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讲究middot穷讲究晚清民国的旗

北京地处北方,由其地理气候等条件决定,北京人的餐桌上不可能像南方那样四季常青,但生活在天子脚下,北京人在“吃”的方面却丝毫不肯苟且,对食物的选材、做法、品尝等都十分讲究,这在清末民初旗人的饮食生活上体现地更为真切。

“小小的一个吃的问题,上至山珍海味,下至棒子面饽饽,那股子讲究劲,就得写万儿八千字还未必能够描述精致”,这句话来描述旗人对于饮食的态度丝毫不为过。根据《旗族旧俗志》记载,旗族家庭十分重视吃喝。“早晚两餐,普通旗家皆吃煮饭一顿,以所关老米,家有余粮,长期可享用也。每煮饭时,必加酒肉菜蔬,换菜不换饭,菜之佳者,着谓之‘可以下饭’,总期能够‘顺口儿’为止。其他一顿,或饼或面,掉换新鲜。”每顿饭必备酒肉菜蔬,且对于味佳的菜肴只能说是可以下饭,可见旗人对于饮食的追求之高。

关于旗人对日常饮食的讲究,居住在北京东城四合院里的胡秀清女士也有相关回忆。北京东城四合院里的居民主要由清朝的京师八旗后人构成,以殷实人家居多,年出生的胡秀清女士的家庭便是其中之一。

关玉芬为胡女士的女儿,其对外祖父的回忆则概括了他对于饮食的要求,即讲究。“他不爱说话,讲究。他吃素,烟酒不动。吃饭讲究,那么大岁数了,到什么地方去吃,到什么地方去买,必须得买那个字号的,我们去给他吃。”面食是旗人家庭日常主食之一,据胡女士回忆其父亲对于吃面的要求时说道:

“吃打卤面还是炸酱面,还是麻酱面,好这一桌子都是配这个面的菜。后来我想起我父亲骂我,不是骂大街的那种骂,说你们这是什么啊这个!吃的这个菜,这叫什么菜啊,吃麻酱面就把麻酱这么一搁,吃,这叫什么啊。”

打卤面、炸酱面和麻酱面,由种类的不同而配以不同的菜品来佐食,吃麻酱面时只是搁一点麻酱的做法在胡父看来是对食物的糟蹋。此外,胡父对于吃馄饨也有自己的一套讲究:

“馄饨,必须使白水煮。这儿还得有一锅骨头汤,骨头汤叫白汤,馄饨使筑篱把馄饨捞到碗里头,再浇上那汤,不要那油,就要那汤。搁什么,冬菜、紫菜、虾皮儿,香菜、韭菜、酱油、醋、胡椒面,这几样,少一样都不行,摆得热闹着呢。”

馄饨和麻酱面都是北京旗人日常饮食中较为常见的普通食品,但胡父却有着自己的讲究和原则,旗人对于日常饮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cp/122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