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河南浚县打出复工复产促脱贫组合拳
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浚州街道辖区内的鹤壁市明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浚县产业扶贫基地之一,公司主要经营特色蔬菜。4月9日,该公司已全面复工,蔬菜大棚里,工人正在忙着做菜苗移植等管护工作。“现在龙须菜已经上市,批发价1公斤8元,黄秋葵、小米椒、三叶香、冰莲等特色蔬菜到‘五一’后也将陆续成熟售卖。”公司负责人刘瑞锋说,现在公司种植特色蔬菜亩,带动附近15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每人月均增收元。
浚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分类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安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打出了复工复产促脱贫组合拳。
浚县55家扶贫企业全部复工复产让农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位于浚县小河镇的鹤壁市绿品源农牧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亩的西瓜、甜瓜、黑番茄等特色果蔬正在吊绳,到5月中旬成熟后就可以投入市场。“我们的西瓜、甜瓜、黑番茄主要销往郑州、上海等地,每年都是供不应求。现在有16名贫困劳动力在基地务工,每人年均增收元。”公司负责人姜兴超说。
农民在鹤壁市绿品源农牧有限公司甜瓜地里进行管护工作杨龙摄
在浚县白寺乡海燕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芦笋已经进入育苗采摘期。该合作社负责人刘海燕介绍,去年5月,他们建立了海燕芦笋产业园,采取“公司+农户”种植模式,在鹤壁市周边大力推广芦笋种植。目前,该合作社已有芦笋种植户户,种植面积余亩,仅合作社所在地前岗村就有16户农户种植芦笋余亩,每户年均增收10万元。
在浚县,这样的场景遍布每个角落。善堂镇徐家村、陈村,已经开始挑选高油酸花生优质种子;新镇镇张庄村、崔马湖村,去年种植的无公害韭菜已经进入养根期,今年新种植的已经开始育苗……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及产业扶贫,浚县制定了《浚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浚县产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努力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通过项目分红、务工就业、土地流转等方式,促进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产业扶贫全覆盖。目前,全县55家扶贫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务工增收。
24个村有了集体经济项目让农民就业顾家两不误
走进浚县善堂镇杨梁村鹤壁端尔电气有限公司,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几十名工人正在忙个不停。该公司是杨梁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现已恢复运作,是善堂镇首批复产的乡村扶贫企业之一。
浚县杨梁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建勋介绍,该公司主要从事空调壁挂风机组装,月产值11万余元,复工后可为40多名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其中包括3名家庭贫困的村民。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工资待遇好,回家也方便,不但可解决生计问题,而且能更好地照顾家庭。
盆景和艺菊造型生产流水线上育苗不停,工人们在温室大棚里穿梭忙碌,浇水、育肥、育苗……在浚县产业扶贫基地之一的王庄镇宋井固村新世纪园艺有限公司,工人们忙着制作盆景,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前期受疫情影响,我们积压了一些订单,现在工人们每天都在赶货,一天的出货量达盆左右,争取早点儿把货交到客户手上。”该公司负责人赵建军告诉记者,公司带动2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每人每月增收元左右。
浚县坚持把家门口就业作为促进因特殊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群众就业增收、稳定脱贫的有力举措,在县内共建立了24个村集体经济项目,积极增强本地产业“造血”功能,为贫困群众就业渠道注入新鲜血液,辐射带动周边余名农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余名。
同时,为保障群众疫情防控期间务工就业,浚县积极与村集体经济项目负责人取得联系,了解他们复工复产的困难和需求,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收集岗位信息,浚县进行多渠道发布,并依托各乡(镇、街道)、村就业服务中心,引导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着力抓好企业复工复产,推动企业复产稳岗。(鹤壁日报记者王利英通讯员杨龙)
(原载于年4月10日《鹤壁日报》8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cp/1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