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贵州烧锅底罗应和邀请你来惠水尝一

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斗底乡斗底村,地处贵州贫困程度最深的“三山”地区,不通水、不通路。   如今,当地村民成为贵州易地扶贫搬迁万分之一,集中安置到了惠水县的新民社区。   从村支书到社区支书,全国人大代表罗应和变化的不仅是身份,更是从追求脱贫变为全力致富。这不,他就带着地里的“金娃娃”佛手瓜,给大家做起了推销。     市面上,有一种形如两掌合十,看着极为喜庆的瓜,既可入菜,又能当作水果,营养价值极高,它就是佛手瓜。   在餐桌上,它是老少皆宜的食材,而在我们惠水,它是帮助农户们增收致富的“金娃娃”。   我叫罗应和,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这“金娃娃”。     (资料图片)由于地处深石山区,土地资源匮乏,选好产业发展对于惠水尤为重要。近年来,为了给贫困山区群众增收致富添一条新路子,惠水依托自身条件和区位优势,上接政策、下通民意,积极探索深石山区产业发展新模式。     年,惠水开始重点发展佛手瓜产业,在生态立体高效种植模式的探索下,形成了瓜下套种“三季四收”的产业复合发展,不仅破解了山区产业发展难题,为调减低效种植、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建设提供了有效样本,实实在在地增富了当地人民的“腰包”。值得一提的是,佛手瓜的种植模式十分灵活,春季种白菜、夏季种耐阴蔬菜、秋季种芹菜,一年下来,四种农产品亩产值能达到2万元。或者,在8至9月以上的模式中增加种植一季大球盖菇,一年下来亩产值则能达3万元。   佛手瓜之所以被当地人成为“金娃娃”,是因为它浑身都是宝。结果前瓜尖可入菜,因其独有的口感与造型,被人们成为龙须菜。不仅如此,佛手瓜还可作为原料制成面条、酱菜等,在佛手瓜加工生产线建成后,佛手瓜这一山地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了有效提升。   目前,以好花红镇佛手瓜扶贫产业园为核心的惠水已然成为全省最大佛手瓜种植基地。曾经大山中的村民,如今安置到了新民社区,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带动了多元化的经济效应。在佛手瓜产业链的带动下,惠水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发展体系。在“基地+合作社+市场+贫困户”的模式下,惠水实现了基地保质生产、市场保量稳供,随着订单生产、劳动务工、土地流转、政策红利等多种收益的叠加,农户们的收入有了保障,日子也越发有了奔头。   对了路子,红了日子。在佛手瓜的带动下,惠水的产业发展,早已“更上一层楼”。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策划王璐瑶田旻佳记者王颖设计杨绍辉编辑 杨韬编审 王璐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hq/15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