海域生态环境,不利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7月16日,我市吹响了守护“海上家园”的号角,全力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力争年6月底实现全市禁养区内海上养殖全部清退(渔排养殖21.5万口、藻类养殖2.3万亩),养殖区和限养区养殖设施全面改造升级(渔排44.4万口、藻类47.5万亩)。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各属地责任,细化各项工作分工,有力地推进了海上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我市还专门编制了《年海上综合整治各项任务分解方案》,明确了各沿海县(市、区)渔排和藻类清退、改造升级分解任务及完成时限等内容。

  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展开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攻坚战,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排查整治泡沫浮球加工企业等重点场所;组建海上巡逻队、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清理废弃渔排和海漂垃圾;持续开展龙须菜清理行动,积极动员养殖户开展自收;推进渔排退养及升级改造等。进一步规范用海秩序,促进海域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海上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切实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截至10月,全市共开展海上联合执法巡查次,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各类执法船艇艘(次)。

  “三个半月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底前禁养区清退渔排、藻类20%,养殖区和限养区升级改造渔排、藻类20%的目标强力攻坚。一方面逐步构建长效管控机制,加强巡查监管,依法严惩违法违规养殖行为;另一方面,出台科学实用的新型养殖设施标准、推广方案和补助措施,加快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步伐。”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雷大联告诉记者,下一步,海洋与渔业部门还将继续深化巡查管控、禁养区设施清退、养殖区新型设施推广、金融贷款扶持、海漂垃圾治理、智能化网络化海上管理系统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力推动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取得新成效。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郑雨桐

[这里是宁德网,感谢您的阅读]

宁德网移动端矩阵

“你说我办”新闻报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cp/12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