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养虾池经常换水,正确换水要注

养虾池内经常更换新鲜水可以增加池水内溶解氧含量、降低代谢毒物的浓度,改善池底氧化还原状态、还可以调整池内生物组成,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对虾的正常生长。池内换水要因地、因时制宜。例如对虾体长在5cm以内时,为了池底基础饵料生物的快速繁殖生长,池水不宜太深。这一阶段内,主要是定期向池内添加新鲜水和施肥。水深应该控制在阳光能透射到池底为宜。以后随着对虾的体形逐渐增大,才开始转为换水。

通常,养殖虾体长达到7cm左右时,(北方一般在7月中旬),换水量应占池水总量的10%。7月下旬后,由于水温升高很快,加上底残饵分解和池内绝对生物量迅速增高等原因,水质容易变劣,这时候的换水量必须增大,原则上不能少干池水总量的20%。总的要求是通过换水,使池内水变鲜、变活,还要注意保证光合单胞藻类有一定的密度。值得提出的是,近几年来由于工农业污染等原因,水质的变化经常起伏不定,沿岸海水富营养程度加剧,赤潮发生频繁,加上虾病(特别是病毒性虾病)流行,盲目换水有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启用封闭式内循环净化水池就显得十分重要,上述期间要停止直接从外海提水。

正常情况下,养虾池换水总的原则是,勤换、多换。但下列各点必须重视:

(1)白天少换,傍晚后多换;(2)天晴少换,天阴多换;(3)有风(池面见波浪)少换,无风(水平似镜)多换;(4)对虾密度大多换,密度小少换;(5)池内生物量高的多换,反则少换;(6)水色浓或者异常、海水透明度小于30cm时多换;(7)降温和寒流侵袭期少换;水温高过30℃时多换;(8)池底转黑、有臭味逸出时要彻底更换(此时最好投放水环境保护剂或者光合细菌);(9)对虾出现“暗浮头”时多换;(10)对虾出现病灶时多换,勤换。

提高换水效率的另一些方法是:

(1)改白天换水为夜间换水;(2)快速放水后进水;(3)通过排水闸底部放水;(4)不纳潮头水;(5)严禁纳用已经污染的海水(包括赤潮水)。

(文章来源于水产论坛。)

案例分享:

年五月份在江西省彭泽县浪溪镇一小龙虾养殖基地。五月份是小龙虾发病的高峰期,俗称(五月瘟),有个客户在一些养殖户那里推荐了海嘉利的碧水解毒灵,提前做了一些预防工作,养鱼先养水,养虾也是一样的,先要解决龙虾的生长环境,等到小龙虾发病高峰时,用过碧水解毒灵的基本都可以控制发病,这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无论是经销商还是养殖户都一致认可它的功效,实践证明,碧水解毒灵是独一无二的产品,也使海嘉利的品牌在郎溪镇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往期推荐

1、低温季节,水产养殖常见病“水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2、草鱼过冬安全放苗的注意事项

3、一年一度的霜降,霜降后,冬将至!水产养殖疾病需预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xg/11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