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7种芽菜别错过,提高机体抗病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拉开了春季的序幕,自这日起,冰化雪消,草木滋长,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春三月,是从立春开始算起,往后持续的三个月,它的性质就是“发陈”。“发”就是发芽了!中医认为,初生的芽是生命力的集聚,所以立春前后要多吃绿色的芽菜,对我们的身体是大有裨益的。另外,初春时节,特别是乍暖还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春捂秋冻,不要过早地减少衣物,仍应该注意保暖,春捂要特别重视对头、脚、颈这些部位的保暖,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疾病入侵。

蕨菜又叫龙头菜、如意菜、长寿菜,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称,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蕨菜所含的粗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清肠排毒。蕨菜可鲜食或晒干菜,蕨菜食用前需要焯水,以去除新鲜蕨菜又苦又涩的味道,烹饪方式上尽量避免凉拌,用蒸煮煎炒等烹调方式来制作。炒食适合配以鸡蛋、肉类、辣椒、荞苗。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香椿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烹制前在沸水中焯烫1分钟左右,可以除去三分之二以上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保存香椿的绿色。无论是凉拌、炒菜还是炸香椿鱼,都不妨先焯一下,可以极大地提高食用香椿时的安全性。

荠菜被古人誉为“灵丹草”,是“天然之珍”。荠菜作为一种野菜,深受人们的喜爱,据现代科学分析,荠菜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荠菜所含的蛋白质、钙、维生素C尤多,钙含量超过豆腐,胡萝卜素含量与胡萝卜相仿。荠菜有多种吃法,清炒、煮汤、凉拌、包饺子、做春饼等,清香可口,风味独特。烹饪荠菜时最好不要加蒜、姜、料酒来调味,以免破坏荠菜本身的清香味。

蒜苗,又叫青蒜,蒜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成分。它的辣味主要来自其含有的辣素,有着很好的杀菌能力,还能够促进维生素B1的吸收,加速新陈代谢,迅速恢复体力。蒜苗如果煮得太久会软烂,因此炒蒜苗时大火炒至香气溢出,即可盛出食用。

芦笋的食用部位是其幼嫩茎。它是春季自地下茎抽出的,茎嫩肥大,鳞片紧密,幼茎见光后变成绿色,也就是绿芦笋。芦笋又叫做龙须菜,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它富含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比一般水果和蔬菜更高。烹调时切成薄片,炒、煮、炖、凉拌均可,“虾仁芦笋”、“芦笋溜肉片”都是很常见的做法。

马齿苋是一种野菜,味道有点酸酸的,别具风味。把马齿苋洗后烫软,将汁轻轻挤出,拌人食盐、米醋、酱油、生姜、大蒜、麻油等佐料和调味品,做凉菜吃,味道鲜美,滑润可口。也可烙饼,做馅蒸食。马齿苋含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等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不过,孕妇要禁止食用马齿苋。

豌豆苗是豌豆的嫩茎叶,也是苗类蔬菜的一种,又被称为"豌豆尖""龙须菜","龙须苗"。豌豆苗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豌豆苗用来热炒、和皮蛋或者咸蛋做汤都是餐桌上的上乘蔬菜。

春天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

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了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1

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

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

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

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

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

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6

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jiangwang.com/lxchq/11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