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不食花好月圆,ldquo南
吃多了外面的大鱼大肉
回家尝尝妈妈做的小菜吧
过节了
妈妈给你做了最爱吃的南瓜
还是以前的那个味道
.吃什么呢?.
∷吃什么呢?当然是吃9月的当季蔬菜了!
芥兰、四季豆、丝瓜、凉薯、豆角、南瓜……都可以呀!(9月都吃些啥蔬菜?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哦)
∷今天我们吃南瓜啦!南瓜入秋后天气转凉,性温的南瓜,是不可缺少的健脾食物。南瓜在蔬菜中淀粉含量较高,与主食搭配食用,可增加能量摄入。所含的果胶,可以延缓肠道对单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有效降低血糖。
选购指南:成熟的南瓜会散发一种特殊香气,表皮坚实,用手指摩擦表面,会出现少量白色粉末。另外,最好选择带瓜蒂的南瓜,采摘时间较短,可长时间储存。同等大小的南瓜,较沉的成熟度更好,轻拍外皮,如声音发闷,则内部结构更紧实,口感也更好。
ps:想知道南瓜的那些故事吗?来来来,看这里
关于蔬菜的那些事
——节选自《时蔬小话》
东南西北瓜
西域的道路逐渐封闭之后,中国的海上贸易开始繁荣起来,欧洲则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用航船打通通往亚洲的航海之路后才逐渐摆脱了对阿拉伯人的依赖,与东方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在明代,有两种瓜就是通过这条“海上之路”到达中国的,它们就是南瓜和北瓜。
关于南瓜和北瓜,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在20世纪初的时候,因为各地关于南瓜类植物起源的记载不多,很多学者就根据南瓜属植物栽培的情况把栽培的南瓜种类分为五种并确定其发源地。五种栽培南瓜属植物分别是中国南瓜、印度南瓜、美洲南瓜、灰籽南瓜和黑籽南瓜。其中后三者被认为起源于美洲,因为哥伦布在发现美洲大陆的时候,首先看到并记录的正是印第安人栽培的美洲南瓜。而前两者,因为在东南亚以及印度地区栽培较多而认为是起源于东南亚和印度,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同样起源于美洲,只是关于它们的翔实引种记载非常之少。
《本草纲目》中提道:“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据此记载,我们不难推测中国种植的南瓜最先出现在菲律宾。按照南瓜的起源,菲律宾的南瓜自然是西班牙人带来的。然而在中国的记载里,最早出现“南瓜”二字的记载是在推测成书于明初的《饮食须知》里,这就和西班牙人东传南瓜的事实发生了冲突,因为在明初的时候,欧洲人还不知道美洲的存在,他们还想当然地认为在大西洋的对岸是中国和印度。南瓜是一种极耐贮藏而又甘甜味美的果实,相比其他美洲来的蔬菜,南瓜的美味让接触过它的人们非常容易接受它。从西班牙人于年前后在美洲第一次看到南瓜,到李时珍在年(万历六年)完成《本草纲目》的编纂,短短的不到80年的时间里,南瓜就快速地从美洲启程出现在了地球的另一端的中国内陆。在中国,南瓜的扩展程度也是难以置信地快,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南瓜踏上中国土地的具体时间,但是疆场有瓜在李时珍记录南瓜的时候,它已经跨越大半个中国,成为北京(燕京)一带的吃食。正是人们对南瓜的喜爱,我们可以推测,在《饮食须知》里关于南瓜的记载,很可能是后人因为南瓜的广泛传播而做的增补,也因为东方人对南瓜的热爱,使得人们一度认为南瓜是原产于东南亚。
现在已经由考古发掘证明了南瓜属植物全部源自美洲。人类种植最早的南瓜种类是美洲南瓜。美洲南瓜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实际上它就是我们餐桌上的西葫芦。在墨西哥的奥克沙卡((Oaxaca),人们在这里的洞穴遗迹中发现了距今超过一万年左右的西葫芦种子。野生西葫芦的果实是苦的,美洲的印第安人为了获得美味的种子而采集并进一步栽培它。印第安人把西葫芦和玉米套种在一起,西葫芦的藤蔓会依靠玉米的茎秆来攀爬。经过漫长的选择,西葫芦被培育出没有苦味的品种,人们开始摘食它的嫩果,印第安人还把这些嫩果剖开来晒干,用来当作早季不可多得的食物。
西葫芦的变种很多,我们常常看到的各种形状奇怪的“玩具南瓜”以及飞碟型“南瓜”,都有它的血统。西葫芦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品种,当这个品种的“南瓜”果实成熟之后,上锅蒸透,然后用筷子搅动瓜肉,瓜肉就会自动散成一缕一缕的“金丝”,蓬松的“金丝”可以用来烹炒或者凉拌,倒是这个搅丝的过程着实显得有趣,于是人们给这种西葫芦起了一个极为形象的名字:搅瓜
墨西哥不但是西葫芦的起源地,它还是南瓜的起源地。这个南瓜品种就是后来被人们错认的“中国南瓜”。考古发现,南瓜的栽培时间要晚于西葫芦,在墨西哥的普雷塔(Huacaprieta)遗址中出土的,距今年到年左右的南瓜属植物遗存里就有南瓜的碎片。与西葫芦相比,南瓜更喜欢温暖和长日照的天气,于是它比西葫芦分布得更靠南一些,在中美洲的热带地区,这种南瓜是人们最常栽培的种类。南瓜是最早被带到东亚的南瓜属种类,中国及东南亚的温暖气候非常适合它的生长,因而它在这里如鱼得水遍地开花。在中国及东南亚,南瓜还演化出了很多品种,还有一些种类在人们的种植过程中逃逸到荒野里,成为野生种类,这就是让后来研究南瓜的学者们误认为它原产自东南亚的原因之一了。
跨过巴拿马,进入南美洲,在这个纬度越来越低、海拔却越来越高的南美洲,安第斯山山麓也出产一种被人们很早就驯化的南瓜种类,它就是“印度南瓜”。在南美秘鲁的圣·里约哈纳斯((SanNicholas)遗址出土了"印度南瓜"的碎片,这证明了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最早在公元前年的时候就开始栽培“印度南瓜”了。“印度南瓜”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山麓,它比其他几种南瓜更适应多变的气候,干旱、炎热,或者是轻微的寒冷它都能应付得了,它最早被欧洲人带到了南亚的印度,当地适宜的气候,使它很快就在印度安了家,并也在当地逃逸到了野外。这种南瓜随后经由缅甸,再通过云南传入中国,因此得名“印度南瓜”。在中国,西北和华北地区是这种南瓜栽培最多的地区,它和先来的南瓜在地理位置上遥相呼应,这样一来人们又给它起了个与南瓜相对的名字:北瓜。
南瓜和北瓜在外貌上很相似,但南瓜的果实大多是球形或者是扁圆形,而北瓜的样子就变化多端了,有桶形、长圆形和葫芦形疆有瓜,还有的种类瓜形扁圆,上下两部分却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北瓜在各地名字也异常混乱,玉瓜、筍瓜、笋瓜、大瓜等都是它的名字。尤其在一些地方,因为西葫芦的分布范围与北瓜相仿,而且两又较为近似,于是也会把西葫芦叫作北瓜。混乱的形状和混乱的名字,使得人们很难区分它们三者,于是在年颁布的国家标准GB《蔬菜名称(一)》中便采用“笋瓜”作为北瓜的正式名称。
在欧美,南瓜类蔬菜的名字也是一团乱麻,他们按照果实的成熟期分为"summersquash"和"wintersquashes"。"summersquash”一般指早熟的品种,,指一般有吃嫩果的西葫芦和一些早熟的南瓜而"wintersquashes"则是晚熟的品种,大部分吃老果的西葫芦和北瓜(笋瓜)都属于这个类型;至于“pumpkins”这个词,则是长相扁圆的南瓜和北瓜的统称了。
南瓜们样子多变,种类也异常繁多,究竟用何种方法才能把它们分得开呢?其实它们的关键区分点在瓜柄。瓜柄最有特点的是南瓜,它的瓜柄上有五条棱,在与瓜连接的部位,瓜柄会膨大成为一个五角形的柄座;西葫芦和北瓜(笋瓜)则没有这个膨大,但是西葫芦的瓜柄会有和南瓜类似的五条棱;北瓜的瓜柄就自然平滑很多,既没有膨大的柄座也没有明显的五条棱。在吃法和栽培上三种“南瓜”也会有不同的特点。西葫芦自不用讲,人们多采摘它的嫩果来吃,水分大、质地脆嫩是一大特点;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因为可以及时采摘嫩果,人们选育出的嫩果型西葫芦都是矮化类型,时蔬小话这种类型的西葫芦不会长出攀爬的长蔓,而只会生长成矮矮的一丛,花朵和果实就生长在缩短的茎上。南瓜则喜欢攀爬,五角星形的叶片上会在沿着叶脉的地方长出白斑;南瓜的枝条柔软,长着柔毛,嫩嫩的枝条顶端,摘下来就是菜场早市里的“龙须菜”;南瓜的果实个头有大有小,嫩果也能吃,老果也美味。北瓜(笋瓜)的个头最大,尤其在北方,它的叶片和茎蔓长得都比南瓜粗壮得多;笋瓜结果多,或者是结果个头大,世界上个头最大的果实应该非它莫属,因为人们培育的巨型笋瓜,平均重量可以轻松达到公斤以上;笋瓜的瓜肉水分含量低,口味也是众“南瓜”中最甜的种类,它耐储藏,自然也是冬天少不了的菜品。
如果说到南瓜的其他用途,大多会想到西方万圣节上的南瓜灯,雕刻成鬼脸的南瓜,橘红色的瓜肉在瓜肚子里的烛光映照下,透出“诡异”的红色。万圣节源自生活在苏格兰、爱尔兰的凯尔特人,他们认为十一月是冬天正式开始的时间,并把十月的最后一天作为亡魂回归的日子。于是这一天,人们会掏空萝卜放上烛火,用来装扮成那些生前与恶魔有过契约的孤魂鬼(JaJack-O-Lanternck-o-)以驱散恶魔。这个传统被爱尔兰人带到了北美,他们发现用南瓜雕刻之后的效果要远强于萝卜,于是万圣节的南瓜灯就这样流传开来。
关于如何吃“南瓜”,想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菜谱。北方人称质地柔软无渣为“面性”,“面性”好的北瓜适合蒸着直接吃,味道醇厚香甜;或者煮在粥里吃,米汤与“金瓜”相得益彰;或是炖菜吃,微甜的瓜肉会给一锅菜平添不少鲜与色。我倒是欣赏一道极其简单的“南瓜汤”,初尝是在朋友家中做客,在晚饭尽饱之时,一锅鲜汤上桌:食材极其简单,只是拿切块的南瓜与水炖煮至绵疆场有软,起锅时加少许提味的盐,撒少许压味的葱花,在清亮的汤面上淋些明油。盛一碗温热的汤,虽仅有淡淡瓜香,入口却鲜甜沁人,于是暗自心想,这便是瓜的本性。
.南瓜还可以这样吃!.
日式蒸南瓜
材料:南瓜克,砂糖1茶匙,玉米油1汤匙,盐少许,生抽1茶匙
做法:
1.南瓜切开,去瓤去籽,去皮(留少许皮)切块。
2.起锅倒玉米油,放入南瓜翻炒,加入糖继续翻炒,再加入生抽、盐和水,小火焖煮10分钟。
3.翻面后再煮5分钟即可。
南瓜小炒
材料:南瓜g,鲜百合1头,芦笋几根,盐1/2小匙
做法:1.南瓜去皮去籽,切成0.2cm厚的片。百合掰开洗净,芦笋去掉老皮切寸段。
2.锅中烧开水,先下芦笋焯至水再次沸腾,然后下入南瓜也烫至锅中水开,马上一起捞出,过冷水后控掉水分待用。
3.另起锅,烧热下一点油,下百合,炒至微微透明,然后下芦笋南瓜快速翻炒,接着下盐炒匀即可。
南瓜汁
材料:南瓜肉g,水g(2人份)
做法:南瓜去皮去籽切块,放入豆浆机,加入g水,按下米糊功能即可。也可先加水煮软,然后用搅拌机打碎。
(这样就是充满南瓜本味的自然甘甜的热饮啦,根据口味可适当添加冰糖、蜂蜜,等等。秋天天气渐凉,用什么饮品佐餐,不妨试试清甜温暖的南瓜汁。南瓜只要外皮没有破损就可放置数月。)
大棚蔬菜和反季节果蔬丰富我们的选择,便捷而迅速的消费却让我们忘记了每一棵蔬菜最本真的模样。也许就是人与食物的这种疏离,才导致了今天在餐桌上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过去的60年里,中国的化肥使用率增加了近百倍。我国拥有地球上7%的耕地,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却是全球总量的35%,位列世界第一。化肥、农药投入到环境中,不仅污染了耕地、水源等,更威胁到了我们的餐桌安全。而多食用蔬菜,并选择当季的时蔬,不仅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及污染,还可以减少水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18%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畜牧业中的红肉动物)。
点击查看每月时蔬清单哦
ps: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部分文字资料来源于《时蔬小话》
点击了解更多哟
不时不食|夏日压轴大咖来啦!
不时不食
是记忆里的那个味道
不时不食
夏天的味道
不时不食
呀,土豆!
不时不食
原来你竟是这样的小白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xg/1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