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喆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扶贫故事系列报道
我是硐房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卞喆,一名共产党员。受县委组织部选派,年8月担任雅水镇硐房村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法院从事审判工作,没有一点农村工作经验,更谈不上扶贫经验,对于此次下派工作,我是抱着学习和摸索的态度开始我的脱贫攻坚工作的。
作者:卞喆
01
登门入户,了解村情民意
在田间地头查看水稻种植受损情况(左二)
我在村“两委”和其他工作队员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克服种种困难,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
根据农时与村干部座谈,进行村两委工作会议,研究扶贫开发、民政救济等工作。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倾心交谈,与村干部、村民拉家长、谋发展。
走访遍了所在村老干部、老党员、经济能人、退休教师等,基本掌握了我们村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对群众的疾苦,老百姓的要求一一记在心头,也从中了解分析本村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做到边调查研究,边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
02
谋篇布局,做到履职奉献
介绍硐房村龙须菜特色种植产业(前右一)
为了使自己驻村有所作为,我给自身的工作定位是:出思路,出点子,对党务村务决不大包大揽;抓协调,抓沟通,对热点难点问题不回避不拖延。
针对硐房村地理位置偏远、群众素质参差不齐,外出务工人口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重等现实情况,采取召开村民小组会、院坝会、家庭会等多种形式与群众拉近距离。
依托派驻单位的支持,解决了老旧村级办公场所的更新问题,添置办公设施,建章立制,制度上墙,脱贫攻坚阵地焕然一新。
结合自己原先从事司法工作的优势,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解决群众纠纷和矛盾,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从根本上消灭引起上访的诱因,实现大事、小事不出村,保持零信访,确保和谐稳定。
03
深入群众,访贫问苦
为困难学生募集爱心资金(右一)
驻村伊始,我与工作组其他成员多次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基本情况,向他们送去了衣物、被褥,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其解决生产、生活的困难。
鉴于硐房村位于山区,村民文化水平有限,尤其是青年学历普遍不高的问题,为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帮助更多的贫困生实现大学梦,实现智力脱贫。我积极为考上大学的学生,联系爱心企业,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子女读大学所需学费问题,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04
勇往直前,做好抗击疫情防控
在村执勤战“疫”,院里“老哥哥”来看望(左二)
在疫情防控战打响以后,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指令,我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统筹做好本村的疫情防控,召集村级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将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统筹做好重点人员排查、群众宣传引导、办公区域消毒、复工复产等工作,取得扎实的工作实效。
积极动员本村党员、退役军人、本地大学生、护林员等成立村级疫情防控突击队,分工明确,行动迅速;积极倡议附近村民提供音响、喇叭、桌椅、炭火等物品参与进疫情防控战“疫”中来。
在重点返黔人员排查工作中,根据教育扶贫台账、全员人口台账与其他方式相结合,第一时间与从湖北返回的在校大学生和务工人员取得联系,做好居家隔离事项的培训工作,为其他工作争取更多时间;另一边还深入各村民小组开展春耕生产的群众动员工作,帮助解决化肥、种子的采购问题。
为贫困户发放项目分红(左一)
回顾驻村工作,实践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是打开驻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抓好村级班子及自身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
虽然取得点滴成绩,但是离领导的期望、群众的满意还有一定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深入到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往期经典回顾
◆惠水法院:矛盾化解“”模式助推司法为民上台阶◆租车转卖抵押还赌债,判处四年六个月!◆原瓮安国资公司老总受贿罪一案,判了!◆“双十一”别只买买买法院这些案例一定要看!◆中央政法委发出通知要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惠水法院邀请代表、委员开展“进法院、强监督、促示范”活动◆惠水法院机关党支部开展“防风险、守底线”主题党日活动暨“入冬送温暖"志愿活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gx/1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