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一日一得middot自在分享

一日一得

第9天

01何小芹看大家如此地喜欢猫,迫不及待地想把《流浪猫鲍勃》这部影片分享给大家。动物给予我们的,有时远远比我们给予它们的要多。“我记得有一天在买杂志的时候,有个人过来和我说话,那种衣着考究在以前根本就不屑看我一眼的那种人,他称呼我先生,先生,我能拍一张你的照片吗?以前从来没有人称呼我先生,这全因为它,鲍勃,让我看到生活原来可以有另外一种样子。”——《流浪猫鲍勃》不知道当大家听到,一只流浪猫遇到一个流浪汉,还是一个深陷吸毒沼泽的流浪汉之后,会联想出什么样的故事?在英国,一位名叫詹姆斯·鲍恩的流浪汉将他遇到一只流浪猫之后发生的奇妙经历出版成书,至今已经被译成三十种语言,全球畅销千万册,还被提名为英国非小说类国家图书奖。让人不由得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能受到如此大的反响呢?詹姆斯曾在书中写到:“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有第二次机会,但我们通常都没有把握住。我花费了大把的时光来验证这句名言。但是,在年的早春时节,当我开始照顾鲍勃之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年,詹姆斯和鲍勃的故事被搬上了银幕,再次风靡全球。这部电影更为神奇的是:猫鲍勃是由故事原型中真实的猫鲍勃本尊出演。原本导演选了十只猫演员,就在已经开拍的时候,詹姆斯带着鲍勃来片场探班,看到鲍勃的那一刻,导演罗杰·斯波蒂斯伍德立刻决定,“男”主角非鲍勃莫属。拍摄中导演还时常惊呼:鲍勃是不是偷看了剧本!观看了这部影片后,除了对猫的喜爱,让我触动最大的是:影片中,整个社会有一个完整的机制和组织,对那些无家可归的、包括深陷毒品沼泽的流浪汉,有着持续的,不懈地、无偿的帮助和鼓励,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这个世界的温暖,一直在身边,没有被抛弃。这很重要,可以让很多人抓住第二次机会……要想知道流浪汉和鲍勃之间有什么样传奇的经历,大家赶紧去看《流浪猫鲍勃》吧。02耿爱华韩先生的育儿经(一)基础教育阶段有这样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教师的孩子往往没考上好大学。可夫妻俩都是教师的韩先生,却把儿子培养成“国宝”级人才,他在米国研究的项目全世界只有两个实验室(全在米国)。问及这个话题,华中师大研究生毕业的韩先生说,儿子小时候,做教师的老婆每天给儿子读“一分钟故事”,每个故事读三天,儿子每次央求妈妈再讲个故事,妈妈说:“你能把刚才的故事讲给我听,就讲新故事”。就这样一本故事书读完,儿子会讲个故事,重要的是锻炼孩子专注力,记忆力和复述力。3岁的儿子上幼儿园没几天就再也不去,原因是小朋友们只会抢别人东西,不会讲故事。他每天听妈妈讲故事,背唐诗宋词。5岁开始读小学,三年级前读郑渊洁所有作品,每天玩15分钟步步高游戏,重在培养孩子守时,自制力。四年级开始读半白话书籍,每天晚上,儿子坐在韩先生书桌旁,父子自看自的书,小学毕业读完《西游记》、《三国》、《水浒》。儿子初中时,韩先生让他读完《红楼梦》。直至儿子读完中科院研究生,到美国拿双博士,文化课学习方面没得到家长一点督导和操心,一切都是顺理成章。韩先生说,培养孩子专注力、学习力,守时,守规矩,远比陪他写作业重要。我们现在有多少家长,还是只管喂孩子“吃鱼”,甚至帮助孩子剔除鱼刺还不够,还要喂到嘴里,还要“啊”一声!才觉得自己圆满完成任务。万不能让孩子碰到,甚至看到鱼钩、渔网、渔船那些“危险”的让人劳累的东西。殊不知撒网打鱼的过程很享受呀!03莲刘小川先生说,受苦受难如杜甫,古今中外艺术家,找不出第二个。荷尔德林疯掉了,兰波、策兰自杀了。杜甫活着。他享有诗圣的称号,又是迎着苦难不低头的诗人。还记得前面分享过,他四处求职,好不容易得到县尉的官职,却断然拒绝,因为他不愿向老百姓挥鞭,宁愿采药度日。“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他爱国忠君的秉性就像向日葵永远朝着太阳,是不可能被改变的。但他站在民间的立场同样坚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发出哀声,却并不令人感到颓废。安史之乱,他困居长安一年,身陷叛军,东躲西藏,食不果腹的日子,非但没有击倒他,反而激发他创作的灵感,写诗十余首,一半是名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感情深沉,技巧浑然天成的诗作,表明他的内心的强大!他见识过天南地北的苦难,他的精神承受力超常。“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他对自己的遭遇并不放在心上,还牵挂着流落四散的兄弟们。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他欣喜地写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实在是压抑得太久,爱得太深,才会这样的喜形于色,老泪纵横。再次漂泊大江,他给自己来了张自画像:“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重阳节,他在夔州写下著名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据说写诗时,他患糖尿病、肺病、风痹、牙齿半落,左耳失聪,他完成了自己的命运交响曲。登岳阳楼,他留下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多病老迈,生命如落叶飘摇,还能拥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古今中外,又有几人?白居易说:“天意君须会,人间有好诗。”他的脚丈量了祖国的大地,他的眼投向了无数的山川。他领会了天意,留下了好诗。刘小川说得好:没有人真正懂得他的内心世界,所有的努力只是靠近她而已。04兔小乖先有成功人士,还是先有成功学?对我来说,这个问题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容易回答多了。或者换个说法,学好成功学,就能成为成功人士吗?显然不能。曾有统计数据发现,某个国家某个球类的知名运动员都是12月和1月出生的,不少人以为这两个月出生的孩子天赋异禀,调查后才发现,原来是国家队一年只招收一次小球员,时间就是12月,当年12月跟来年1月出生的孩子因为在队伍里就是大孩子,自然充当了领导大哥的角色。成功竟然源于偶然定下的一个时间,不是什么必然,只是偶然的垂青,经验不可复制,成功也是。高中班主任讲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故事,说她父母为了培养她的耐力要求她手握冰块,老师作为正面例子来讲的,坐在桌前的我不寒而栗,自找苦吃有什么必要。心理学有个著名的双胞胎实验,将同卵双胞胎分别送到不同的家庭,十几年后,他们都惊人的相似。有研究表明,我们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年以后,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在此之前,是基因的天下。从这个角度看,个体的成功不足道,成功学不必看,老鹰妈妈把小鹰扔下悬崖,那是因为小鹰有翅膀,说到底,养孩子的过程,放平心态,处处惊喜。05孙淑君今天继续分享《鲁颂泮水》中的藻。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li)止,其马蹻蹻(jiao)。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藻,就是我们常见的水藻了。藻,隐花植物的一大类,而不是具体的哪一品种。藻类属于低级的植物,,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全草细嫩、柔软,产量较高,适于作猪、禽类及草食性鱼类的饲料。本诗中提到的藻应该是淡水藻。有些藻类是人可以吃的,甚至可以做成美味的食物。小时候我生活的村子后面有条著名的河——徒骇河。河里的水藻绿茵茵的在水里飘摇,看起来很美,但味道很腥,从未见人采了来吃。至于诗中的“藻”,是否美味,不得而知。成年后来到了威海,这个以吃各种海鲜为主的海滨小城。只要是无毒的藻类似乎都吃可以吃,海带、海菜、骆驼毛、紫菜、龙须菜、裙带菜、海苔……特别是那个骆驼毛,真正的名字叫萱菜,因其跟骆驼的毛发相似而得名。清明前是骆驼毛菜最鲜的季节,这时节的骆驼毛柔嫩光滑,用骆驼毛、白菜、肉丁和大葱做成馅。用它包成烫面包(又叫菜夹子),入口滑润鲜香。往往包子还没出锅,鲜味便让人垂涎欲滴了。还有海带,作为内地出生并长大的我,小时候唯一能吃到的海鲜大概就是海带了。我们吃的都是那种干干的,棕褐色,上面敷着一层厚厚的盐。吃之前要先泡发,在锅里蒸后,或热炒或凉拌。当时的记忆是吃起来特别硬,不是特别好吃的那种,裹腹而已。到威海后才知道干海带怎么做好吃还是有诀窍的,居然是先干蒸熟后再泡发清洗,这样再不论是炒还是拌入口都是软糯柔滑了。再说说另一种藻类,那就是浒苔。每到春夏之交,青岛一带的海滩上也许再某年会出现一片片“海上草原”,那就是浒苔了。刚开始人们还觉得很美,争相拍照留念,殊不知那种一种灾难。浒苔一旦形成规模,便会“遮海蔽日”,阻挡阳光,抑制其他水生植物对溶解氧的吸收,从而对海洋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国外已经把浒苔一类的大型绿藻爆发称为“绿潮”,视作和赤潮一样的海洋灾害。当然浒苔也不是一无是处,在防治其泛滥的同时还是可以变废为宝的。浒苔是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能量,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天然理想营养食品的原料。浒苔可以鲜食可以烹食,也可晒干贮存。当然如果量大可以做成饲料。藻类除了可以食用,还被人类赋予了许多意义。比如因藻类长相柔顺、飘逸,故象征柔顺、女德。周代女子祭祀时,献供藻为祭品,以示女德;古代三品官以至天子之朝服均绣有藻饰,以示廉洁;由于藻为水草,因此也具有压辟火灾的象征意义。数千年来,上自皇宫、庙殿,下至民宅,都会在屋梁上雕绘藻纹,用以压制火灾;古代帝王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叫玉藻;华丽的文辞叫辞藻;中国传统建筑物天花板上一方一方的彩画叫藻井等等。06黄卫华论语别裁想得太过了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是鲁国的大夫。做事情过分的小心,过分的仔细。“三思而后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以!”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子说:再,斯可矣!还要再想一次哪!”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认为他想的太多。做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但是要三思就讨厌了,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小器的结果问题就多了。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07五香松花蛋08生活《诗经》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南山乔木大又高,树下不可歇阴凉。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荆条。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她的马。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蒌蒿。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小马驹。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家里有一套书,一直放在书架上,今晚偶然翻开,竟然是一套《诗经》,风颂雅翻到这一页,看到注解,觉得特别有意思:写谯者思慕一女子而不可得,愿在其出嫁时能有所效劳。古人也是如此的浪漫,爱情一直都在呀!知道自己不能般配那个姑娘,于是,默默收束起内心,依旧貌似平常的拿起钩镰,伐尽足够的牡荆和蒌草,喂饱全部的马和驹,只为在她出嫁前,再为她尽一次力,捧出一颗心。然而,这份心只要自己知道就好,她,则不必知晓了,真爱呀!09余晖一年四季交替,一日白昼交替,日月轮转,天地万物都讲究轮回,今天我也有“懒猫”的状态,晚饭后坐在沙发,两眼发呆,头脑放空,好像一切要静止的节奏。突然想起还有作业,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完成作业。于是深呼吸,调整状态,去洗脸清醒一下,拿起自己很喜欢随手翻的一本书《林语堂谈人生》,还真有“一得”,觉得值得与大家分享:“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对于这点我非常赞同,穿衣要合体适宜,要扬长避短,要洁净而舒展,颜色清晰靓丽,与自己相貌相匹配,尽量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穿衣风格。10海水正蓝今天接着分享《千江有水千江月》。话说小女孩儿贞观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四妗家的儿子(表弟)玩躲迷藏时意外死亡了,全家人痛苦忙乱过后,四妗的娘家嫂子带着侄子从台南来看望她。四妗家侄子叫大信,和贞观年龄相仿。大信和母亲住在贞观外婆家,孩子们带领大信半夜随家里大人一起去鱼塭。走在堤坝上,贞观倒是一颗心都在水池里:这鱼塘月色一水一月,千水即是千月一一世上原来有这等光景。连着吃了好几日的虱目鱼,大信被鱼刺扎到咽喉,一群人手忙脚乱也没弄好,贞观悄悄地去邻居家讨了麦芽,趁乱塞给大信,吞下一分钟便好了,事后居然没人知道是谁讨来的麦芽。时间一下子已过去6年,贞观已经中学毕业,回乡准备考大学。后来遭遇了高考的前一天父亲因公殉职,外婆患病等悲伤的事情。期间,接到大信请四妗转交的第一封信,因听闻她父亲的事,问候安慰贞观。这就是作者交待了男、女主人公,从十二三岁初次见面,到十九岁期间的情形,“贞观为大信讨麦芽、大信给贞观的第一封信”为后面故事的开展埋下伏笔。11云淡风轻今天,日子过得很充实。一上午的徒步,走走停停,走了步,中途停下来喝了咖啡,又停下来吃了午餐。边走边回忆过去的林林总总,很是轻松、自在和满足,这就是我一直喜欢的慢生活。下午读了书友分享的文章,晚上看了电影《流浪猫鲍勃》。喜欢林语堂:“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同感于杨绛的:“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分享了韩先生的育儿经……感谢陪我徒步的同路人,感谢分享我人生感悟的书友,感谢今天的小雨,滋润了我快乐的今天。12军祝《断舍离》几年以前曾经读过这本书,还在书会分享过。虽然读过,但是心中还是有执念……春节在家闭关时间,曾经还发过一次朋友圈,把家里的书架上的各种物件拍下来,每一个物件都写了来历,朋友圈里好友评论不断,没有一个给了明确的“断”,只有一位留言:“我本想说图一图二图三图四……都扔,但一看你的注释,唉!都留着吧。”确实,每一件都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但每一件都有着清晰的记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旅行、还有结识的人。所以,所以,仅仅是擦了一下上面着的灰尘,又放回原处。这么多的留言中,只有一个朋友留言“断舍离”三个字每个字都表示会“痛”,不痛不叫断舍离而是收拾东西了。其实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只是心中执念太深。前两天海水正蓝分享“无伐善,无施劳”时也提到执念,再反思一下自己,确实在很多事情上我属于一根筋的人。所以,总是会撞得头破血流。我害怕“痛”么?在《断舍离》中提到有三类人“无法放手”:一是逃避现实的人;二是执着过往的人;三是忧虑未来的人;我应该属于执着过往的人,执着过往也和逃避现实有关系,过于沉湎过去,而不愿意直面现在和现实。或许我真得需要认真地思考一下,好好想一想如何正确梳理现在的生活状态,但是有时候真得很迷茫,《断舍离》中有这样一句话:断舍离并不是单纯地处理杂物、抛掉废物,而是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所以,再把《断舍离》翻出来看一看,看看是否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直面内心,获取真正的自由。同时在读《闹城》和《断舍离》,推荐“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hq/11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